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诊断和治疗

(2012-02-12 13:44:29)
标签:

医学

胎儿

新生儿

肺发育

肺表面活性物质

诊治

杂谈

分类: 新生儿

核心提示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是因肺表面活性物质不足所致,病情重,预后差,应积极处理。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又称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是指出生后不久即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青紫呼气性呻吟吸气性三凹征和呼吸衰竭。主要见于早产儿,由于肺发育不成熟,产生或释放肺泡表面活性物质(PS)不足,导致的肺不张。其组织切片镜检可见肺泡和细支气管壁上附有嗜伊红膜,故病理上又称新生儿肺透明膜病。近年来,由于围产期监护的改进,预防工作及辅助呼吸等方面的进展,本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有明显下降。病死率从60%下降为20%左右。存活者往往胎儿发育正常。

PS缺乏的原因有小于35周的早产儿肺发育不成熟,PS生成不足,易发生呼吸窘迫综合征。缺氧酸中毒低温亦能抑制早产儿生后PS的合成。糖尿病孕妇的胎儿胰岛细胞增生,因胰岛素具有拮抗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作用,延迟胎肺的成熟。剖宫产缺乏正常子宫收缩,刺激肾上腺皮质激素增加,促进肺成熟,PS相对较少。通气失常,影响PS的合成。肺部感染,肺泡遭破坏,PS产量减少。

诊断

多见胎龄不足38周的新生儿。

出生12小时后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鼻翼扇动呻吟等,但很少在出生12小时后发病。

出生后3小时行X线检查,两肺有细小颗粒状阴影,最后两肺均不透明变白伴有黑色支气管充气征。

胃液震荡试验阴性。

血气分析有不同程度的低氧血症和酸中毒。

鉴别诊断

B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 如孕妇有羊膜早破或孕娠后期的感染史,需考虑有感染的可能,及时采血培养,明确诊断。

湿肺多见于足月儿,症状轻,病程短,预后好,X线表现不同。

颅内出血 缺氧引起的颅内出血多见于早产儿,颅脑BCT检查可作出颅内出血的诊断。

治疗

不论临床拟诊或确诊病例均应积极处理,力争度过3天,存活有望。主要有:

护理 重症监护管理

供氧和机械呼吸

肺表面活性物质替代疗法

恢复期动脉导管未闭的治疗

抗生素治疗

纠正酸中毒和电解质紊乱

预防

主要是做好孕妇保健,避免早产。促进胎肺发育,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和PS等。

                                      (文/尹振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新生儿湿肺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