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荧惑守心与始皇之死

(2021-07-25 21:41:46)
标签:

荧惑守心

分类: 文史随笔

荧惑守心与始皇之死

所谓“荧惑守心”是指火星运行到心宿二附近的一种自然天象。由于火星呈红色,荧荧似火,且其行踪捉摸不定,因此古人称其为“荧惑”,认为是战争、死亡的代表。有资料称中国史籍中关于“荧惑守心”的记录有23次。最近的一次荧惑守心发生在2016824日,两者相距只有1.8度,且出现了罕见的三星(土星、火星和天蝎座最亮恒星“心宿二”)一线的天文现象。

荧惑守心与始皇之死

古人注重天象,且常将天象这一自然现象与帝王兴衰更替和人事吉凶相联系。夏朝寒浞就曾利用BC1953年 “五星累累如贯珠、日月炳炳如连璧”的天象起事,篡权执政40年,但毕竟最后败死在少康之手,少康重掌王权之后让史官将五星聚天象受益者说成是夏禹而隐去寒浞,这也对今人判断夏朝大禹的年代造成了影响。《史记·宋微子世家》:三十七年,楚惠王灭陈。荧惑守心。心,宋之分野也。景公忧之。司星子韦曰:“可移於相。”景公曰:“相,吾之股肱。”曰:“可移於民。”景公曰:“君者待民。”曰:“可移於岁。”景公曰:“岁饥民困,吾谁为君!”子韦曰:“天高听卑。君有君人之言三,荧惑宜有动。”於是候之,果徙三度。天象对帝王心理影响之大可见一斑。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

“三十六年,荧惑守心。有坠星下东郡,至地为石,黔首或刻其石曰始皇帝死而地分。始皇闻之,遣御史逐问,莫服,尽取石旁居人诛之,因燔销其石。始皇不乐,使博士为仙真人诗,及行所游天下,传令乐人歌弦之。秋,使者从关东夜过华阴平舒道,有人持璧遮使者曰:为吾遗滈池君。因言曰:今年祖龙死。使者问其故,因忽不见,置其璧去。使者奉璧具以闻。始皇默然良久,曰:山鬼固不过知一岁事也。 退言曰:祖龙者,人之先也。使御府视璧,乃二十八年行渡江所沈璧也。於是始皇卜之,卦得游徙吉。迁北河榆中三万家。拜爵一级。”

 

用天文软件回推天象,始皇三十六年,亦即BC212年某月至BC211年某月期间始皇在位的一年,确实出现过“荧惑守心”的天象。

始皇三十六年,BC212828日 己丑 壬申 癸卯 夏历七月十七 秦历十月十七 ,黄昏后西南天空出现“荧惑守心”之天象。

 

荧惑守心与始皇之死

BC212828日 己丑 壬申 癸卯 夏历七月十七 秦历十月十七 荧惑守心

 

 

始皇三十七年,BC211111日 庚寅 丙戌 癸丑   夏历 十月初四  秦历正月初四,始皇出游。

此次巡游长达九个多月,巡游途中再次出现荧惑守心”之天象。

始皇三十七年,BC210418日 辛卯 壬辰 辛丑 夏历三月二十四 秦历六月二十四,黄昏后至黎明可见“荧惑守心”自东至西横贯南中天,两者相距3度以内。

 

 

荧惑守心与始皇之死

        始皇三十七年,BC210 418 辛卯 壬辰 辛丑 夏历三月二十四 秦历 六月二十四 荧惑守心

 

  事实上,这次在始皇巡游途中荧惑守心”天象的出现并非突然,因为火星大约每月移动一宿向心宿二靠拢,所以这种即将出现荧惑守心”的趋势,是显而易见的。这无疑会对想利用此天象的出现准备起事者,可提供充分的机会和精神与心理的支撑;况且,在始皇这次出外巡游的前一年(始皇三十六年,BC212828日 己丑 壬申 癸卯 夏历七月十七 秦历十月十七),就已经出现过荧惑守心”的天象。

更为巧合的是,就在始皇三十七年 七月丙寅始皇崩於沙丘平台” ( BC210712 辛卯 乙未 丙寅 夏历六月二十 秦历九月二十”)之后的几天里, 夏历六月二十六日“荧惑守心”的天象又再次出现。

荧惑守心与始皇之死

BC210718日 辛卯 乙未 壬申夏历六月二十六 秦历 九月 荧惑守心

太史公并未记载始皇出巡途中和崩於沙丘平台后的荧惑守心”天文事件。

可以说自黄帝追求天下大同之一统到帝尧天下共主协和万邦,从秦始皇横扫六合创中央集权郡县制之帝国到秦亡之后的汉承秦制,中华民族“天下大同”的文明理念影响深远。

从太史公“有坠星下东郡,至地为石,黔首或刻其石曰始皇帝死而地分和使者从关东夜过华阴平舒道,有人持璧遮使者曰: 今年祖龙死的记载来看,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的复辟势力不但存在而且是极为严重的。笔者认为始皇崩於沙丘平台的背后,绝非“中暑”那样简单,很可能隐藏着许多今人难以知晓的秘密,所谓“中暑”恐不过是个幌子而已;就始皇至高无上的地位和可能享受到的生活待遇以及其五十岁年龄的健康状况而言,在庞大的巡游团队中其患病“中暑”的概率应是最低的,但却偏偏落到了始皇的头上。如果说始皇出巡前复辟势力已蠢蠢欲动的话,那其出巡途中荧惑守心”天文事件的出现(三月二十四)很肯能成为密谋“倒皇”的催化剂,而事实上不到三个月(六月二十)始皇就崩於沙丘平台了(始皇第五次东巡途中的沙丘宫(今河北省邢台市广宗)。

从太史公的笔下,我们可以读得以下信息:秦始皇崩於沙丘平台后,赵高采取了说服胡亥威胁李斯的手段,二人在沙丘宫经过一番密谋,假造秦始皇发布诏书,由胡亥继承皇位,还以秦始皇的名义指责扶苏为子不孝、蒙恬为臣不忠,逼迫他们自杀,不得违抗。在得到扶苏自杀的确切消息后,胡亥、赵高、李斯这才命令车队日夜兼程,迅速返回咸阳。回到咸阳后,胡亥继位,是为秦二世,赵高任郎中令,李斯依旧做丞相,但是朝廷的大权实际上落到了赵高手中。赵高阴谋得逞以后,开始对身边的人下毒手。他布下陷阱,把李斯逐步逼上死路,李斯发觉赵高阴谋后,就上书告发赵高。秦二世胡亥不仅偏袒赵高,并且将李斯治罪,最后将李斯腰斩于咸阳。赵高升任丞相,由于他可以出入宫禁,特称“中丞相”。自此,秦二世胡亥只不过是个摆设而已,最后还是死在赵高的手里。从始皇崩於沙丘平台的前前后后来看,赵高最有可能是导致始皇“中暑”事件的策划者,而胡亥不过是被阴谋者利用的一颗棋子而已。

自始皇崩於沙丘平台后,虽秦朝无具有始皇那样强势执政力的领导者,尚且还能存在十五年,说明始皇时期作为第一个统一了中国的封建帝王,集六国之力的综合实力,尚不可能导致在他手里使统一的大帝国崩溃。恐阴谋得逞势力的倒行逆施才是导致秦朝灭亡的主要原因。

无论如何,秦始皇奠定了中国两千余年政治制度基本格局,功大于过。毛泽东是这样评价秦始皇的:“我们应该讲句公道话。秦始皇比孔子伟大的多。孔夫子是讲空话的。秦始皇是第一个把中国统一起来的人物。不但政治上统一了中国,而且统一了中国的文字、中国各种制度,如度量衡,有些制度后来一直沿用下来。中国过去的封建君主还没有第二个超过他的,可是被人骂了几千年,骂他就是两条:杀了460个知识分子;烧了一些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