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慎重对待儿童抗菌药物的应用

(2018-04-10 13:21:01)
标签:

医学

抗菌药物

耐药菌

合理使用

杂谈

分类: 其他

导读:抗菌药物无节制的使用,是导致耐药性感染增加的主要驱动因素。为了遏制细菌耐药,尽可能的延长有效药物临床使用期,2016年国家卫计委等14部门联合制定了《遏制细菌耐药国家行动计划(2016-2020)》。人们应该高度重视儿童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抗菌药物是临床广泛使用的一类药物,儿童发生感染性疾病居多,也是应用抗菌药物最多的群体。抗菌药物无节制的使用,是导致耐药性感染增加的主要驱动因素。为了遏制细菌耐药,尽可能的延长有效药物临床使用期,并促进儿童健康成长,人们应该高度重视儿童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重视耐药菌的泛滥

    细菌耐药已成为全球严峻的公共卫生问题。世界卫生组织在2011年世界卫生日提出“遏制耐药——今天不采取行动,明天就无药可用”的呼吁。为了尽可能保证长期持续使用安全有效的药物来治疗和预防感染性疾病,这些药物应有质量保证,以负责任的方式投入使用,并使所有有需要者都能获得。为积极应对细菌耐药带来的挑战,提高抗菌药物科学管理水平,遏制细菌耐药发展与蔓延,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2016年国家卫计委等14部门联合制定了《遏制细菌耐药国家行动计划(2016-2020)》20世纪90年代初,国内的学者开始关注儿科抗菌药物的滥用现象,先后制定了多个关于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指南,以规范儿童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治疗。

    抗菌药物是强有力的抗感染武器,但同时也是有限的资源,细菌一旦产生耐药,将带来几乎无法挽回的危害。由于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细菌耐药性迅速上升,导致感染性疾病发病率,治疗失败率和死亡率增加。

    我国儿科抗菌药物使用与国外比较显示抗菌药物使用强度高;用药种类多;药物抗菌谱广;注射用药比例高;新型昂贵、广谱的第三代头孢菌素等使用逐年增加。

    在我国20世纪80年代,肺炎链球菌对红霉素的耐药率只有2%,可是10年间耐药率迅速增加,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到达了79%,近期的研究显示肺炎链球菌对大环内酯类的耐药率还在增高,甚至超过90%。当前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应该受到足够重视。

    儿童抗菌药物的使用不仅导致细菌耐药产生,还会影响体内微生态,尤其在儿童早期使用,会导致机体免疫状态失调,并且与过敏性疾病有关;有调查显示出生后1年内使用抗菌药物的次数与增加哮喘的发病风险呈明显正相关,儿童哮喘10年间增长50%

   目前存在的问题

    缺乏我国儿童抗菌药物使用的监测网络  虽然我国近年来高度关注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及细菌耐药问题,但到目前为止,国内尚未建立全国范围的儿童用药及耐药监测网。

    可供使用的安全有效的抗菌药物品种较少  常用的只有头孢类大环内酯类及碳青霉烯类。而磺胺类四环素类和喹诺酮类在儿童使用受到限制,庆大霉素类也极少使用,因此导致广谱抗菌药物的使用增多。

    患儿家长自用药及自购药行为比较普遍  我国不管农村还是城市非常普遍存在自用药现象。孩子感冒,发热,咳嗽家长往往在就医前自购抗菌药物或服用既往患病剩余的药物。这也是造成过度或滥用抗菌药物的原因之一。

    疫苗接种面不广而导致抗菌药物使用增多  我国人群对流感疫苗的认知和信任不足,儿童流感疫苗接种率低于10%,且逐年下降,流感季节门诊患者激增,抗菌药物使用率也较高。

    无指征用药现象明显  在临床工作中,发病早期病原学诊断存在一定困难,尤其是临床表现,检查结果等不典型时,经验治疗往往同时应用抗菌药物和抗病毒药物。即使病毒感染也往往联合应用抗菌药物。

    我国儿童感染病学科的发展受到一定的限制  我国儿童感染科医生短缺,不利于儿童感染性疾病的统一,规范化的诊治和管理,更无从发挥感染专业医生在引领抗菌药物合理使用中的作用。

    儿童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尽可能的延长有效药物的使用期,减少耐药菌的发生,还在路上,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文/尹振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