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彩色标示法分析闻一多新格律诗《死水》的音乐美

(2014-11-10 17:39:30)
标签:

教育

文化

分类: 分析论述
 
我国新诗(非古典诗歌)是否还有巨大发展空间最多可选1项
发起时间:2014-11-10 18:00    截止时间:2015-01-10 17:00    投票人数:0人
  • 0(0%)
  • 0(0%)
  • 0(0%)
投票已截止
最后投票

    彩色标示法分析闻一多新格律诗《死水》的音乐美

     

    《死水》是首按今天普通话诵读韵脚不都鲜明的诗歌,可能因为作者没完全按今天语音进行创作,但是,《死水》今天朗读起来依旧爽口,又是为什么呢?

    《死水》作者闻一多有一套音步说的新格律诗理论可以解释这种诗歌,可能源自汉语通常一字一音的音节特点。有人说这首诗歌也是他按音步理论创作的,他还非常满意。但是,对闻一多的音步理论我总觉得少点什么,我没看到有平仄的格律要求,而汉语区别于其他语言的重要特征主要是四声,不然,我们不会听外国人说中文总是找不到腔调。为此,我特意尝试用色彩标示法标示了闻一多《死水》的四声变化,看能不能找出其爽口的其他原因所在。

    一、色彩标示法

    彩色标示法,即将同一音组的字用同样底色标出,以使人们能通过直观的色彩变化找出诗句字词语音变化规律。设计这种方法的目的,是将看不见的声音特征转化为可视的鲜明色彩特征。

    所谓音组,本文特指有共同特征的一串音节(汉字),当然,独立无同特征连接的一个音节(一个字)也可归为一个音组。

    音组可以按轻重音、长短音、声调变化(四声变化)、音节节拍等进行分组,也可综合使用。本文只从声调变化角度标示,限定每一音组仅包括同类音调的字。

    二、《死水》的标示

    把《死水》中每个字的现代四声分别用“1234”做标记,然后把同类四声音调的字用同底色做标记:一声绿色,二声无色,三声蓝色四声黄色。

    例如,“这”是第4声,“是” 是第4声,“一” 是第4声,标示后为“444”;

    又如,“沟”是1声,“绝”是2声,标示后为“12”。

    其中“444”同为第四声并连接着,构成一个音组;“12”因前后都是第四声,而“沟”是第一声,“绝”是第二声,两个字就只能各自构一个音组,共两个音组。

    《死水》彩色标示后,结果如下:

    444124433

    111434312

    42111破4铜2烂43

    341244421

    33244绿4234

    铁334413421

    44油2414223

    2331111云22

    4334241绿43

    1331144白24

    313414241

    441341234

    444124433

    341243112

    231144444

    443341411

    444124433

    434443434

    424334213

    414142444

    三、标示分析

    通过彩色标示法不难看出,《死水》的四声音组布局错落有致,总体看斜向分布。

    错落有致斜向分布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和旧体格律诗斜向分布大体一致。

    例如,旧体诗歌五言格律诗的平仄公式彩色标示(蓝色为平声,黄色为仄声)后如下:

    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又如,七言格律诗平仄公式彩色标示后如下:

    平平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死水》同格律诗歌比较,差异是《死水》有些不规律的参差,格律诗则较为工整。

    四、结论

    通过上述《死水》和旧体格律诗的色彩标示比较可以看出:

    《死水》和旧体格律诗二者如出一辙,所谓的新格律诗《死水》,在声调变化上可以认为仅仅是旧格律诗的变体,和旧格律诗大体相同;格律诗歌是靠平仄音组的交替变化产生音乐旋律美的,《死水》也有类似变化,《死水》就也有平仄造成的音乐旋律美,所以读着爽口。

    注意,现在普通话和闻一多写《死水》时的语音不完全相同,是不是跟方言有关?这个我没研究过。若完全相同,估计平仄变化就会更接近格律诗。

     

    附:《死水》音步标示

    一、音步(摘自《汉语新诗格律概论》孙则鸣)

    音步有人称之为顿、音尺、音组等等,名称虽殊,其理则一;它是组织诗歌节奏的基本单元,其功能相当于音乐中的拍子。

    很多诗论家认为音步后面必有小停顿,干脆称音步为“顿”,把小停顿称为“顿歇”。实际上,分割音步的指征应当有三种:

    第一种,顿歇。步尾为实词时,往往为顿歇,例如:祖国∨伟大〔“∨”表顿歇〕。

    第二种,延长音。有些音步是连着读的,只是步尾稍稍拉长。多音词最常用这种方式。如:社会~主义〔“~”表延长音〕。

    第三种,轻音。音步之间若有一个轻音字,即使不停顿,也能给人以分割感,轻声本身就成了音步分界点,如“伟大的·祖国”〔“·”表不停顿的轻读〕。

    二、音步标示

    《死水》一诗每两字或三字为一音步,之间用斜线“/”分开:

    这是shi/一沟gou/绝望的de/死水shui

    清风feng/吹不起qi/半点dian/漪沦lun

    不如ru/多仍些xie/破铜tong/烂铁tie

    爽性xing/泼你的de/剩菜cai/残羹geng

     

    也许/铜的/要绿成/翡翠cui

    铁罐上/绣出/几瓣/桃花hua。(韵脚)

    再让/油腻/织一层/罗绮qi

    霉菌/给他/蒸出些/云霞xia。(韵脚)

     

    让死水/酵成/一沟/绿酒jiu

    飘满了/珍珠/似的/白沫mo;(韵脚)

    小珠们/笑声/变成/大珠zhu

    又被/偷酒的/花蚊/咬破po。(韵脚)

     

    那么/一沟/绝望的/死水shui

    也就/跨得上/几分/鲜明ming

    如果/青蛙/耐不住/寂寞mo

    又算/死水/叫出了/歌声sheng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shui

    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zai

    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ken

    看他/造出个/什么/世界jie

     

    注释:闻一多可能用方言写了上面诗歌,所以后两段也是押韵的,只是按今天普通话不押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