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冷暖变更,警惕心肌炎

(2013-03-06 11:16:37)
标签:

医学

小儿

心肌炎

诊治

杂谈

分类: 呼吸循环

 

                                 冷暖变更,警惕心肌炎

/子衿  采访咨询/尹振尧教授   编辑/张琳  设计/小杰

变化无常的天气正是病毒入侵人体的大好时机,尤其是宝宝,他们的抵抗力相对较弱,很容易受到病毒的侵袭。如果病毒入侵心脏,就会通过多种方式攻击心脏的心肌细胞,便很容易引发病毒性心肌炎,而这种心肌炎,近年来日渐多见。

   找出心肌炎的元凶

引起病毒性心肌炎的元凶就是病毒,最常见的一种是柯萨奇肠道病毒,其他一些能引起呼吸道和肠道疾病的病毒,也能引起病毒性心肌炎。小儿急性传染病如麻疹、水痘、风疹、腮腺炎、脊髓灰质炎、肝炎等常可并发心肌炎。其他病毒感染,如流感病毒、带状疱疹病毒、腺病毒、巨细胞病毒等,也可引起心肌炎。

Tips  小儿腹泻慎防心肌炎

腹泻是小儿常见的疾病,不少腹泻是由病毒引起的,如轮状病毒肠炎时心肌损害的发生率高达50%70%,且年龄越小心肌损害的发生率越高。因此,当孩子有腹泻,同时存在面色苍白、精神萎靡或烦躁不安、脉搏过快等征象时,应及时就医进行检查,以免延误诊断和治疗。

   留意心肌炎的信号

大多数宝宝在心肌炎发病前的12周常有感冒等呼吸道感染史,常见症状有明显乏力、苍白、多汗、心悸、气短、胸闷、头晕、心前区疼、手足凉、肌肉痛等,去医院检查就会发现心脏扩大,心音低钝或心律不齐等体征。个别患病的宝宝会以心源性休克或心脑综合征(心脏病变中有脑部症状)起病,以急剧腹痛起病时常被误诊为急腹症。

    不同时期的表现各有不同:

    急性期  新发病,临床症状明显而多变,病程多在6 个月内。

恢复期  临床症状和心电图改变逐渐好转,但尚未痊愈,病程一般在6个月以上。

    慢性期  临床症状、心电图及X线检查均表明病情反复或迁延不愈,实验室检查表明病情有活动表现者,病程多在1 年以上。

后遗症期 患心肌炎已久,临床已无明显症状,但还有心电图异常,如房室或束支传导阻滞、过早搏动或交界性心律等。

妈宝提问  孩子患了心肌炎会影响今后健康吗?

对患病毒性心肌炎的孩子,只要及时诊断和治疗,大部分是可以痊愈的,不会影响今后的健康。但如果发病年龄较小,尤其是新生儿死亡率高,通常治疗不及时或未撤底治疗好,常会复发,甚至发展成迁延性心肌炎或心肌病,到那时要恢复正常就非常困难了,而且会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

   正确鉴别早搏
   
心脏早搏是病毒性心肌的表现形式之一,多数孩子无不适,做心电图检查才被证实。若孩子情况良好,心脏没有扩大,心脏功能也正常,可以暂时不予药物治疗,早搏会慢慢减少和消失,但必须注意儿童的休息和营养。

在临床上,经常可以见到偶发性,甚至频发性早搏,应与心肌炎引起的早搏鉴别。符合下列情况者属良性早搏:无心脏病史,常偶然发现;宝宝无自觉症状,活动如常,心脏不大,无器质性杂音;早搏在夜间及休息时多,活动后心率增快,早搏明显减少或消失。

    及时进行治疗

卧床休息  宝宝应卧床休息以减轻心脏负担及减少耗氧量。心脏扩大及并发心力衰竭者应延长卧床休息至少36月,至症状消失、心电图稳定为止。病情好转或心脏缩小后可活动,以后逐渐增加活动量。

控制感染  有呼吸道感染早期给予病毒唑抗病毒治疗,是本病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若疑似有细菌感染,应给予抗生素治疗。

镇静处理  宝宝烦躁不安、心前区痛、腹痛,必须及时对症处理。可用解痛镇痛剂,如苯巴比妥、阿司匹林、可待因等,必要时会注射吗啡。

增进心肌营养,促进心肌恢复  病毒性心肌炎人急性期,可给予大剂量维生素C,辅酶Q10等。大剂量维生素C可明显保护心肌不受自由基损害,并可提高肌体的抗病毒能力。

肾上腺皮质激素  目前尽管对激素应用尚有争议,但重症患者多主张早期、足量、短程使用激素,症状缓解后逐渐减量。激素可以减轻心肌的炎症反应,减少心肌瘢痕的形成,改善患者的一般状况,和心肌微循环。常用药物如强的松、地塞米松、甲强龙等。

妈宝提问:中医能治疗心肌炎吗?

虽然有人认为中医药治疗心肌炎有较好的效果,常用的有炙甘草汤加减,如炙甘草、丹参、黄芪、麦冬、党参、茯苓煎汤,每日1剂。对年龄较大的儿童可以试用,但婴幼儿由于服药困难,一般少用。而临床上常用的是中药针剂如参麦注射液、黄芪注射液等加入葡萄糖液中静脉点滴。

   恢复期饮食最重要
    
心肌炎的病因多为病毒,没有特效治疗。恢复期在家中特别要注意宝宝的饮食,心肌的成分主要是肌蛋白,为了增强心肌的力量应给宝宝足够的蛋白质。

1.足够的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是人体的能源,心肌的活动更离不开这一能源,而且它在胃内容易消化,停留的时间不长,有助于减轻心脏负担。

2.防止对心脏压迫

应多吃蔬菜、水果等有植物纤维的食物,促进心肌的复原。忌用香料等刺激性食品,保持大便通畅,减少胀气,这样就可防止对心脏的压迫,减轻其负担。避免心脏受压的另一办法是少食多餐。数量少、餐次多的软饭或半流质饮食,可避免胃部扩张、横膈上升、呼吸困难、压迫心脏。当然,暴饮暴食是绝对不允许的。

3.远离易胀气的食物
     
容易产生胀气或易发酵的食物也是不可取的,如葱、蒜、干豆类、圆白菜、红薯、生萝卜、生洋葱、汽水等。淀粉和糖多的食物在肠内容易发酵、产气,也不适合疾病恢复期的宝宝。

4.减少食盐摄入
   
由于此时宝宝容易发生水钠潴留,所以饮食中应严格限制食盐的摄入量。限制食盐可以预防及治疗水肿,减少体内潴留的水分。

   配合医生做好治疗

宝宝患了心肌炎,家长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1.不要产生过重的精神压力,要帮助宝宝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

2.一般病毒性心肌炎在医院治疗的时间大约为3周,然后就可以在家治疗和护理了。由于病毒对心脏损害的特殊性,其恢复期要长于病毒对其他脏器的损害,一般为3个月到半年。

3.如果宝宝身体情况允许,可以去上幼儿园,但是注意不要过于劳累,并且适当限制体力活动,而且要定期到医院复查。一旦发现幼儿园其他孩子有外感症状,要及时将宝宝带回家,以免诱发二次感染。

说明:本文发表在《妈妈宝宝》杂志 2012.09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