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重视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规范诊治问题

(2017-06-26 09:40:42)
标签:

医学

肺炎

肺炎支原体

诊治

杂谈

分类: 传染病

导读:肺炎支原体肺炎( MPP) 是儿科医师广泛关注的临床问 题。近年来, 儿童 MPP呈现不少新的特点, 其诊断和治疗问题需要规范。对此,结合相关资料,重点介绍如下。

    肺炎支原体 ( MP) 是儿童 ( CAP) 的重要病原之一,肺炎支 原体肺炎 ( MPP) 占住院儿童 CAP 1 0 40 ,是儿科医师广泛关注的临床问题。近年来 MPP呈现不少新的特点, MPP的诊断、 抗菌药物的选择和疗程 激素使用等诸多问题亟须规范。现结合相关资料重点介绍如下, 供临床医师参考。

    MP直径为 25 μm 是最小的原 核致病微生物 缺乏细胞壁 故对作用于细胞壁的抗菌 药物固有耐药。MP是儿童急性 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体,广泛存 在于全球范围, 从密切接触的亲属及社区开始流行 。经飞沫和 直接接触传播, 潜伏期 13 潜伏期 内至症状缓解数 周均有传染性。每37年出现地区周期性行 流行 时间可长达 1年, 流行年份的发病率可达到非流行年份 的数倍 MP感染可发生在任何季节,MPP好发于学龄期儿童, 近年来 5岁以下儿童MPP的报道有增多 。值得注意的是 MP进入体内不一定均会出现感染状, 有报道无呼吸道感染症状的儿 发现 MP携带率为 212%。

临床表现

    呼吸系统表现  起病可急可缓 以发热和咳嗽为 主要表现。中高度发热多见, 也可低热或无热。部分患儿发热时伴畏寒、 头痛 胸痛、 胸闷等症状。病初大多呈阵发性干咳, 少数有黏痰, 偶有痰 中带血丝 咳嗽会逐渐 加剧 个别患儿可出现百 日咳样痉 咳, 病程可持续 2 甚至更长。多数患儿精神状况良好, 多无气促和呼吸困 而婴幼儿症状相对较重,可出现喘息或呼吸困难 。年长儿肺部湿哕音出现相对较晚, 可有肺部实变体征。 MPP重症病例可合并胸腔积液和肺不张 也可发生 纵隔积气和气胸  坏死性肺炎等 。少数患儿现 危重, 发展迅速 可出现呼吸窘迫 甚至需要呼吸支持或 体外膜肺支持 可导致死亡

    其他系统表现  大约 25 MPP患儿有其他系统表现,包括皮肤、黏膜系统、心血 管系统、血液 、神经系统 、消化系统等。常发生在起病 2 d至数周 也有一些患儿肺外表现明显而呼吸道症状轻微。有报 对大环 内酯类耐药 MP感染更 易有其 他系统表现

    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RMPP) 临床 表现  RMPP尚无明确的定义,目前普遍接受的是指 MPP经大环 内酯 类抗菌药物正规治疗 7 d及以上 临床征象加重 仍持续 发热 肺部影像学加重者 可考虑为 RMPP  年长儿多见, 病情较重, 发热时间及住院时间长 常表现 为持续发热 剧烈咳嗽、 呼吸困难等 胸部影像学进行性 加重 表现为肺部病灶范 围扩大 密度增高、 胸腔积液, 甚至有坏死性肺炎和肺脓肿 RMPP容易累及其 他系统 甚至引起多器官功能障碍。

影像学表现及实验室检查

    MPP的早期肺部体征往往不明显 ,因此 临床上如 怀疑MPP 应该拍胸部正侧位X片,可显示肺纹理增强、增多,肺门影增大。病变以单侧右肺受累为主,大部分表现为大片状阴影。部分病例可出现肺外表现或并发症,包括胸腔积液、中耳炎、心包炎、脑膜脑炎、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传染性单核细胞综合等。 肺实变较间质病变吸收慢 合并混合感染时吸收亦 慢。一般在 4周时大部分吸收, 8周时完全吸收 也有症 状消失 1年后胸部 x线才完全恢复的报道。

    MP培养阳性是诊断MP感染的可靠标准, 但常规培 养需 1 01 4 d甚至更长时间, 对临床早期诊断的意 义不 MP-I gM抗体尽管是感染 以后出现的早期抗体 般感染后 45 d才出现,持续13个月甚至更长, 幼儿 由于免疫功能不完善、产生抗体 的能力较低, 可能 出现假阴性或低滴度的抗体 因此评价结果时需要结合 患儿的病程及年龄综合考虑。 白细胞 (WBC)计数多正常 重症患儿 WBC计数可 高或低, 部分患儿出现血小板增多。  C反应蛋 (CRP)  有报道 RMPP或重症 MPP患儿多明显升高。 血清学检查 RMPP或重症 MPP患儿血清乳酸 脱氢酶(LDH)多明显升高, 可作为给予全身糖皮质激素 治疗的参考指标。

治疗

     MP治疗

    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  大环 内酯类抗菌药物为 目前治疗儿童 MP P的首选抗菌药物。该类药物选择性抑制 MP蛋白质的合成。包括第 1代红霉素; 2代阿奇霉素 克拉霉素、 罗红霉素 3代酮内酯类 如泰利霉素等 用于 MP治疗的主要是第 1代和第 2代大环内酯类抗菌 药物, 3代尚未用于儿童 MP治疗 。阿奇霉素每 日仅 1次用药, 使用天数较少 生物利用度高以及细胞内 浓度高 依从性和耐受性均较高,已成为治疗首选 阿奇霉素用法:1 0 mg (kg·d) qd 轻症 3 d 1个疗 程, 重症可连用 57 d 4 d后可重复第 2个疗程 但对 婴儿,阿奇霉素 的使用 尤其 是静 脉制剂 的使用 要慎重 。红霉素用法:1 01 5 mg (k g·次 ) q1 2 h 疗程 1 01 4 d 个别严重者可适当延长。停药依据临床症状 影像学表现以及炎性指标决定, 不宜以肺部实变完全吸 收和抗体转阴作为停药指征。

    非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 近年来 MP对大环内 酯类抗菌药物的耐药问题受到关注。研究显示, 四环素类 氟喹诺酮类 仍然保持着对 MP的强大抑菌活性 与临床疗效。 但使用此类药物时应进行风险/利益分析。

    混合感染的治疗 MP对呼吸道黏膜上皮完整 性的破坏可能为其他病原的继发感染创造条件。若有 合并其他病原微生物感染的证据 ,可选择联用其他抗菌药物 。对 RMMP患儿避免盲 目联合使用 其他抗菌药物。

    其他治疗

    皮质激素 普通 MPP无需 常规使用糖皮质激素。但对急性起病 发展迅速且病情严重的 MPP RMPP可考虑使用全身糖皮质激素。临床研究已证实了糖皮质激素在 RMMP治疗 中的有效性。多数研究采 短疗 ,甲 1 2 mg (kg·d) 疗程 35 d。也有研究采用冲击疗法取 良好 的效果 。有研 究发现 续高 热大 7 d CRP~ >11 0 mgL,白细胞分类 中性粒细胞 078 血清LDH >478 I UL 血清铁蛋白I >328 g L及肺 CT提示整 叶致密影,可能预示常规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不佳 。对MPP急性期患儿, 如有明显咳嗽 、喘息 胸部x 线显示肺部有明显炎性反应及肺不张 可应用吸人型糖 皮质激素, 疗程 l3周。

    丙种球蛋白 丙种球蛋白不 常规推荐用于普通 MPP的治疗 但如果合并 中枢神经系统病变 免疫性溶 血性贫血、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 自身免疫性疾病 ,可考虑应用丙种球蛋白,一般采用 1 g (kg·d)1 2 d

    儿科软式支气管镜术 支气管镜 已成为儿科 呼吸 疾病诊治中安全、 有效和不可缺少 的手段 。考虑到多数炎症性病变的可逆性及 支气管镜尤其是介入治疗的侵入损伤性, 该类患儿 的介 入治疗应严格掌握指征。术前应仔细评估 ,权衡利弊, 操作技术娴熟 中术后严密观察 时处理可能出现 的并发症。

    并发症的治疗 如患儿合并肺 内外并发症,给予相应对症治疗

  多数MPP患儿预后良好 而重症及 RMPP患儿可 遗留肺结构和/或功能损害,需进行长期随访。MPP 引起感染后闭塞性细支气管炎、 单侧透 明肺、闭塞性细 支气管炎伴机化性肺炎 肺纤维化等。MPP在急性期后 可出现反复呼吸道感染 慢性咳嗽及哮喘 。有其他 系统累及的 MPP患儿可能危及生命或遗留后遗症。

                                                              (文/尹振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