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黔·遵义:杨粲墓

(2017-11-05 10:13:00)
标签:

历史

考古

旅游

贵州

分类: ☆浪迹天涯·黔中滇隅·云贵☆
【杨粲墓】位于遵义市红花岗区深溪镇坪桥村沙坝村民组内(皇坟嘴),门牌号为坪桥村沙坝组66号。系南宋播州安抚使杨粲夫妇墓。修建于宋理宗淳祐年间(1241-1252)。杨粲墓墓室占地64平方米,结构为平顶双室墓,南北对称并列,南室墓主为杨粲,北室墓主为他的妻子。墓室由100公斤至3000公斤不等496块白砂石料构成,以子母扣方式层层套合,无灰砂粘接痕迹。每室分为墓门、前室、后室三个部分,后室有过道相通。通长8.42米,前室宽8.04米,后室宽7.53米。棺床置于后室中间,长3.42米,宽1.84米,高0.43米。四角垫有圆雕龙柱,两侧为交股的龙身和龙尾。后室墓顶各有一方形藻井,当中分别镌双钩"庆栋"(男室)、"德宇"(女室)字样。两室墓门的高度、位置、装饰基本相同,安有仿木构单页门扉,可以开阖关锁。
杨粲墓最具特色的是墓室内外分布着190幅内容丰富、雕刻技法精湛的石刻装饰,有人物、动物、花卉、器物、仿木构建筑等,雕刻技法以高浮雕、低浮雕为主间或加阴线刻,圆雕施于柱础和盘龙。其中28尊人物造像形态逼真、栩栩如生。有的细部还彩绘贴金,现已大部剥蚀。南室后壁正中,为墓主杨粲的雕像,他头戴长脚幞头,身着朝服,正襟危坐,表情严肃。左右有龙柱互峙,前面有龙案(棺床),两边侧壁上,对称雕刻着文官武将,侍女童子。
墓壁花草动物装饰构思巧妙,雕缕精巧,其中“双狮绣球”、“凤穿葡萄”,“童子启门”、“野鹿衔芝”等是具有宋代艺术特点的杰出作品;六座壁龛,悉仿木构建筑,其门窗户壁、梁柱斗拱、翘角栏杆,保存着丰富的古建筑实物资料。杨粲墓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规模最大、雕刻最丰富的南宋墓葬,其雕刻技法纯熟、作风严谨、造型逼真生动,具有五代、北宋以来高度写实主义传统,被誉为“西南古代石刻艺术宝库”。
杨粲墓于1953年贵州省博物馆在田野考古调查时发现,1957年进行发掘清理。该墓早年被盗,墓内随葬品幸存不多,尽在两室棺床淤土中获得陶瓶、影青瓷碗、残铁三角、带柄铜镜、“崇宁重宝”、“崇宁通宝”钱等文物。在棺床下的腰坑中发现两面铜鼓,鼓面朝下,平放在铜钱上。铜鼓造型凝重,纹饰精美,被确定为“遵义型”铜鼓的标准型器。男室铜鼓,重12.25斤,通高28厘米,面径44.5厘米。鼓壁夹垫着有“元”、“祐”、“通”铜钱碎片,使研究者可以不依赖其共存物就能明确断代,在国内已出土的铜鼓中实属罕见。女室铜鼓重17.75公斤,通高30厘米,面径49.5厘米。束腰,足外撇,带状扁耳。
杨粲,字文卿,小字伯强。祖籍山西太原,为杨端第十三世孙。于宋宁宗嘉泰初年(1201-1204)袭职,称播州安抚使。当政四十余年,政绩颇佳,出现了史籍中交口称赞的“播州盛世”。并作《家训十条》以示子孙。据《遵义府志》记载:杨粲“性孝友,安俭素,治政宽简,民便之”,大修先庙,建学养士。官终武翼大夫,“赐庙忠烈,封威毅侯”。
http://s9/mw690/001ZtHX5zy7fxoq0maQ58&690
↑杨粲墓,一般资料上描述的位置是遵义市红花岗区深溪镇坪桥村沙坝村民组内(或者说皇坟嘴,一地两名),目的大门的正式门牌号写作沙坝组66号。这一大串地名,又是村镇,很容易让人觉得是很偏的位置,远离城区,出发时做攻略时还将其作为备选方案,以为不好找,但具体规划线路交通与卫星图比对时发现看似很偏的地方实际交通非常便捷,坐公交可以轻松到达。公交车可以坐305(春天堡-深溪)的车,跟司机说坪桥(遵义大道)下,也就是上图的红色路线起始处,除此之外前往深溪/龙坪/喇叭方向的中巴车也路过该地,中巴车较之305路速度快点,但票价略微贵一两块。下车后依照上图红色路线行进约二十分钟即到。
http://s4/mw690/001ZtHX5zy7fxoq3Vo703&690
↑杨粲墓卫星图http://s6/mw690/001ZtHX5zy7fxoobBCBd5&690
↑遵义305路(春天堡↔深溪)公交停靠站,图中站点仅供参考及大致行进方向,遵义很多公交实际停靠站与站牌无法一一对应,开往城郊的车也基本招手就停,下车前跟司机说即停,城区段基本会在沿途公交站牌处停靠。
http://s8/mw690/001ZtHX5zy7fxooSjv967&690
↑前往杨粲墓的公路,开车或打车前往,车辆只能开到此地步行过桥,湘江桥桥窄坡陡,不易车辆过。
http://s2/mw690/001ZtHX5zy7fxopAok971&690
↑桥边有一块杨粲墓文保碑(全国:1982.2)
http://s14/mw690/001ZtHX5zy7fxqASm4d6d&690
↑杨粲墓文保碑(全国:1982.2)
http://s10/mw690/001ZtHX5zy7fxqxFaite9&690
↑杨粲墓大门,谢绝参观的大字,关闭的大门不知道误导了多少人,来到此地却以为不开放。实际上敲门会有人开门,然后登记参观。也许是因为海龙囤申遗成功后,播州杨氏的名声大了,虽然如此来这里参观的人还是有不少,我参观快结束时还遇到一波前来参观的人。杨粲墓、海龙囤也成为了遵义这座红色历史名城多了几处古代历史遗迹的景点。如今的旅游宣传海龙囤已经是重点了。
http://s2/mw690/001ZtHX5zy7fxqx7xAtb1&690
↑具体门牌号坪桥村沙坝组66号,这个门牌号对于前来寻访的来说基本用处不大。
http://s9/mw690/001ZtHX5zy7fxqwxxlS48&690
↑杨粲墓全景,右侧(南)为杨粲墓,左侧(北)为杨粲夫人墓。墓室内部原则上是不让拍照,
对于石刻拍照对其的影响几乎为零,至于其中不让拍照的原因就不分析了。能否拍到这就要看机缘了,时机好不是特别严苛还是可以拍几张留留纪念。唯一觉得不过瘾的就是不能完全进入墓室近距离观赏墓壁浮雕,只能在门口隔着围栏看,因此有些细节在不进去的情况下根本无法看到,这也是遗憾。或许是出于文物保护吧,墓室非常狭窄,参观的人来回进出,时间久了难免不会产生破坏。不过即便不能进去彻底观赏,能够看看墓室也是很好了,况且还是免费。这在贵州地区也算是最值得去看的一处墓葬了,相比西安的古墓大省都没有多少能够参观的墓室,凤栖塬、少陵塬上发掘的各个时期的墓葬上百座,最终都是回填,毫无痕迹可觅,咸阳的上官婉儿墓的命运好点,虽然回填了却在地面做了标记,标明墓道、耳室等等。真心觉得西安应该效仿河南洛阳古墓博物馆,选取各个时期的代表墓葬,异地重建进行展出,即便做成收费景区也是不错的。
http://s11/mw690/001ZtHX5zy7fxsKrw6u5a&690
↑杨粲墓
http://s11/mw690/001ZtHX5zy7fxsI8lfAda&690
↑杨粲墓外部浮雕武士。
http://s10/mw690/001ZtHX5zy7fxsIGPPP09&690
↑杨粲墓外部浮雕武士,执斧。
http://s2/mw690/001ZtHX5zy7fxsJiklbf1&690
↑杨粲墓外部浮雕武士,左侧戴胄,着袍,披甲,按斧;右侧着甲胄,执弓箭。
http://s16/mw690/001ZtHX5zy7fxsJUYRF3f&690
↑杨粲墓外部浮雕武士,执箭矢。
http://s14/mw690/001ZtHX5zy7fxsL5Eol8d&690
↑杨粲墓外部浮雕武士,左侧按斧,右侧执弓箭。
http://s12/mw690/001ZtHX5zy7fxsLIHKXdb&690
↑杨粲墓外部浮雕武士,执斧。
http://s6/mw690/001ZtHX5zy7fxsMj6PX55&690
↑杨粲墓墓门
http://s14/mw690/001ZtHX5zy7fxsMT1b73d&690
↑杨粲墓墓门
http://s5/mw690/001ZtHX5zy7fxsNxnz624&690
↑杨粲墓外部浮雕武士,戴胄,着袍束带,执箭矢。
http://s10/mw690/001ZtHX5zy7fyXeqNn309&690
↑杨粲墓墓门
http://s10/mw690/001ZtHX5zy7fyXeXocF19&690
↑杨粲墓内部,后室壁龛内雕像为杨粲坐像。两侧有盘龙石柱。
http://s12/mw690/001ZtHX5zy7fyXgWxC38b&690
↑杨粲墓内部侧面,南侧。两侧有盘龙石柱,文官像,柱下座基饰花卉纹。后室壁龛内雕像为杨粲坐像。
http://s14/mw690/001ZtHX5zy7fyXfpjI1bd&690
↑杨粲墓内部,后室壁龛内雕像为杨粲坐像。
http://s3/mw690/001ZtHX5zy7fyXhnEEa52&690
↑杨粲墓内部。
http://s9/mw690/001ZtHX5zy7fyXfTivSd8&690
↑杨粲墓内部,执斧武士像
http://s11/mw690/001ZtHX5zy7fyXgoQrM6a&690
↑杨粲墓内部侧面,北侧。盘龙石柱,文官像,启门侍女。柱下座基饰花卉纹。
http://s15/mw690/001ZtHX5zy7fyXIkSWqbe&690
↑杨粲夫人墓墓门。
http://s3/mw690/001ZtHX5zy7fyXITX8e92&690
↑杨粲夫人墓,北侧,石雕武士,戴胄,着袍束带,覆甲,执弓矢。
http://s5/mw690/001ZtHX5zy7fyXJrhOc04&690
杨粲夫人墓,南侧,石雕武士,戴胄,着袍束带,覆甲,执弓矢。
http://s3/mw690/001ZtHX5zy7fyXK4c14d2&690
↑杨粲夫人墓内部,侧面,北侧,后室壁龛内雕像为杨粲夫人坐像,两侧盘龙石柱,侍者像,启门侍女像。
http://s11/mw690/001ZtHX5zy7fyXLd7dg7a&690
↑杨粲夫人墓内部,侧面,北侧,后室壁龛内雕像为杨粲夫人坐像,两侧盘龙石柱,侍者像,启门侍女像。
http://s14/mw690/001ZtHX5zy7fyXMqgKV6d&690
↑杨粲夫人墓内部。
http://s4/mw690/001ZtHX5zy7fyXKEFuX63&690
↑杨粲夫人墓内部。
http://s15/mw690/001ZtHX5zy7fyXLUl7U0e&690
↑杨粲夫人墓内部,侧面,南侧,盘龙柱,侍者。
http://s13/mw690/001ZtHX5zy7fyXN2W048c&690
↑杨粲夫人墓内部,侧面,南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