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警惕小儿病毒性心肌炎

(2012-10-23 08:00:04)
标签:

医学

小儿

病毒性

心肌炎

杂谈

分类: 呼吸循环

     核心提示近年来病毒性心肌炎日渐多见,大部分预后良好,但要注意临床早期诊断和治疗。

    近年来病毒性心肌炎日渐多见。最常见的一种是柯萨奇肠道病毒,其他一些能引起呼吸道和肠道疾病的病毒,也能引起病毒性心肌炎。小儿急性传染病如麻疹、水痘、风疹、腮腺炎、脊髓灰质炎、肝炎等常可并发心肌炎。其他病毒感染,如流感病毒、带状疱疹病毒、腺病毒、巨细胞病毒等,也可引起心肌炎。

    腹泻是小儿常见的疾病,不少腹泻是由病毒引起的,如轮状病毒肠炎时心肌损害的发生率可高达50%70%,且年龄越小心肌损害的发生率越高。因此,当孩子有腹泻,同时存在面色苍白、精神萎靡或烦躁不安、脉搏过快等征象时,应及时就医进行检查,以免延误诊断和治疗。

    留意心肌炎的信号

大多数宝宝在心肌炎发病前的12周常有感冒等呼吸道感染史,常见症状有明显乏力、苍白、多汗、心悸、气短、胸闷、头晕、心前区疼、手足凉、肌肉痛等,去医院检查就会发现心脏扩大,心音低钝或心律不齐等体征。医生往往会给患儿做心肌酶和心电图检查,发现异常以早期明确心肌炎的诊断。个别患病的宝宝会以心源性休克或心脑综合征(心脏病变中有脑部症状)起病,以急剧腹痛起病时常被误诊为急腹症。

    心肌炎会影响今后健康吗?

对患病毒性心肌炎的孩子,只要及时诊断和治疗,大部分是可以痊愈的,不会影响今后的健康。但如果发病年龄较小,尤其是新生儿死亡率高,通常治疗不及时或未撤底治疗好,常会复发,甚至发展成迁延性心肌炎或心肌病,到那时要恢复正常就非常困难了,而且会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

    正确鉴别早搏 
    
心脏早搏是病毒性心肌的表现形式之一,多数孩子无不适,做心电图检查才被证实。若孩子情况良好,心脏没有扩大,心脏功能也正常,可以暂时不予药物治疗,早搏会慢慢减少和消失,但必须注意儿童的休息和营养。

在临床上,经常可以见到偶发性,甚至频发性早搏,应与心肌炎引起的早搏鉴别。符合下列情况者属良性早搏:无心脏病史,常偶然发现;宝宝无自觉症状,活动如常,心脏不大,无器质性杂音;早搏在夜间及休息时多,活动后心率增快,早搏明显减少或消失。

    及时进行治疗

 卧床休息  宝宝应卧床休息以减轻心脏负担及减少耗氧量。心脏扩大及并发心力衰竭者应延长卧床休息至少36月,至症状消失、心电图稳定为止。病情好转或心脏缩小后可活动,以后逐渐增加活动量。

控制感染  有呼吸道感染早期给予病毒唑抗病毒治疗,是本病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若疑似有细菌感染,应给予抗生素治疗。

镇静处理  宝宝烦躁不安、心前区痛、腹痛,必须及时对症处理。可用解痛镇痛剂,如苯巴比妥、阿司匹林、可待因等,必要时会注射吗啡。

增进心肌营养,促进心肌恢复  病毒性心肌炎人急性期,可给予大剂量维生素C,辅酶Q10等。大剂量维生素C可明显保护心肌不受自由基损害,并可提高机体的抗病毒能力。

肾上腺皮质激素  目前尽管对激素应用尚有争议,但重症患者多主张早期、足量、短程使用激素,症状缓解后逐渐减量。激素可以减轻心肌的炎症反应,减少心肌瘢痕的形成,改善患者的一般状况和心肌微循环。常用药物如强的松、地塞米松、甲强龙等。

                              (文/尹振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