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感谢有你!向坚守在战“疫”一线的社区(村)工作者致敬

(2022-12-03 23:42:34)
标签:

开原

望奎

社区工作者

新冠

赵东威

分类: 学思践悟

感谢有你!向坚守在战“疫”一线的社区(村)工作者致敬

2022年冬天,似乎以往更“冷”了一些,这波疫情也比以往更加凶猛了很多,全国高风险区数量创历史新高,且连续多日新增破万例,甚至是破2万例、3万例,防控形势前所少有。

感谢有你!向坚守在战“疫”一线的社区(村)工作者致敬

严峻、多变、升级的疫情,再次折腾和苦累了广大基层防疫工作者,特别是处在第一线的社区(村)工作人员,更是压力山大、身心俱疲。

感谢有你!向坚守在战“疫”一线的社区(村)工作者致敬

因为,但凡关于疫情防控的事,不管“拐”多少个弯,不论“转”多少个圈,最终都会归口到社区(村)这个“神经末梢”,终究还是社区(村)工作人员去逐项参与和落实。

感谢有你!向坚守在战“疫”一线的社区(村)工作者致敬

比如:一轮又一轮的核检,一天又一天的摸排,一遍又一遍的筛查,一次又一次的转送,还有防疫宣传、上门核检、卡点站岗、统计数据、信息报表、转接病例、单元消杀、垃圾清运,送菜送药等,环环相扣,事无巨细,缺一不可……

感谢有你!向坚守在战“疫”一线的社区(村)工作者致敬

疫情至今三年了,这些都是社区(村)工作人员的必修课,也是他们苦累繁艰的日常。

感谢有你!向坚守在战“疫”一线的社区(村)工作者致敬

疫情之下,社区(村)工作人员几乎忙成了“三头六臂”,既当“吹哨人”,又当“守护人”;既当“宣传员”,又当“解说员”,既当“快递小哥”,又当“服务小生”......大事小情问社区,遇到难处找社区,组织核检靠社区,出了问题怪社区,有了牢骚怨社区,不管啥事都离不开社区......来者拒不了,无所也要能,很多时候还得忍少数受居民的训斥、谩骂、指责,甚至是推搡和殴打。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有苦难言,也苦不堪言!

图片

虽然,他们没有正式编制,也没有执法权利,更没有高薪福利,有的甚至就是个“临时工”,连个正式合同都没有,但每一次遇上疫情,他们永远都是冲在最前面的人,夜以继日玩命死磕,披星戴月连轴运转。

感谢有你!向坚守在战“疫”一线的社区(村)工作者致敬

特别是每次疫情的“重灾区”,那里的社区(村)工作人员更是苦累不堪,很多时候都忙到“脚打后脑勺“,大多数人有家不能回、也不敢回,有时就连吃顿热乎饭,睡2个小时觉,都成为一种奢望。只要疫情来了,总有干不完的事情,打不完的电话,报不完的数据,看不完的信息......

感谢有你!向坚守在战“疫”一线的社区(村)工作者致敬

一天下来,眼花了,腿麻了,手颤了,血压高了,嘴起泡了,嗓子冒烟了。有的年纪轻轻头发直往下掉,有的四十出头就停更了,有的经常受气心率不齐了,有的降糖降压药随身携带,有的甚至直接累倒在工作岗位上......

感谢有你!向坚守在战“疫”一线的社区(村)工作者致敬

说句掏心窝子话,疫情下真的没有哪个群体,像社区(村)工作人员这样苦累繁艰,而且是连续奋战、超负荷运转。他们所承载的那种苦与累,很多人永远无法体会。

感谢有你!向坚守在战“疫”一线的社区(村)工作者致敬

正如网友所言:你出不去的门,是他们回不了的家;你不想睡的觉,是他们熬不完的夜;你骂的难听话,是他们永远的痛!

这几年,他们玩命地拼过、累过,也委屈地哭过、痛过,好多时候,几乎都快到了崩溃的边缘,但大家都在咬牙坚挺。

感谢有你!向坚守在战“疫”一线的社区(村)工作者致敬

请不要忘了:社区(村)工作者是人不是神,他们也是人体肉身,疫情马上快三年了,大家凭心而论,就算是个弹簧,在持续高压之下撑了这么久,也会失去弹性啊。

图片

也许,有些人会说,既然社区(村)人员防疫那么辛苦劳累,应该让他们适当休息一下。可是现实根本不允许他们休息,也没有给他们休息的机会。一个社区就十个八个人,有的甚至只有几个人,需要支撑和负责的却是辖区内成千上万人的防疫和保障,不坚持还能怎么办?他们别无选择啊!

感谢有你!向坚守在战“疫”一线的社区(村)工作者致敬

说句掏心窝子话,疫情之下社区(村)工作人员太不容易了,他们已经连续抗战了三年啦,无论是身体还是心理,都承受了巨大的压力,肯请广大居民和有关部门多理解、关心和善待这个平凡无畏的群体,给他们解解压、松松绑吧!

感谢有你!向坚守在战“疫”一线的社区(村)工作者致敬

有一群平凡的人,也是一群离群众最近的,他们有一个共同的身份,就是“社区工作者”。一名工作者就是一面旗帜,就是一座堡垒。我们在向这些平凡而又伟大的社区工作者致敬的同时,更要配合好他们的工作,多一些理解,这样才是对坚守奉献的社区工作者们最大的致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