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初三下学期第一次主题班会

(2013-02-22 20:38:33)
标签:

转载

及时 有效 有针对性!受教了!

   了解误区,积极应对

     题记:进入初三的最后一个学期,上次开学的第一天利用体育课(下雨天不能上)的时间给班上学生开了一次主题班会。由于距离中考仅有115天了,而本学期很多学科都开始第一轮总复习了,据我了解不少学生都抱着这么一个想法——我到最后一次总复习的时候拼命一搏,我还是来得及的,我召开了此次班会……

     根据我这么多年读书情况和教毕业班的所见所闻情况,确实存在这样一种现象:到了初三,有些同学,尤其是男同学突然懂事了一样,利用最后的总复习阶段时间异军突起,在中考中成为一匹黑马,考入以前怎么也不能想象他能够考上的名校。但是,这毕竟是少数情况,不适用所有的同学。也许我们更多地是看到某些这样同学最终在中考中辉煌的一面,没有看到其在背后的努力付出和一些基本条件。

     几个误区:1、第一轮总复习不等于重新上一遍新课。一个方面的原因是时间可能只有45天左右,设想一下:三年的教学内容,以一种什么样的速度才可以在短短的一个半月左右时间完成。所以,我们这些原来曾经偷懒过或没有用心而落下内容的同学,必须以怎么样的一种速度才可搭上这最后一轮夯实基础知识和技能的班车?

2、总复习有很多训练,但是总复习不等于众多的练习。的确到了总复习阶段,总有比平时多很多的作业需要完成,包括阶段性的试卷。时间有限,你一天只有24小时,我要赶上是不是还得比别人多付出,就是要比别人多做题呢?并非如此,因为你的精力也是有限的?怎么办?

3、复习时候需要针对自己设定单独科目的计划,但是计划并非刚性的,而是柔性又韧性的。不少同学一开始复习时候的决心非常大,期望自己能够通过自己详细到小时的计划来规划自己的复习,从而获得更高效率,实现总复习阶段的蜕变和腾飞。但是往往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你会发现自己的很多计划因为各种各样的外在原因无法实现,于是你的满腔热情和决心就好慢慢消退,变回那个随波逐流的自己。记得有一个法则叫做20英里法则,说很多从美国东部徒步走到西部的人,如果一开始每天走超过20英里的人,最终往往达到不了终点。反而是那些能够无论天气和心情如何,都能走20英里左右的人,不让自己随着心情特好而突然一天走50公里的人最终能够走到终点。

     针对以上很多学生容易在第一轮总复习阶段容易陷入的误区,我给出如下建议:

1、建立自己的错题集,此错题本非表面文章来应付检查的,考虑到抄题费时效率不高,建议把一些试卷复印下来,然后采用剪报的形式贴出来形成自己独特的错题集,好像记录自己在前进路上曾经摔跤的坑坑洼洼,避免再次摔跤,每次考前都可以拿出来重做一遍。

2、练习需要一定的量,但是更需要注意反思、归纳、分析比较习题,细心比较自己的错误解题思路和正确的或其他的解题思路的差异,从而形成不断拓宽发散自己的思维。同时,有些题目不一定要做,可以多看题,见多识广也是一种思维头脑训练。

3、跟着教师的复习计划走,一定要问清老师的复习计划,让自己的预习走在老师复习前列,尤其是那些原来基础不好的同学,存在学科知识模块缺失的同学更应如此,这样就能跟随老师的复习节奏,从而实现自己的黑马计划。

   说一千道一万,总复习是艰苦的,尤其是原来你曾经落下很多路途的同学,必须以百倍的毅力和决心来时刻鼓励激励自己,再苦再累也就是这100来天,此时不搏,更待何时?希望12班的孩子们能够出现几匹黑马,乘上这股总复习的东风,直上青天。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