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书法横笔画为什么左低右高

标签:
育儿 |
分类: 分析论述 |
汉字书法横笔画为什么左低右高
上上个月开始认真学习书法,才知道楷书中横笔画多是左低右高,是微斜着写的;也才知道,自己的字多年来为何一直那么难看。
http://s11/mw690/001ZsyRDzy6JqzDCaMyca&690
http://s13/mw690/001ZsyRDzy6JqzFBzGccc&690
(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书法)
小时候受父母老师谆谆教诲,说字要照着书上横平竖直地写,于是照办,想办法把横笔画写得水平,结果从没把字写好过。现在琢磨一番后才明白,原来竖直还算相对应该,但横平就有很大问题,会在一定程度上违反自然规律。
为何横笔画要斜着写呢?我们稍微观察就能发现,多数人写字使用右手,而字写在身体正对面的位置,不是写在右臂正对面的位置。于是,出现了以右手写字,字的左上角离手臂最远的情况。细分析,是字在手的左上侧,写字运动过程的中心点会在右肘、右手腕或手心等位置,周围等距离范围是园的范围,若以方块划分范围,左上角最远。方块范围左上角最远,方块汉字写横笔画若遵循横平的原则,书写起来起笔会就不很方便,需要“够着”写;反之,若横笔画左低一些,则近一点,会方便“许多”,就不用太“够着”写了。
http://s11/mw690/001ZsyRDzy6JqA3fcXEda&690
(图片取自网络,感谢!)
最遵循自然规律的才会是最美的。千百年来汉字书写者因为那一点点的方便,自然而然在非篆书、隶书等刻意追求四平八稳的字体中,就把横笔画写成了左低右高。
左低右高方便了手的运动,但会出现不平衡,怎么办?此时可以左细右粗,右边以粗重压一压,把平衡动感地找回来。当然,这不是必定的,也可以通过其他笔画调节平衡,甚至通过其他字调节整体篇章最终形成平衡。
那么,除有右手写字的原因导致横笔画左低右高外,是否有笔画衔接的其他原因呢?答案是:也有也没有。
有是指在一定程度上确实有笔画衔接的原因,如“风”字。写“丿”在前,提起笔写“横折斜弯钩”在后。先写“丿”,写完提起笔再写“横折斜弯钩”的横,两个笔画衔接时,会很自然地形成横笔画的左低右高。
http://s13/mw690/001ZsyRDzy6JqAdYXfK2c&690
(图片取自网络,感谢!)
但是,假设笔画反过来,如“风”字左右笔画颠倒,同时字从右边开始落笔,往左边写呢?
http://s3/mw690/001ZsyRDzy6JqAevNGW92&690
(图片取自网络,感谢!)
我们尝试后会发现,确实会因笔画链接,产生左高右低的结果。然而若写着顺,写着更舒适,由于以右手臂为圆心,最终还会出现左低右高的横笔画。这时左低右高跟笔画衔接就无关了。所以有衔接的其他原因,但并不是根本原因,根本原因还是右手写字的原因。
顺带说一句,竖笔画若不刻意中正,书写时处于比较自然的状态,特别到了行书,因字在手左上方,就也很容易写出上右下左的轻斜来,不很中正。
http://s9/mw690/001ZsyRDzy6JqArbm2Ye8&690
(王羲之书法)
最后,说说书上印的字为何横平竖直。
书上印的字多是印刷体,源于宋体楷书。古时完成印刷体楷书,重要工序不仅是手写,字的最终定型还取决于大量工匠统一的手工雕刻。印刷体需有“铅字”(早期为“木字”)才能印刷,“铅字”出于雕工。横平竖直利于雕刻,横平竖直行刀便捷。此外,还利于不同人的大量统一操作。试想,活字印刷中的“铅字”要反复使用,会在不同文章中出现不同的排列组合,若出现不统一风格,多容易难看?于是,印刷体很自然地就统一了横平竖直的笔画。印刷体的楷书更适于雕刻,不适于手写,是一种刀工雕刻楷书。我曾遇到书法老师告诉我说:按书上的字练,字越写越难看。
补(2015-9-23):
上文写成之前,没有看到有关的相同论述,只是根据自己个人的自然常识进行了分析,怀疑发现了新大陆。写成后一段时间,看到一些类似论述,而且还是若干年前发的。真是太阳底下无新事!
不过,有一点一些人错了。他们有人称:左低右高,是为了避免完全横平竖直造成的死板,构成动态的平衡美。本人认为,这肯定是错误的,是本末倒置。
首先,如果不工正能够避免死板,产生动态美,那么可以左高右低,没必要非都左低右高。但现在普遍的只有左低右高,没有左高右低。所以,避免横平竖直造成死板,不是根本原因。
此外,汉字不完全都是左右对称结构,即使横平竖直,也不都左右对称,不必然构成死板;
最后,即使是横平竖直,只要是手写,就会千差万别,总有不同存在,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风范,各自有各自的灵性。
实际上,左低右高避免了死板,新构建成动态美,只是附带产物,不是根本原因。根本原因是,手写字时手的位置必然造成左低右高。而在不得不左低右高的现实下,书法家会被迫、也是自然地,以此为基础调整布局,构造所谓什么动态美,所谓避免死板等。
其实,工整的汉字任何一个局部变异,都会影响其他布局,都可以由此调整整体,构成相应的动态美,不是只有左低右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