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初年的大事件——《迎銮图》背后的历史故事

标签:
吳啟雷老師講書畫吳啟雷宋史文化丹青 |
http://s7/mw690/6cbcd20fgd536b7b521f6&690
南宋初年的大事件——《迎銮图》背后的历史故事
提要:
《迎銮图》,又名《人物故事图卷》,现藏于上海博物馆。横142.2厘米,纵26.7厘米。
正文:
中国传统的人物绘画,大多基于这么几个题材:典故、宗教、侍女以及历史。南宋佚名作家所作的《迎銮图》是一幅以描绘历史事件为选材的作品。这幅现藏于上海博物馆的作品,表现了南宋抗金战争中的一件重要历史事件——韦后南归。
韦后是南宋第一位皇帝赵构的生母,也是宋徽宗众多宫女中的不起眼的一个。有的史书记载韦氏是开封人,但是韦氏真实籍贯应该是浙江,北宋时期的越州会稽人。这是一个人杰地灵的地方,两晋之间的王羲之便是在会稽兰亭创作了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韦氏出身低贱,她在入宫做宫女之前,曾经和亲姐姐一起在宰相苏颂府上做侍婢。侍婢是古人的说法,用现代汉语说就是仆人。然而,宋时侍女在主人家里除了要完成一定的家务和体力劳动外,主人也往往占有她们的肉体。韦氏有一定姿色,因此,苏颂安排韦氏侍寝。然而史书记载,韦氏侍寝之时非常紧张,“通夕遗溺不已”。韦氏可能是因为第一次遭遇男女之事而过于紧张的缘故,小便失禁不止。这让苏颂很无奈,也就放弃了对韦氏占有的想法。此后,其姐姐出家为尼,韦氏跟随姐姐来到开封进入皇宫。
韦氏进入皇宫的时间是在宋哲宗时期,宋哲宗从宫女中选出20名处女分赐诸王,韦氏因为这个原因得以进入了时为端王的赵佶端王府。按照《建炎以来纪年要录》记载,韦氏出生于宋神宗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十月二十五日,论年龄比徽宗大两岁。此后,韦氏生下了宋徽宗赵佶的第九子,康王赵构。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靖康之变”时,身居开封皇宫内的韦氏被金军俘虏北上。此后,从1127年到1142年这十多年的时间中,韦氏被迫改嫁与女真贵族并养育有两个孩子。
宋金绍兴十二年和议以后,按照宋金达成的协议,金人将归还宋徽宗和宋徽宗皇后郑皇后的棺椁,此外,赵构的生母韦后也一并归还。此时的韦后还没有去世,得以生还南宋。应该说,韦后在经历如此人生遭遇之后,能够再次见到自己的儿子赵构,这对于她自己和赵构来说,都是件幸运的事情。可实际上,韦后的归来反倒震动了南宋朝廷,使得国家北复中原就此无望了。
韦后在北方与金人贵族育有两子,长期与金人贵族的生活,加之此前她在徽宗朝后宫的被冷遇,使得韦后对金人有一种独特的感情。金人对她还不错,而徽宗对她真是不屑一顾。这样扭曲的心态下,韦后倾向于在高宗面前谈对北方的和议,而非战争。每年,韦后都会以个人名义将大量的钱财送到北方给自己的女真丈夫和孩子。不容置疑,韦后对金人特殊的情感确实对高宗和宋廷对北战、和的态度有一定影响。此外,韦后在金朝再婚并有孩子的情况是无论如何不能让朝廷得知的。这毕竟有关国家的脸面。所以,韦后回归之后,变本加厉地残酷对待那些知道哪怕一点点她在金朝经历的人。赵构有一个妹妹柔福帝姬,早在韦后之前,从北方逃回到南宋来,受到了高宗皇帝的礼遇。但是因为高宗与这个妹妹从小就不熟悉,也难判断真伪,高宗所依据的就是那些从小见过这位帝姬的老宫人的陈述。此后,高宗给这位妹妹安了家,招了个驸马。一家人生活得甜蜜美满。但是韦后回来之后,因为她担心柔福帝姬将自己在北国的经历告诉别人,便诬陷柔福帝姬是人伪装的。高宗当然相信自己妈妈的话,于是原本幸福的家庭便彻底破散。若柔福帝姬是伪装的,那遭到朝廷惩罚也是罪有应得。可那驸马真是无辜受害,很是可怜。
读到这里,各位读者可能对这幅作品背后的这段不为人知的南宋历史感到毛骨悚然。一位老妇人竟然有这么大的呼风唤雨的能力,甚至影响了宋廷对北方敌国的战争与和平。
《迎銮图》作品所表现的正是韦后和徽宗、郑后棺椁回归时的盛况。画面左侧16人抬的肩舆中所坐的就是韦后,肩舆前方,走在人群前方骑马者是南宋太尉曹勋。曹勋是高宗派往北方迎接韦后的官员;画面右侧骑马居中者是韦后的弟弟安乐郡王韦渊。想必眼下姐姐归来,他这个做弟弟的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作品反映了皇家事件的盛况,不论是从排场上,还是从路旁夹道驻足观看的百姓身上,我们都能感到皇家盛事的庄严。
然而,我们的故事到此还不算结束。韦渊接到姐姐韦后之后,大家一起朝临安城走去。终于,他们在城外遇到了高宗皇帝亲自率领的朝中文武百官的迎接。高宗伫立在路旁,久久迎候,终于看到了久违的母亲。
韦后也很激动,看到自己的儿子当了皇帝,那种无上的自豪油然生于心底。想起自己当年在徽宗朝的不名一文,心中更是颇为感慨。眼下百官逢迎,母仪天下,让她感到无比风光。结果,这一激动,韦后就给了自己儿子赵构一个难堪。当高宗满是笑脸地跟母亲介绍身边大小臣工,这是谁,那是谁的时候,韦后认识了让他就为的韩世忠。韦后打量了这位英勇的武将好久,然后感慨地说:“我在金国,就听说过韩将军的威名啊。”这本是一句无关紧要的话,可韦后接过来又说了一句:“我在金国还听说过更厉害的‘大小眼将军’,怎么?他今天没来迎接我吗?”
“大小眼将军”就是抗金名将岳飞。岳飞在一年前被宋廷冤杀。韦后当然是不知道这个情况的。只不过,韦后这有口无心地一句,着实给高宗一个响亮的耳光。这话让高宗无所适从,只有自嘲地说岳飞因为谋反已经被杀了。韦后很聪明,知道这事儿背后有蹊跷,就没再多说下去。
《迎銮图》以前被很多人认为是北宋人物画家李公麟的作品,但是后经过考证将这幅作品归入佚名画家名下。南宋史籍也明确记载了这幅作品的存在,并定名为《迎銮图》。就这样,《迎銮图》的身份为大家确认。今天大家还可以在上海博物馆,看到这幅作品,身临其境地感受作品所描绘的这里历史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