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书法没必要甚至不能从欧阳询、颜真卿等楷书学起

(2020-08-29 17:27:17)
标签:

书法

楷书

草书

分类: 分析论述
书法没必要甚至不能从欧阳询、颜真卿等楷书学起


习练书法,总有人说要从楷书开始。所谓楷书,现在一般仅指唐朝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元朝赵孟頫的楷书。然而,从小学开始,我练了近10年欧阳询、颜真卿楷书,就没能把字写好过。
若干年前,有机会仔细研究了文字发展史、书法史、美学和心理学,才发现一开始就学习欧阳询、颜真卿唐朝楷书,非但不是必须的,还是有问题的。
一、 没必要从唐朝楷书入手
王羲之(303年—361年,一作321年—379年),东晋书法家;
欧阳询(557年-641年),唐朝书法家,楷书四大家之一;
颜真卿(709年-784年8月23日),唐朝书法家,楷书四大家之一;
柳公权(778年-865年),唐朝书法家,楷书四大家之一;
赵孟頫(1254-1322),元朝书法家,楷书四大家之一。
王羲之比楷书四大家早出生了至少200多年,早死了至少200多年,根本就没机会见到唐朝楷书和元朝楷书,却被世人称为书圣。可见,学书法或者说写好字,真没必要从学练唐朝楷书着手。
二、 不能从唐朝楷书入手
王羲之被世人称为书圣,而唐朝楷书成熟后,许多人认为再无他人超越王羲之。当然,这种说法本人觉得有问题,但王羲之被公认为书圣是事实。根据今天的现实,大多数人学习书法都学过唐朝楷书。唐朝之后可能也有许多人学唐朝楷书,唐朝楷书影响太大了,科举考试需要用楷书,后人没学习过的可能性比较小。这就不难得出另一结论,学习了唐朝楷书,就不再有机会把书法写到达到甚至超越书圣王羲之的水平。当然这说得有些绝对,但大体来说没错。
通过欧阳询等人笔法和王羲之的笔法比较发现,唐朝楷书的问题在于,过规整细致,会束缚人的书法思维和笔法施展。此外,也因其规整苛刻的严谨,非常不适合某些人。所以部分人,就不能从唐朝楷书入手学习书法,否则越学越死。
三、没必要从楷书入手
我们稍微分析可以发现,写好字主要涉及四个方面:
1.  身、肩、臂、手对笔的灵活把控;
2.  对文字的了解熟悉;
3.  对各种笔墨纸的适应;
4.  对美的感受与展现。
书法界多认为,最高境界的书法是草书。书法界还有观点认为,欲求其中必学其上。所以,如果不是小学生,学习书法,没必要非从楷书入手。成年人学习书法,完全可以直接学习行书、草书。只要习练了身、肩、臂、手的对笔把控,习练了对笔墨纸的适应,不停探索美的感受与展现,就能写好字,可能效率还更高。当然,开始稍稍学学楷书不见得是坏事,但肯定没必要非写好了楷书再写行书,再写草书。
注意,小学生和成人不同,确实要先学楷书,然后再学其他书法。小学生之所以需要先学楷书,是因为他们要通过写字完成作业,要进行交流文字所表达的意思。他们还不熟悉甚至不认识大量汉字,草书不容易辨识,不便于日常交流,行书也笔画不完全清晰规范,不利于交流。小学生学书法的实用性,大于娱乐性。但是,如果不是学写字,是学书法,要想字写得美,仅是从美的角度考虑,小学生也可以从书、书入手,没必要先学楷书。笔者认识有这样的后来大学学书法专业的学生。
四、临摹不是必须的
小孩学写字,必须照葫芦画瓢,需要临摹,因为他们还不会写字,不认识字。但已经会写汉字的成年人要想写好字,临摹就不是必须的,尤其不是必须临摹到一模一样。
人有一种本能,做一件事反复次数多了,就能做好,反复次数多到一定程度,就能做得非常好,不是非学习他人不可。
本人扔下书法多年,近日右手拿起毛笔,就很少临摹古人书法。除写小楷时临摹一下他人楷书,其他只是偶然临摹几下他人字帖。但用毛笔做笔记,字完全随意写。一个多月下来,就也能写出不错的字。若再继续写三五年,估计就能写得非常好了。
在中西方方便交流之前,大量中国人没见过西方绘画,大量西方人也没见过中国绘画,东西方各自画各自的,最后都画出了各自伟大的绘画作品,就是因为没有学习对方的东西。不学习别人的东西,自己完全可以摸索出独特的成功之路。
我推测王羲之写到后来,反复尝试探索是重点,而不是临摹他人碑帖。王羲之到一定阶段后,已超了所有前人,没有了比他好的碑帖可以拿来临摹。我估计王羲之到后来,是从生活中探寻美,然后琢磨怎么融入到书法里去。
其实古人多没有机会临摹他人书法精品,就是著名石碑的碑拓,能得到也是如获至宝。我认为,除赵孟頫这种皇族的人,多数大书法家偶会临摹名帖,已经是不得了了,基本都是不临名帖的。他们都是自己摸索着写出来的,他们多数人没机会临名帖,看名碑。
五、适度临摹的好处
临摹虽然不是必须的,但也有好处。临摹可以迅速走进所临摹作品的笔法风格。尤其是在愿意使用某一些写法,而自己完全不了解掌握这些写法的情况下,临摹就是高效提高的一个途径。
完全不会写字的人,和完全不了解某一类书法写法的人,如果想快速入门,最好先临摹一下相关作品。这可以迅速了解掌握一种笔法的运用。
注意,临摹要适度。一个字贴不宜反复不停地临摹。临摹几个月没问题,持续临摹两三年,就时间太长了。反复不停地临摹会束缚自己的思维,最后可能难以从中脱离出来继续提升。临摹到可以掌握其一定技法后,就要自己写,就不要再临摹。如果还临摹,一定改变临摹方式。所以,除想写得一模一样外,只是想写好字,临摹体会到一定程度,就该放弃,就该自己摸索。自己摸索一段后,才可再回去临摹,换换感觉。再回临摹时,感觉超爽。还有就是,自己摸索或临摹某帖一段时间后,换着帖临摹临摹,会豁然开朗。但临摹字帖,终究不是归宿,最后要以书法“临摹”山川大河、市井凡俗,说白了,就是探索感悟,才能写好。
六、实践结果
一个多月前我开始恢复书法习练。到现在为止,右手临摹过王羲之不到50字,深感其笔法跟欧阳询、颜真卿的不同。由此才得出结论,不停学习欧阳询等人的楷书可能会制约部分人把字写好,这很可能就是我几十年来没写好字的重要原因之一。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特点,我可能就属于不适合不停习练欧阳询等唐朝楷书的那一类人。
除为练习蚊子大小的楷书,隔三差五地会临摹练习写两三行小楷外,只随机偶然临摹他人书法一两字或一页A4纸。
还大量用毛笔写的字随意写记笔记,约写了数千甚至可能上万字。到后来时,已经可以时不时能写出许多几十年来都没能写出的好字。照这样写下去,估计三五年后,就可以写出一手好字来。
为证明习练书法无需从楷书入门就能写好字,7月7日开始,我左手也开始写毛笔字。左手之前几乎没写过10个汉字,包括铅笔圆珠笔写的字,完全0基础。我非左撇子,左手比小学生都不如。
左手写毛笔字除开始尝试写的“取法其上仅得其中”几个字和近日尝试写的一页纸外,只临摹草书。开始时临摹笔画,随后进入临摹王羲之、孙过庭、张旭等草书字帖。字一般只临摹一遍,平均每天约一页到两页A4纸。经过近两个月的练习,现在左手已初步能顺利临摹草书。

附录:2020年7月7日后至今所写部分毛笔字
书法没必要甚至不能从欧阳询、颜真卿等楷书学起
图一、右手笔记随意写摘选

书法没必要甚至不能从欧阳询、颜真卿等楷书学起
图二、右手聊天随笔随意写摘选

书法没必要甚至不能从欧阳询、颜真卿等楷书学起
图三、右手笔记随意写摘选

书法没必要甚至不能从欧阳询、颜真卿等楷书学起
图四、左手第一天第1页所写字和第2页临摹草书横笔画

书法没必要甚至不能从欧阳询、颜真卿等楷书学起
图五、左手临摹草书笔画第25页

书法没必要甚至不能从欧阳询、颜真卿等楷书学起
图六、左手临摹草书第51页

书法没必要甚至不能从欧阳询、颜真卿等楷书学起
图七、左手临摹草书第73页

书法没必要甚至不能从欧阳询、颜真卿等楷书学起
图八、左手临摹草书第100页

书法没必要甚至不能从欧阳询、颜真卿等楷书学起
图九、左手临摹草书第100页过程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