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医学药物副作用毒性作用有效治愈杂谈 |
分类: 其他 |
导读:简介药物说明书中有关副作用、毒性作用、慎用、禁用、有效、治愈的意义。
随着医学知识的普及,不少病人到药店购药回家自己应用,但对药物说明书的理解往往有些偏误,现将几个常见的误解问题做一解释,以便科学用药。
副作用≠毒性作用
副作用:是药物在治疗剂量时,与防治作用同时出现的和用药目的无关的作用。它可给病人带来不适或痛苦,但一般危害不大,可以恢复。由于副作用是药物固有的药理作用,经常伴随药物的治疗作用而产生,是可以预知的,有些副作用是可以设法防治。
而毒性作用则不同。毒性作用几乎所有的药物都有,“是药三分毒”。药物的毒性作用绝大多数是由于用药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久或机体对某些药物特别敏感时所发生的对机体有损害甚至危及生命的反应。毒性反应一般是药物作用的加重,故也是可以预防的。因此,用药时,必须掌握药物的剂量、用法及疗程,以免发生毒性反应。
慎用≠禁用
慎用是指谨慎使用,并非绝对不能用,若必须使用,应及时观察用药后的反应或做一定的检查,一旦出现问题及时停药。而禁用的意思很明确,即绝对禁止使用。如青霉素过敏者禁用青霉素,有的药物能影响胚胎的正常发育而形成畸胎,故妊娠3个月内禁用可致畸的药物,吗啡有明显的抑制呼吸中枢的作用,故对支气管哮喘、肺心病、新生儿禁用等。
有效≠治愈
有的病人看到广告或药物说明说某药对某病有效率达90%,便误认为90%的患者都能治好。其实,这里所谓有效,仅表明有所作用。对药物的疗效,临床上多采取治愈、显效、有效、无效四项统计,每项都有具体的标准。有效率是前三项的总和占总病例的百分比,包括对病情有所改善但没治愈的患者。例如,治愈10%,显效20%,有效60%,总有效率就是90%。这往往产生误导。
药物是治疗疾病的重要武器,病人在选择用药时,为了安全起见除了认真看看说明书,必要时还是咨询一下医生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