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小儿湿疹是一种好发于哺乳期婴儿头面部的一种常见的皮肤病,多见于1—3个月较胖的婴儿。本文简介有关小儿湿疹预防和治疗的几个问题。
小儿湿疹是一种常见的与变态反应有密切关系的皮肤病,往往存在家族性过敏体质的倾向。临床上以剧烈的瘙痒,多种形态的皮肤损害,常伴有渗出,反复发作以及急、慢性期重迭交替为其特点。小儿时期以婴儿湿疹最为常见,多见于1—3个月较胖的婴儿。约1%~3%婴幼儿患此病,其次是儿童湿疹。其中包括一小部分异位性皮炎的小儿。
1.小儿湿疹的临床特点?
起病大多在生后1~3个月,6个月以后逐渐减轻,1.5岁以后大多数患儿逐渐自愈。一部分患儿延至幼儿或儿童期。病情轻重不一,皮疹多见于头面部,如额部、双颊、头顶部,以后逐渐蔓延至颈、背、四肢,甚至可以泛发全身。起初时为散发或群集的小红丘疹或红斑,逐渐增多,并可见小水泡,黄白色鳞屑及痂皮,可有渗出、糜烂及继发感染。患儿烦躁不安,夜间哭闹,影响睡眠,常到处搔痒。由于湿疹的病变在表皮,愈后不留瘢痕。如果治疗不当,或在一定诱因下,可反复发作。一般多在2岁左右缓解或痊愈。
2.湿疹是否需要治疗?
有人常说小孩子长大了湿疹就会好的,所以不用去看医生。确实,随着患儿长大,免疫系统渐渐完善,部分湿疹会自动痊愈,然而这种说法仅仅适用于一些症状较轻,且没有继续发展趋势的急性患儿身上。而对于症状较严重的湿疹患儿,可能会发展为亚急性甚至是慢性湿疹,这给治疗带来了很大难度,还是应及时就医,并规范治疗。
3.小儿湿疹的常见原因?
常见的是由内外因素引起的一种过敏性皮肤炎症。病因较复杂,有时很难确定明确具体的病因。患儿往往由消化道摄入食物性变应原如鱼、虾、牛羊肉、鸡蛋等致敏因素,使体内发生变态反应。婴儿湿疹的高度发病率主要由于患儿皮肤角质层薄,毛细血管网丰富,以及内皮含水及氯化物较多,因而容易发生变态反应。此外,机械性摩擦如唾液和溢奶经常刺激,也是本病的诱发因素。护理不当如过多使用较强的碱性肥皂,过高营养,以及肠内异常发酵等也可引起本病。有些婴儿,尤其是新生儿时期,由于母体雌激素通过胎盘传给胎儿,以致新生儿皮脂增多,易致脂溢性湿疹。
4.湿疹要怎么治疗?
(1)局部治疗可用2%~3%硼酸溶液或生理盐水或1:20的皮肤康洗液等冷湿敷,每日2~3次,每次15~30分钟。氧化锌油或锌硼糊外用,每日2~3次。还可以外用苦豆子油搽剂等。湿疹严重,以上治疗效果不明显,可以选用激素类药膏如派瑞松。皮质激素软膏是主要外用药物,只要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有选择的、间断性应用是安全的。
(2)全身疗法
①
饮食管理避免喂哺过量的食物以保持正常消化。如疑牛奶过敏,可较久煮沸,使其蛋白变性,可以减少致敏物。如疑蛋白过敏,可单给蛋黄,或由少量蛋白开始,逐渐加量。②
瘙痒严重影响孩子睡眠时,可适当给予抗组胺药物 扑尔敏口服。③
近期,有学者进行的一项文献回顾发现,容易过敏的人群其机体中益生菌数量减少,提出适当地补充益生菌及益生元,可有助于缓解过敏症状,有益于提高小儿湿疹的治疗。
按照上述治疗原则,多能控制皮肤症状,无需口服或注射皮质激素。
5.湿疹患儿要如何护理?
对于小儿湿疹,精心的护理往往比治疗更为重要。
饮食方面,除了注意避免过敏原的摄入,可以准备清淡、易消化、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有助于改善过敏体质。
此外,当患儿皮损严重时,要尽量避免搔抓,以免感染,注意帮宝宝剪指甲,保持双手的清洁。平时尽可能给宝宝穿棉质的宽大衣服,避免衣物摩擦加重湿疹。
总之,小儿湿疹是临床常见的疾病之一,通过正确的护理和合理的治疗,都能够很快痊愈。
(文/尹振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