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危险因素

(2014-12-08 07:56:30)
标签:

医学

新生儿

先心病

危险因素

杂谈

分类: 新生儿

导读先天性心脏病危害大,做好预防很有必要,首先需要清楚其形成病因,以便提出针对性的预防措施,从而有效降低先心病的发病率。

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主要是由于胎儿时期心脏发育的障碍所引起,是小儿最常见的先天畸形,并发症较多,严重威胁小儿的生命,未经治疗的各种先心病婴儿中约60%于1岁内死亡。国外报道,活产儿先心病发病率为6~13‰,我国活产儿先心病发病率为8左右。目前先心病的确切病因尚不明了,多数学者认为,引起先心病的因素中,单纯环境因素和单纯遗传因素只占一小部分,而环境和遗传的交互作用(多基因遗传因素)则占90%。孕2~8周是胎儿心脏发育的关键时期,这期间存在的危险因素对胎儿心脏发育的影响更为重要。小儿先心病以室间隔缺损为主,其次为房间隔和动脉导管未闭。

先心病常见的危险因素有:先心病家族史、母亲孕早期上呼吸道感染、孕早期服用抗生素、孕前及孕早期糖尿病、孕早期被动吸烟等,可能与先心病发生有关。

先心病家族遗传史  先心病有一定程度的家族发病趋势,研究发现,因某个重要功能基因发生突变所致的先天畸形有一定的家族聚集性。兄弟姐妹同时患先心病、父母与子女同时患先心病的情况颇不少见,而且其疾病性质甚为近似。若母亲所生的第一胎患有先心病,第二胎患病的可能性为2%左右;若连续两胎皆为先心病者,再生的先心病儿可能增至10%。若母亲患有先心病,第二代患先病的危险性为10%。

病毒感染  先心病的发生可能与母亲孕早期的上呼吸道感染有关,其中风疹病毒是引起胎儿先心病的主要罪魁祸首。此外,流感、流行性腮腺炎、柯萨奇病毒、疱疹病毒等也往往是小儿先心病的作案者有研究显示,孕早期上呼吸道感染会使子代发生先心病的危险增加4倍。

药物 孕妇在妊娠早期 接触致畸药物,如锂、苯妥英钠或类固醇等都可导致胎儿先心病的患病率达到2%。孕早期服用红霉素类、安非他明类药物,也可能增加发生心血管畸形的危险。孕早期服用抗生素的新生儿发生先心病的风险是不服用抗生素的近7倍,提示孕妇早期应积极防治感染,谨慎合理用药,以减少先心病发病的概率。

射线  妊娠早期受到放射性物质X射线、同位素等过量照射。是新生儿患先心病的高风险因素之一。

孕妇患有糖尿病  母亲孕前及孕早期糖尿病会增加新生儿患先心病的发生率,妊娠前伴有糖尿病的母亲孕育先心病胎儿的比例是正常母亲的5倍,这可能与孕早期的高血糖水平引起母体血管病变,影响胎盘血液循环有关,从而导致先心病发生的危险增加。有研究显示,先心病病例,母亲孕前及孕早期糖尿病占14%,可见孕前孕早期糖尿病与先心病的发生关联性较强,如果妊娠早期病情控制稳定,则危险性下降。故孕母早期血糖监测血糖控制对预防子代先心病的发生非常重要。

不良嗜好  孕妇嗜好吞云吐雾或丈夫吸烟妻子被动吸烟,可使胎儿畸形或小儿先心病发生。新生儿先心病发病率,吸烟母亲所生新生儿是不吸烟母亲的二倍。夫妻酒后同房受孕,会使胎儿染色体发生异常,生下患酒精中毒症的婴儿,大多数伴有心脏血管异常。不良嗜好会增加后代患先心病的风险,且这一效应会随着暴露量的增大而增加。

先心病是影响儿童生长发育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导致先心病的因素很多,目前尚不完全清楚,需要多学科不断地深入研究,进一步明确其发病机理,提出针对性的预防措施,从而有效降低先心病的发病率。

                                           (文/尹振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