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暖气病原因症状表现预防杂谈 |
分类: 其他 |
远离“暖气病”,你需要做什么?
青岛新阳光妇产医院
随着冬季供暖陆续开始,许多市民的家中都热了起来。与以往一样,每年开始供暖以后,儿科疾病患者就会有增多趋势。这个季节儿童发热,咳嗽等呼吸道疾病可能与家中供暖有关。
什么是暖气病? “暖气病”并不是医学上的病种。我们通常说的“暖气病”,主要是指北方进入冬季,室内暖气开放,门窗紧闭导致空气流通不畅、干燥,而会引起免疫功能和抵抗力的下降,导致人们烦躁不安、鼻咽干燥、头晕眼花、软弱无力等,这些症状医学上称为“暖气病”。
对小儿来说,进入采暖季后,室内外温差较大,不少孩子由于身体适应性较差,容易出现感冒等呼吸系统疾病。孩子感冒后除了发烧、咳嗽外,往往还伴有皮肤干燥、起皮,鼻子干甚至出血等症状。
室内过热,人体水分丢失过多,这可能会引起免疫功能和抵抗力的下降,从而导致人们出现不同程度的种种不适感,如烦躁不安、皮肤发紧、鼻咽干燥、胸闷、头晕眼花、尿量减少、软弱无力等。这些就是让暖气给热出来的“暖气病”。
《说明:因操作错误遗漏大部分内容,现在予以补齐。》
小儿“暖气病”常见症状表现
冬季供暖期,室内十分温暖。居民生活在相对湿度50--60%左右的环境最感舒适,环境过分干燥容易引发呼吸系统疾病。在温暖的室内待久了,小儿会出现嘴唇干裂、鼻咽干燥、干咳声嘶等症状。通常,如果及时补水,这些症状都能得到缓解,但如果持续时间太长,使呼吸道黏膜分泌物减少,灰尘、细菌等附着在黏膜上,刺激喉部引发咳嗽,容易引发上呼吸道感染,发生支气管炎、哮喘等疾病。有了暖气后,干燥温暖的室内无异于一个病菌的"温床"。致使感冒等呼吸道疾病发病率猛增。
天气晴朗时,妈妈们还要注意,定时开窗通风。最好早晚各开窗通风一次,每次开窗时间一般15--30分钟,如遇雾霾天气应减少开窗。这样不仅可以控制室内温度,还能起到空气流通,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室内室外温差不要太大,避免小儿发生呼吸系统疾病。
想要远离暖气病,还要应对体内干燥的问题,补水变得很重要。除了给外部环境加湿外,更重要的是给身体内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增强体内免疫力和身体储水力。在寒冷季节供暖期间,孩子应尽量勤喝开水,建议至少1个小时就补充1次,每次20-30毫升左右。同时,多吃蔬菜,多吃水分充足、含有多种维生素的水果,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选择一些温热性质的食品,如芝麻、萝卜、豆腐等 。
供暖同时还会引起皮肤干燥,导致瘙痒症,勤换洗衣物,勤洗澡。但冬天洗澡也不要太勤,可适当减少小儿洗澡次数,一周一次就够了,洗澡次数越多皮脂腺分泌越少。洗澡时要注意水温不要太烫,温度应控制在36℃-40℃为宜。此外不要用碱性大的肥皂给宝宝洗澡,洗澡完后,给小儿涂一些儿童专用的护肤品。这样才可以避免皮肤干燥、瘙痒等“暖气病”。
对于孩子娇弱的呼吸系统来说,寒冷的冬天,室内相对暖和一些,孩子会更舒适。以孩子穿着薄棉衣玩耍不出汗为宜。如果家里暖气太热,穿着单衣,外面却需要穿羽绒服,孩子出门、进门都要经历气温骤然变化,适应不了就会生病。父母们为了防止小儿因为受凉感冒,要注意,进门时不要一下子把宝贝的厚衣服脱掉。在外出时,更应注意增添衣服保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