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医学小儿心脏神经症心肌炎杂谈 |
分类: 呼吸循环 |
核心提示:心脏神经症,已成为儿科临床上的一种常见病。但迄今为止不少儿科医生对本病缺乏认识,易误诊为病毒性心肌炎,应该引起注意。
小儿心脏神经症也称心脏神经官能症、心血管神经官能症和劳力综合症等。本病是一种由于神经功能紊乱而引起的以循环系统功能失调为主的疾病。常伴有其他神经症状,实质上是神经官能症的一种特殊类型。虽然此病临床上以青壮年多,但在儿科并不少见。近年来由于独生子女不断增多等种种原因,小儿心脏神经症的发病率明显增高,已成为儿科临床上的一种常见病。但迄今为止不少儿科医生对本病缺乏认识,诊断名称较为混乱,误诊病例屡见不鲜。
心脏神经症临床表现:本病临床症状繁多易变,但缺乏阳性体征。呼吸困难,胸闷、憋气、心慌、心前区疼痛等,多与劳累无关。多数小儿有头昏、头晕、头痛、焦虑、易激怒、失眠、多梦等。部分小儿还可以有低热、多汗、面颊潮红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表现。
心脏神经症的诊断:⑴、患儿有较多心血管功能失调的症状,其中以心悸、胸痛、乏力最为常见。这些症状的出现和加重,与体力活动并无密切关系,而与精神紧张、情绪不稳定有关。⑵、常同时存在神经功能症(包括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表现。⑶、与症状繁多相反,常缺乏有意义的阳性体征。⑷、经全面、系统的心血管方面的实验室检查未发现器质性心脏病及其他疾病的证据。
心脏神经症可与器质性心脏病同时存在,或在器质性心脏病的基础上发生,在此情况下诊断较为困难。主要与以下疾病鉴别:⑴、心肌炎
心脏神经症的防治:心脏神经症虽然不是一种器质性心脏病,但也属于病态,有时会影响患儿的正常生活和学习,家长有时也很紧张,担心孩子患有心脏病。
临床医生首先要认真询问病史,全面进行体格检查,做一些相关的化验,排除器质性心脏病。争取治疗合作,注意患儿的心理治疗。一般来说,适当调节生活学习节奏、增加户外活动、加强体育锻炼、减少心理压力、保持心情舒畅等对本病的治疗十分重要。对症状明显,家长十分紧张的可以服用安定一类镇静药物、β-受体阻滞剂和营养调节药物。本病主要是对症治疗,改善减轻患者的不适症状。
说明:本病是小儿时期神经相关性常见的心血管功能性疾病之三,其他疾病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