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有线网络的OTT迷局

(2012-04-26 09:49:57)
标签:

it

分类: 互联网电视

2011年三网融合还是CCBN最热门的关键词,CCBN 2012OTT几乎无处不在了,三网融合悄悄隐蔽到了角落里。看起来是有线网络行业的日新月异,其实有线还是那个有线,三网融合也罢、OTT也罢,有线网络还在踯躅于自己的步伐。三网融合在政策层面最终落实了IPTV,让IPTV54个三网融合试点城市成为合法,地方电视台参与分了一杯羹,电信终于迎来了IPTV大发展的历史性机遇。有线网络则成了三网融合不折不扣的受害者。而今,OTT已经袭来,这一次是祸是福?

简而言之,IPTV是通过电信运营商的专网向电视机屏幕传输电视,OTT TV就是通过公共互联网向电视机传输电视,和有线网络在一定程度上都是渠道的竞争。IPTV的提供商只能是电信运营商,而OTT TV的提供商可以是电信运营商,更可以是各种各种各样的虚拟运营商、电视内容机构。IPTV只是向电视机提供服务,难以扩展到PAD、手机、游戏机、机顶盒等各种终端。而OTT TV运营在公共互联网上,各种联网设备都可能做收视终端,OTT TV天然是多屏分发、多屏互动的视频服务。

广电对IPTV放行之后,IPTV将在全国蓬勃发展,5年之后用户数量甚至可以赶上有线数字电视,对有线行业的生存发展形成巨大挑战。而OTT行业却是四处开花,视频网站、大型广电传媒机构、各级网络广播电视台、终端厂商、PAD、手机屏幕高速发展,目前中国在线视频用户已经超过3.25亿用户,不仅是有线数字电视,IPTV也面临着OTT TV的挑战。让视频无处不在是视频行业的发展趋势,IPTV和有线数字电视都难以做到,OTT TV代表看行业发展的方向。这样就不难理解OTT的概念热遍CCBN 2012

然而,有线行业如何应对OTT TV的挑战、向OTT转型,是个崭新的课题。美国的有线运营商、卫星电视运营商、IPTV运营商实施了TV Everywhere战略,把电视向PAD、手机等屏幕延伸。可以看做是反向的OTT,从自己的大本营——电视机屏幕向电脑、PAD、手机、游戏机等屏幕延伸,而OTT是从电脑、PAD等屏幕向电视机屏幕延伸。由于各种原因,TV Everywhere计划的进展和OTT的快速发展几乎可以看做是失败之举,不彻底地OTT无法赢得用户。

而国内的OTT TV遭遇了广电政策的狙击,被严格限定于7家牌照运营商,视频网站和其他虚拟运营商被禁止染指OTT TV,事实上各种OTT机顶盒在地下野蛮生长、视频网站和各种终端借力牌照运营商开始间接进军电视机屏幕。和IPTV不同,政策难以控制OTT TV的发展。

各级电视台全部开办网络电视台、OTT TV牌照商在布局全国,有线网络似乎被电视内容机构抛弃了。如果这种趋势发展下去,OTT TVIPTV占据主流之后,有线数字电视几乎有生存之虞。

摆脱政策限制和汗液壁垒的IPTV即将迎来爆发式大增长,有线无可奈何。处在发展初期的OTT TV由于商业模式缺失、网络QOS无法保证、政策限制等原因短期内难以有爆发式增长。这给了有线网络一段思考的时间。将有线网络的直播电视全部OTT是舍本逐末,在有线网内开展OTT点播业务、在公共互联网上开展OTT点播业务、部分热播直播业务,搭建在线视频技术平台,建立视频云提供多屏业务,继续巩固和电视台等内容机构的合作关系。如何实现向OTT的华丽转身,有线网络该开始行动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