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流感25个问题这些你必须得知道

(2019-01-13 10:30:26)
标签:

医学

流感

流感疫苗

防治

杂谈

分类: 传染病
 关于流感25个问题  这些你必须得知道

(流感防治知多少                       青岛新阳光妇产医院 儿科 尹振尧

导读:入冬以来,我国流感发病又进入高发期,引起人们高度关注。因此,人们有必要知道,有关流感病毒,流感流行病学,重危流感病人,流感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流感重要的并发症,流感疫苗,抗流感病毒药物奥司他韦等相关知识。现在重新整理,与流感防治有关的比较重要的25个问题在此发表,以便更好的对流感进行预防和治疗。

1流行性感冒病原学 

流感病毒 流行性感冒病毒,简称流感病毒 是一种造成人、狗、马、猪及禽类等患流行性感冒的RNA病毒,在分类学上,流感病毒属于正黏病毒科,它会造成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肺炎及呼吸道外的各种病症。并借由空气迅速的传播,易在人群密集区进行传播或扩散且致流行。根据流感病毒感染的对象,可以将病毒分为人类流感病毒、猪流感病毒、马流感病毒以及禽流感病毒等类群。根据其核蛋白和基质蛋白分为甲(A)、乙(B)、丙(C丁(D)四型。甲型流感病毒除感染人外,在动物中广泛存在,如禽类海豚等。其抗原性易发生变异,多次引起世界性大流行;乙型流感病毒对人类致病性较低,也可引起季节性流行;丙型流感病毒可感染人类和猪,但感染后症状较轻微,很少造成流行;丁型流感病毒主要影响牛,是否导致人发病并不清楚。甲型流感病毒于1933年由英国人分离成功,乙型流感病毒于1940年获得,丙型流感病毒直到1949年才成功分离。感染鸟类、猪等其他动物的流感病毒,其核蛋白的抗原性与人甲型流感病毒相同,但是由于甲型、乙型和丙型流感病毒的分类只是针对人流感病毒的,因此通常不将禽流感病毒等非人类宿主的流感病毒称作甲型流感病毒。

到目前为止,甲型流感病毒根据血凝素(H1-18)和神经氨酸酶(N1-11)抗原不同区分为若干亚型,共135种亚型。

目前感染人的主要是甲型流感病毒中的H1N1,H3N2亚型及乙型流感病毒中的VictoriaYamagata系。

流感病毒对乙醇,碘伏,碘酊等常用消毒剂敏感;对紫外线和热敏感,56度条件下30分钟可灭活。

2流感流行病学

 传染源

流感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流感的主要传染源。从潜伏期末到急性期都有传染性。受感染动物也可成为传染源。 病毒在人呼吸道分泌物中一般持续排毒3~6天,婴幼儿、免疫功能受损患者排毒时间可超过1周,人感染H5N1/H7N9禽流感病例排毒可达13周。

 传播途径

流感主要通过打喷嚏和咳嗽等飞沫传播,也可经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也可引起感染。人感染禽流感主要是通过直接接触受感染的动物或受污染的环境而获得。

 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接种流感疫苗可有效预防相应亚型的流感病毒感染。

 流行性 的流行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周期性。甲型流感病毒容易变异而导致流感不断的流行。流行季节新的亚型产生时则可出现大流行甚至世界性大流行。一般34年一次小流行,1015年一次大流行。乙型、丙型流感周期性不明显。流感的传染性很强。

3、流感的流行特点?

世界卫生组织(WHO)调查显示,全球每年约5%~10%的成人和20%~30%的儿童罹患季节性流感,导致全球300~500万住院病例和25~50万死亡。我国每年有约有6500~1.9亿人感染流行性感冒。甲型流感病毒容易变异,多次引起世界性大流行。例如19181919年的大流行中,全世界至少有2000万~4000万人死于流感。甲,乙型流感病毒有HN抗原,而丙型流感病毒则缺乏N抗原,此二种抗原(H,N) 很容易发生变异,当出现小的量变时,产生新的流感病毒株,称变种,常导致局部小流行,一般23年发生一次。而当HN发生完全质变时,产生新的亚型,往往引起世界性大流行,一般1015年发生一次。一个新的亚型出现后,抗原性一般稳定3年左右。经过一次或多次大流行后,人群对该型的免疫力逐渐提高,流行规模愈来愈小,发病减少不再发生大流行,一旦出现新变异毒株,人群对它的免疫力较低,低到一定程度,又可引起流感新的流行如此反复。乙型流感病毒的抗原变异不如甲型明显,但也有因抗原变异而引起流行,以局部流行为主,约47年发生一次;丙型流感病毒则相当稳定常为散发。流感会呈现周期性波动特征,就是因为,多种毒株循环每年不一样,导致人群免疫力的变化最后会出现周期性的波动,有高的年份,有低的年份,今年是这样的毒株优势,明年可能会是那样的毒株变成优势毒株。

4流感重症病例的高危人群

下列人群感染流感病毒,较易发展为重症病例,应给予高度重视,尽早(发病48小时内)给予抗病毒药物治疗,进行流感病毒核酸检测及其他必要检查。

 年龄<5岁的儿童(年龄<2岁更易发生严重并发症);

 年龄≥65岁的老年人;

 伴有以下疾病或状况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高血压除外)、肾病、肝病、血液系统疾病、神经系统及神经肌肉疾病、代谢及内分泌系统疾病、免疫功能抑制(包括应用免疫抑制剂或HIV感染等致免疫功能低下)

 肥胖者[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大于30BMI=体重(千克)/身高()2]

 妊娠期妇女。

5流感住院治疗标准(满足下列标准1条或1条以上):

1)妊娠中晚期妇女。

2)基础疾病明显加重,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糖尿病、慢性心功能不全、慢性肾功能不全、肝硬化等。

3)符合重症或危重流感诊断标准。

4)伴有器官功能障碍。

6、流感治疗 

(1)一般治疗

对临床诊断病例和确诊病例应尽早隔离治疗。高热者可进行物理降温,或应用解热药物。咳嗽咳痰严重者给予止咳祛痰药物。根据缺氧程度可采用鼻导管、开放面罩及储氧面罩进行氧疗。

(2)抗病毒治疗

 抗流感病毒药物

  神经氨酸酶抑制剂(NAI)对甲型、乙型流感均有效。

  奥司他韦:成人剂量每次75毫克,每日2次,疗程5天,重症病例剂量可加倍,疗程可延长。肾功能不全者要根据肾功能调整剂量。1岁及以上年龄的儿童应根据体重给药。对用药过程中无效或病情加重的患者,要注意是否出现耐药。

  扎那米韦:适用于于成人及7岁以上青少年,用法:每日2次,间隔12小时;每次10毫克(分两次吸入)。但吸入剂不建议用于重症或有并发症的患者。

  帕拉米韦:成人用量为300~600毫克,小儿按年龄,体重给药。静脉滴注,每日1次,1~5天,重症病例疗程可适当延长。目前临床应用数据有限,应严密观察不良反应。

  离子通道M2阻滞剂金刚烷胺和金刚乙胺仅对甲型流感病毒有效,但目前监测资料显示甲型流感病毒对其耐药,不建议使用。

(3)重症病例的治疗

   治疗原则:积极治疗原发病,防治并发症,并进行有效的器官功能支持。 如出现低氧血症或呼吸衰竭,应及时给予相应的治疗措施,包括氧疗或机械通气等。 合并休克时给予相应抗休克治疗。 出现其他脏器功能损害时,给予相应支持治疗。 出现继发感染时,给予相应抗感染治疗。

(4)中医治疗

   按辨证施治  基本常用药物:金花清感颗粒、连花清瘟胶囊、清开灵颗粒(口服液)、疏风解毒胶囊、银翘解毒类等。儿童可选儿童抗感颗粒、小儿豉翘清热颗粒等

7流感治疗中注意的问题

1)抗流感病毒药物治疗时机

发病48小时内进行抗病毒治疗可减少流感并发症、降低住院患者的病死率、缩短住院时间,发病时间超过48小时的重症患者依然能从抗病毒治疗中获益。

重症流感高危人群及重症患者,应尽早(发病48小时内)给予抗流感病毒治疗,不必等待病毒检测结果;如果发病时间超过 48小时,症状无改善或呈恶化倾向时也应进行抗流感病毒治疗。

无重症流感高危因素的患者,发病时间不足48小时,为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也可以抗病毒治疗。

2)流感病毒感染高危人群容易引发重症流感,尽早抗病毒治疗可减轻流感症状,缩短流感病程,降低重症流感的病死率。

3)避免盲目或不恰当使用抗菌药物。仅在流感继发细菌性肺炎、中耳炎和鼻窦炎等时才有使用抗生素的指征。

4)儿童忌用阿司匹林或含阿司匹林药物以及其他水杨酸制剂。

8、如何早期识别重症流感患者?
关注高危人群
所谓高危人群就是更容易发生重症流感的人群,如果这些人在流感季出现超过39的高热,需要及时就诊。
(1) 超过65岁的老年人。
(2) 合并慢性疾病患者,特别是糖尿病、心脏病、慢性肺病、肥胖、肿瘤等。
(3) 孕产妇。
(4) 长期使用激素、免疫抑制剂、化疗药物等免疫抑制人群。

关注发热变化

发热,尤其是超过39高热是流感的突出表现,重症患者往往表现为高热持续时间长(口服退热药退热不明显,呈持续状态)。所以如果高热超过2天不缓解,还是尽快去医院就诊吧。
关注呼吸道症状
重症肺炎是流感最常见的死亡原因。流感病毒引起重症肺炎的特点为病变进展特别快,除了咳嗽等表现外,患者可迅速出现呼吸困难,也就是老百姓常说的“喘”、 “气不够用”。如果患者咳嗽加重,活动后憋气,务必尽快去看病。

9、重症流感哪些情况注意是否并发心肌炎?

冬春季流感高发的季节,暴发性心肌炎病例明显增多。一旦出现“感冒”症状,合并明显的乏力、气促、胸闷等症状,应立即就诊,切不可耽误病情。

暴发性心肌炎的死亡率要比一般的器质性心脏病引起的慢性心力衰竭导致的死亡率还要高。及早治疗是逆转暴发性心肌炎的关键环节。如果有以下症状则要警惕自己是否患了暴发性心肌炎:

病毒感染症状:发热、乏力、鼻塞、流涕、咽痛、咳嗽、腹泻等为首发症状。许多患者早期仅有低热、明显乏力、不思饮食或伴有轻度腹泻,可持续3~5天或更长。

脏器受累表现:上述病毒感染症状后的数日或1~3周,发生气短、呼吸困难、胸闷或胸痛、心悸、头昏、极度乏力、食欲明显下降等症状,这也是患者就诊的主要原因。

心脏功能障碍:为暴发性心肌炎的重要特点,部分患者迅速发生急性左心衰或心源性休克,出现肺循环淤血的表现,如严重的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咯粉红色泡沫痰、焦虑不安、大汗、少尿或无尿等。

10如何诊断流感?

有流行病学证据,流感 潜伏期一般为1~7天,多为2~4天。

1)主要临床表现

流感 潜伏期一般为1~7天,多为2~4天。主要表现为发热、头痛、肌痛和全身不适起病,体温可达39~40,可有畏寒、寒战,多伴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常有咽喉痛、干咳,可有鼻塞、流涕、胸骨后不适等。颜面潮红,眼结膜充血。部分以呕吐、腹痛、腹泻为特点,常见于感染乙型流感的儿童。

无并发症者病程呈自限性,多于发病3~4天后体温逐渐消退,全身症状好转,但咳嗽、体力恢复常需1~2周。

2)实验室检查

 外周血常规:白细胞总数一般不高或降低,重症病例淋巴细胞计数明显降低。  流感快速抗原检测阳性

3)影像学表现

并发肺炎者影像学检查可见肺内斑片状、磨玻璃影、多叶段渗出性病灶;进展迅速者,可发展为双肺弥漫的渗出性病变或实变,个别病例可见胸腔积液。

儿童病例肺内片状影出现较早,多发及散在分布多见,易出现过度充气,影像学表现变化快,病情进展时病灶扩大融合,可出现气胸、纵隔气肿等征象。

11流感需要与哪些病鉴别?

(1)普通感冒

流感的全身症状比普通感冒重;追踪流行病学史有助于鉴别;普通感冒的流感病原学检测阴性,或可找到相应的感染病原证据。

2)其他类型上呼吸道感染

包括急性咽炎、扁桃体炎、鼻炎和鼻窦炎。感染与症状主要限于相应部位。局部分泌物流感病原学检查阴性。

3)其他下呼吸道感染

流感有咳嗽症状或合并气管-支气管炎时需与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相鉴别;合并肺炎时需要与其他肺炎,包括细菌性肺炎、衣原体肺炎、支原体肺炎、病毒性肺炎、真菌性肺炎、肺结核等相鉴别。根据临床特征可作出初步判断,病原学检查可资确诊。

12流感后咳嗽为何缠绵不休,如何处理?

为什么感冒后期总是伴随着一段迁延不休的咳嗽和流涕?首先是病毒对呼吸道黏膜造成损伤和炎症刺激;其次部分患者为过敏性咳嗽表现;最后病毒感染后3~4天,患者抵抗力下降,部分患者容易并发细菌感染,从而引起呼吸道黏膜炎症反应,分泌物增多,导致反复咳嗽,流涕。有些患者夜晚睡觉时咳嗽加剧,这是感冒后的“上气道咳嗽综合症”,也叫“鼻后滴漏综合症”,主要是躺卧时鼻腔的分泌物容易回流刺激气道,所以,早晚咳嗽特别明显。还有部分患者为“咳嗽变异性哮喘”,因感冒而诱发。

感冒后咳嗽不一定是坏事,咳嗽是人体为了排除呼吸道分泌物和异物的一种保护性反应,对人体健康有利。因此,不要盲目止咳。医生根据病情,选择给与适当止咳药物或雾化吸入方法进行治疗。

13人流感和禽流感的区别?

人流感 是由人流感病毒引起。发病主要见于冬春季。起病急骤、传播快、发病率高,传染率可达50%,常引起暴发或流行。以全身中毒症状为主,寒战高热,伴有全身不适,肌肉酸痛,关节痛,而呼吸道症状轻微或不明显。人流感恢复较慢,易发生并发症,特别是儿童、老年人及体弱者,可因并发症而死亡。

禽流感 是由一般只发生在禽类动物中的流感病毒偶然感染人类引起的疾病,其临床症状也比人流感重。禽流感主要通过人与禽类动物及其排泄物接触而被感染,发生在禽类动物暴发禽流感流行之后。因此,它在人间流行前会以禽类动物自己患病而大量死亡向人们发出警报。此外,人流感通常在人员密集的地区易造成大流行,然后,沿公路和交通沿线向其他大城市传播。人类的禽流感感染通常是散发的,无明显的人群聚集性。人类的流感病毒都可以引起禽类流感,但不是所有的禽流感病毒都可以引起人类流感。迄今为止,尚未监测到禽流感病毒人传人的病例。既往报道,全球甲型流感,死亡率达到6.4%左右;而人感染禽流感死亡率高达60%

14、流感和感冒的区别?

感冒有普通感冒和流行性感冒。流感不是流行的感冒,两者是不同的。主要区别是:

 病原体 流感 由流感病毒引起,流感病毒为RNA病毒,根据核蛋白和基质蛋白分为甲、乙、丙、丁四型。甲乙丙三型人和动物都可感染,丁型主要影响牛;普通感冒 可由多种病原体引起,如鼻病毒、腺病毒、细菌及支原体等。

临床表现 流感 的表现全身症状较重,突然畏寒、发热、头痛、全身酸痛、鼻塞、流涕、干咳、胸痛、恶心,婴幼儿或老年人可能并发肺炎,心肌炎,或神经系统损伤。有时可以导致人死亡。普通感冒 主要表现为打喷嚏、流鼻涕等上呼吸道症状,全身症状较轻,不发热或仅有低热,一般35天痊愈。

流行特点 流感 的流行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周期性。甲型流感病毒容易变异而导致流感不断的流行。流行季节新的亚型产生时则可出现大流行甚至世界性大流行。一般3至4年一次小流行,10至15年一次大流行。乙型、丙型流感周期性不明显。流感的传染性很强。普通感冒 较流感传染性要弱得多,往往是个别出现,很少像流感流行那样病人成批大量出现,只是个别散发出现。

15、初期家长如何判断孩子是流感还是普通感冒?

轻型流感初期与普通感冒没有什么明显区别,以下情况可以参考判断。

普通感冒的潜伏期大约为1天,起病不急,病程一般1-3天,季节性不明显。几乎没有全身症状。主要症状有:喷嚏、鼻塞、流涕、咽痛或咽部,干痒、轻微咳嗽、低热、头痛等。往往是散发。

流行性感冒的潜伏期大约1~3天,起病大多急骤,局部症状如流普通涕、咳嗽等往往较轻,但是它的全身症状往往很严重,主要表现为:怕冷、发热体温可高达39~40(口服退热药退热不明显,呈持续状态)、咽痛、全身酸痛、软弱无力,婴幼儿常有呕吐、腹泻等症状。症状持续时间长,容易发生肺炎、心肌炎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导致死亡。可以有相继多人发病,往往有流行性。

16、发现流感后首先要做的是什么?

发现患有流感,在家护理和治疗,要遵医嘱按时服药,给患儿创造良好环境,保证睡眠,加强营养,合理调节饮食,家里注意通风和保温。家长要正确对待治疗,注意观察病情。一般说来,无论是普通感冒还是流感,用药之后都需要一个治疗过程,为了避免孩子在医院内交叉传染,初次就诊之后,家长应留出24小时或者更长时间的观察期,如果症状没有加重,小儿一般精神状况好,尽量不要频繁带孩子到医院就诊。但是以下几种情况需要立即就诊:第一孩子服药后仍发烧持续3天;第二发热超过40;第三孩子精神萎靡、服药困难、频繁呕吐、出现抽搐等情况。

17、如果发现孩子发热了家长首先要做什么?

人的正常体温保持在37左右,当细菌毒素,病毒等进入人体时,体内产生致热物质,而引起发热。一般认为:37.5~38为低热,38.1~39为中度发热,39.1~40.4为高热,超过40.5以上为超高热。很多研究显示适度发烧可以提升免疫系统的效能,人生病的时候发烧,算是一种保护性的本能反应,目的在加强我们对于疾病的抵抗力。所以,不要盲目退热。但如果孩子已经发烧到38.5以上了,就诊前,就应该积极先给孩子降温,尤其是已经高烧的小儿,如果长时间高烧不处理的话,容易造成孩子高热惊厥的发生。当小儿腋温虽然未达到38.5以上时,如果小儿有明显的不适,比如精神状态不好,哭闹等,可以服用牛磺酸,必要时也可以使用退烧药。有发烧抽风病史的小儿,一定要先使用退烧药,以防出现由于长时间高烧导致热性惊厥等意外情况。退热,可选择副作用相对少的退热药,如对乙酰氨基酚口服。在家退热处理,不影响就诊时的检查。还需要提醒的是,3个月以内的婴幼儿由于免疫系统尚未发育成熟,不能自行抵御感染,一旦有发烧时,还是建议带去医院给医生看看,最好不要自行给孩子用药。

18、家长为预防流感,在家用醋消毒,给孩子服用板蓝根这些药有用吗?

在家用醋消毒 民间确实有醋可以消毒、杀菌和预防感冒的说法,但消毒专家早就做过实验证明,醋对消毒、杀菌没有任何效果,更不能杀死病毒。如果说有也是需要很高的浓度,但不推荐使用。对于家庭而言,预防感冒以及消毒最好的办法就是开窗通风,而不要盲目熏醋。熏醋如果浓度过高、时间过长,不但会引起呼吸困难和恶心等症状,熏醋的醋酸味儿对呼吸道黏膜,皮肤有刺激作用甚至造成伤害,尤其会导致气管炎、肺气肿、哮喘等病人的病情发作或病情加重。

关于板蓝根防治流感是否有效?最近,在国家卫计委最新发布的《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中,没有将抗病毒明星药“板蓝根”纳入举例,引起人们“板蓝根抗流感无效”的猜测。板蓝根在民间长期使用,在流感的中早期使用显示有效。钟南山院士,他带领团队对板蓝根的有效成分进行了十几年的研究显示,板蓝根不仅有一定的抗病毒作用,还能通过调节宿主的过度免疫反应来抑制流感病毒介导的炎症。板蓝根是中医“清热解毒”类的代表性产品之一,因此,板蓝根符合《诊疗方案》所说的“疏风解表、清热解毒”类药品特征,“自然是有效和可以使用的”。

19、在家家长可以备存的药有哪些?

“普通感冒”、“流感”是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多发病。往往有发热,咳嗽等症状。为了应急需要,家里可以备存部分药物,但不宜过多,备存药物过期了要及时清除,以免误服,造成危害。常备药: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清开灵,蒲地蓝,蓝芩口服液,小儿肺热咳喘颗粒等,选其中之一。退热药: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液,布洛芬颗粒等选其中之一。抗菌素类药物如头孢霉素,阿奇霉素等,抗病毒药物如奥司他韦不建议备存。为了安全,合理的应用,这些药物,应在就医后,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应用。

20不是每个流感患者都需要奥司他韦

今年流感发病率相比往年有明显增加,人们对抗流感特效药物奥司他韦争相抢购,以致市场紧张缺药。但对流感治疗,不是所有的流感患者都需要奥司他韦抗病毒治疗。一般“疏风解表,清热解毒”类中药,如莲花清温颗粒,小儿豉翘清热颗粒等对轻型流感的治疗也是很好的选择。

 严格来说,当考虑诊断流感的时候,具有重症流感危险因素的患者才需要尽快给以奥司他韦抗病毒治疗如果发病时间已经超过48小时但症状没有改善甚至还有恶化倾向,抗病毒治疗仍然是有益处的。

什么是重症流感的危险因素呢?简单来说就是(≥65岁)(小于5岁的儿童,尤其是2岁以下的儿童)(有基础疾病)(包括分娩后2周内的产妇)和免疫功能受损的(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HIV感染、恶性肿瘤等)人。在最新的2018版流感诊疗方案中,还有一类人被列为重症流感的高危人群:肥胖者,也就是体重指数(BMI)大于30的人。

21、奥司他韦是否适合儿童服用?有什么不良反应?

奥司他韦是治疗预防流感的特效药物儿童口服奥司他韦是安全有效的,FDA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已批准奥司他韦用于 ≥ 1 岁儿童流感的治疗和预防。

在流感症状出现 48 小时内进行抗病毒治疗可以收到最佳效果,在发病 4 天后(即 96 小时后)使用也会有一定的疗效。成人剂量每次75毫克,每日2次。儿童根据体重给药。抗流感药物一般推荐5 天为一个疗程。也有学者认为,如果应用2天后热温下降正常,再应用1天,3天疗法亦可。预防用药,除非紧急情况,3个月内小儿不推荐使用预防。

奥司他韦(达菲)属于神经氨酸酶抑制剂,通过抑制流感病毒包膜上的神经氨酸酶,阻断病毒颗粒从感染的人体细胞表面脱落,从而阻止子病毒在人体细胞的复制和释放,起到抗病毒作用。

不良反应  奥司他韦是个比较安全的药,主要的不良反应显示为消化道的不适,包括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所以一般建议饭中或者饭后服用,可有效降低这类副作用的发生。其次是呼吸系统的不良反应,包括支气管炎、咳嗽等,此外还有中枢神经系统的不良反应,如眩晕、头痛、失眠、疲劳等。奥司他韦的禁忌一是重症肾功能损伤患者禁用;二是注射过灭活类疫苗3天内禁用。

22、打流感疫苗的话一般什么时候打?注意事项是什么?

流感疫苗什么时候接种? 尽管接种流感疫苗并不能百分百避免流感发生,但它依然是对抗流感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接种流感疫苗,可以显著降低接种者罹患流感和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推荐老年人、儿童、孕妇、慢性病患者和医务人员等流感高危人群。应该每年优先接种流感疫苗。因为疫苗接种后产生抗体需要一段时间,流感疫苗接种后10-15 天可产生抗体,一个月时抗体达高峰,免疫力可持续一年。每年流感疫苗接种工作都是在流行高峰到来前开始的,在我国,特别是北方地区,冬、春季是每年的流感流行季节,因此,每年9、10月份是最佳接种时机。很多人在流感流行时,看到身边不少人得了流感才想起接种疫苗,往往已经错过最佳时机。但,在流感流行开始以后接种也有部分预防效果。

流感疫苗接种的注意事项   接种后在接种地点观察15分钟到30分钟。 接种部位24小时内要保持干燥和清洁,尽量不要沐浴。 接种后如接种部位发红,有痛感、酸痛、低烧等,这些情况都属正常,一般24小时之后会自然消失。 如果出现持续发烧等现象,可以就近到医院就医,并向接种单位报告。

23、是否有流感通用疫苗?

疫苗是防止流感病毒致命的最有效办法,但流感病毒变化非常快,每年都要接种新的疫苗。因此,流感疫苗必须每年更新,以应对预测将在新流感季流行的病毒种类。然而,其保护作用并不一定达到预期,或者因为出现了新的病毒种类,而疫苗生产预测,有时可能“押错题”,致“疫苗脱靶”,使流感疫苗保护作用较低。现在急需一种能预防多种病毒的通用流感疫苗,从而消除季节性流感疫苗的局限性。有报道,美国科学家已研发出一种对抗甲型流感通用疫苗,能够在小鼠体内产生长效免疫,从而突破了季节性流感疫苗的局限性。这样不需要每年改变疫苗的类型,因为它是通用的,能预防任何流感病毒。目前,他们在动物实验中,证明该疫苗能提供针对致命病毒的全面保护,但用于人身上还为时尚早。

24、家庭预防流感要注意什么?

接种流感疫苗是最重要的预防手段;流感季少去人多的地方;还应注意增强体质和免疫力;让孩子睡好不仅能促进生长激素分泌,还能让他们的免疫系统得到及时的休整和复原;保持环境清洁和通风;保持良好的呼吸道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冬季气候变化多,注意给小儿增减衣服;如果出现流感样症状,要早期到医院就诊,减少接触他人,避免带病去幼儿园或上学;家里人得了流感,已经确诊,因为接触密切,建议服用抗病毒药物,这样可以使他避免得流感。勤洗手,尤其是以下情况:去医院看护病人后;外出购物回家后;处理宠物粪便后;给孩子换尿布后;擦拭鼻涕,揉眼睛后等,一定要洗手。

25、流感期间孩子饮食有什么要注意的?

 如果小儿不幸患了流感或患了感冒,对孩子的饮食方面应注意些什么呢?

(1) 保证水分的供给,对感冒的孩子很重要,要鼓励孩子,多喝开水,亦可多喝酸性果汁如山楂汁、鲜橙汁、西瓜汁等以促进胃液分泌,增进食欲。

(2) 饮食宜清22淡、少量多餐、易消化少油腻,既满足营养的需要,又能增进食欲。可供给小馄饨、菜泥粥、白米粥、小米粥、蛋汤,牛奶。细小榨菜,以清淡、爽口为宜。

(3) 多食含维生素C、E的食物,如西红柿、苹果、葡萄、预防感冒的发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