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医学小儿心肌炎诊治杂谈 |
分类: 呼吸循环 |
文/子衿
变化无常的天气正是病毒入侵人体的大好时机,尤其是宝宝,他们的抵抗力相对较弱,很容易受到病毒的侵袭。如果病毒入侵心脏,就会通过多种方式攻击心脏的心肌细胞,便很容易引发病毒性心肌炎,而这种心肌炎,近年来日渐多见。
引起病毒性心肌炎的元凶就是病毒,最常见的一种是柯萨奇肠道病毒,其他一些能引起呼吸道和肠道疾病的病毒,也能引起病毒性心肌炎。小儿急性传染病如麻疹、水痘、风疹、腮腺炎、脊髓灰质炎、肝炎等常可并发心肌炎。其他病毒感染,如流感病毒、带状疱疹病毒、腺病毒、巨细胞病毒等,也可引起心肌炎。
Tips
腹泻是小儿常见的疾病,不少腹泻是由病毒引起的,如轮状病毒肠炎时心肌损害的发生率高达50%~70%,且年龄越小心肌损害的发生率越高。因此,当孩子有腹泻,同时存在面色苍白、精神萎靡或烦躁不安、脉搏过快等征象时,应及时就医进行检查,以免延误诊断和治疗。
大多数宝宝在心肌炎发病前的1~2周常有感冒等呼吸道感染史,常见症状有明显乏力、苍白、多汗、心悸、气短、胸闷、头晕、心前区疼、手足凉、肌肉痛等,去医院检查就会发现心脏扩大,心音低钝或心律不齐等体征。个别患病的宝宝会以心源性休克或心脑综合征(心脏病变中有脑部症状)起病,以急剧腹痛起病时常被误诊为急腹症。
恢复期
后遗症期 患心肌炎已久,临床已无明显症状,但还有心电图异常,如房室或束支传导阻滞、过早搏动或交界性心律等。
妈宝提问
对患病毒性心肌炎的孩子,只要及时诊断和治疗,大部分是可以痊愈的,不会影响今后的健康。但如果发病年龄较小,尤其是新生儿死亡率高,通常治疗不及时或未撤底治疗好,常会复发,甚至发展成迁延性心肌炎或心肌病,到那时要恢复正常就非常困难了,而且会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
在临床上,经常可以见到偶发性,甚至频发性早搏,应与心肌炎引起的早搏鉴别。符合下列情况者属良性早搏:无心脏病史,常偶然发现;宝宝无自觉症状,活动如常,心脏不大,无器质性杂音;早搏在夜间及休息时多,活动后心率增快,早搏明显减少或消失。
卧床休息
控制感染
镇静处理
增进心肌营养,促进心肌恢复
肾上腺皮质激素
妈宝提问:中医能治疗心肌炎吗?
虽然有人认为中医药治疗心肌炎有较好的效果,常用的有炙甘草汤加减,如炙甘草、丹参、黄芪、麦冬、党参、茯苓煎汤,每日1剂。对年龄较大的儿童可以试用,但婴幼儿由于服药困难,一般少用。而临床上常用的是中药针剂如参麦注射液、黄芪注射液等加入葡萄糖液中静脉点滴。
1.足够的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是人体的“能源”,心肌的活动更离不开这一能源,而且它在胃内容易消化,停留的时间不长,有助于减轻心脏负担。
2.防止对心脏压迫
应多吃蔬菜、水果等有植物纤维的食物,促进心肌的复原。忌用香料等刺激性食品,保持大便通畅,减少胀气,这样就可防止对心脏的压迫,减轻其负担。避免心脏受压的另一办法是少食多餐。数量少、餐次多的软饭或半流质饮食,可避免胃部扩张、横膈上升、呼吸困难、压迫心脏。当然,暴饮暴食是绝对不允许的。
3.远离易胀气的食物
4.减少食盐摄入
宝宝患了心肌炎,家长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1.不要产生过重的精神压力,要帮助宝宝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
2.一般病毒性心肌炎在医院治疗的时间大约为3周,然后就可以在家治疗和护理了。由于病毒对心脏损害的特殊性,其恢复期要长于病毒对其他脏器的损害,一般为3个月到半年。
3.如果宝宝身体情况允许,可以去上幼儿园,但是注意不要过于劳累,并且适当限制体力活动,而且要定期到医院复查。一旦发现幼儿园其他孩子有外感症状,要及时将宝宝带回家,以免诱发二次感染。
说明:本文发表在《妈妈宝宝》杂志 20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