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发热是小儿感冒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应给予恰当处理,
发热是小儿感冒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发热尤其是高热,往往引起小儿家长的高度关注,甚至引起恐慌。因此,有必要对小儿感冒发热应该如何处理的问题,做以介绍。
1、感冒后为什么会发热?
发热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反应,病毒、细菌等侵入人机体后,机体的免疫应答会释放内生性致热原,它们会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使人体出现发热症状。
正常人的腋表体温平均为36.8℃,当腋窝温度在37.3℃以上,且一昼夜波动在1℃以上时,可以认为是发热。发热按程度分为:
低热37.4℃~38℃
中等度发热38.1℃~39℃
高热39.1℃~41℃
超高热41℃以上。
儿童的机体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所以一旦有打喷嚏、流鼻涕、咳嗽等感冒症状后,极易出现发热的情况,家长应提早治疗,避免出现严重的后果。
2、治疗小儿感冒发热的常见问题及原因?
⑴ 常见问题
高热持续不退
退了一点,但还是发热
退下去又发热
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虚脱等。
⑵ 原因
虽然病毒与细菌是引起感冒发热的“罪魁祸首”,但均不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内生性致热原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使体温升高。
现有的治疗方法主要是针对两个方面:一方面选择直接作用于体温中枢的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另一方面选择抗病毒,抗细菌药物,如新博林、青霉素等。所以,现有治疗方案中没有有效针对内生致热原的药物,导致内生致热原在体内滞留,不断作用于体温中枢,引起高热不退,退了一点还发热,退下去又发热等症状。
3、怎样合理选择治疗感冒发热的药物?
选择安全性更好,更适于儿童应用的解热镇痛药。解热镇痛药
针对普通感冒患者的发热、咽痛、和全身酸痛等症状。该类药物包括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
注意:诊断不明者应慎用解热镇痛药以免掩盖病情而影响诊断,过量使用解热镇痛药会损伤肝脏和消化道黏膜。
建议:对于体温≥38.5℃和(或)出现明显不适时,可使用退热药物治疗。阿司匹林即乙酰水杨酸,其解热镇痛作用强而迅速,同时还具有抗炎、抗风湿抗血栓形成的作用。但其可引起胃肠道不良反应,甚至可引起胃溃疡和胃出血等严重不良反应。目前普通感冒发热已不使用。世界卫生组织主张对小儿感冒发热不应用阿司匹林。尼美舒利副作用大也不推荐应用。一般应用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对于低热可服用牛磺酸或物理降温。
(文/尹振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