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漂亮的土家鞋垫》教学案例2014.12

(2014-12-01 10:35:05)
标签:

育儿

分类: 颖的案例论文

《漂亮的土家鞋垫》教学案例

    教材简介:

    土家族鞋垫是民间传统的手工艺品,不仅制作方法别具一格,而且形式和内容富有浓郁的传统文化色彩,清新、活泼、健康,富有创造性,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表达了广大人民群众美好的思想情感和独特的审美趣味。从过去的“双喜”图、“牡丹富贵”图等等,到今天又增添了许多儿童画的内容,形式上具有强烈的装饰特点,内容上既贴近学生的生活,又使学生感兴趣。

    教学目标:

    1、欣赏鞋垫的装饰特点:色彩的鲜明对比,内容的丰富多彩,对称的和谐统一等。

    2、了解土家鞋垫是我们恩施民间传统的手工艺品以及图案内容所寄托的思想感情。

    3、能大胆表现自己对美的体验,在创作过程中能够分工合作,体验获得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点:创作出漂亮的鞋垫。

    教学难点:鞋垫图案是否新颖,构图是否饱满。

    教具准备:绣花鞋垫、课件、示范作品。

    学具准备:水彩笔、油画棒、白纸、各色卡纸、剪刀、固体胶等。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新课

    1、看图片猜民族

    2、简单的介绍土家族

    美丽的土家文化源远流长,勤劳智慧的土家人用他们自己的双手编织着各种各样的生活用品。今天老师就给大家带来了其中的一种:土家手工鞋垫。

    3、导入课题并板书

    二、了解土家族鞋垫

    1、欣赏漂亮的土家鞋垫。

    师:“想不想看更漂亮的鞋垫?”

   (展示欣赏图片,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个别讲述。

    提问:“你喜欢哪双鞋垫?为什么?”

    (引导学生从色彩和内容上去欣赏,与作品进行积极的对话,展开丰富的想象。)

    提问:“我们喜欢的一双双鞋垫,看上去有什么特点?”老师边提问边将一双鞋垫合在一起再打开。

    师:这一双双鞋垫就像一幅幅漂亮、讲究对称的画一样,它们是画出来的吗?

    3、了解绣花鞋垫是恩施民间传统的手工工艺品。

  “请你猜一猜,这些鞋垫是怎样做出来的?”

    老师大致讲解鞋垫的制作过程:

    ①  将上好的棉布用灰面熬成浆糊粘六层八层,谓之“打布壳子”。

    ②  把干透后的“布壳子”剪成鞋垫样式。

    ③  在最上面层蒙上细细的格子布,选好了图案样式用笔描画上去。

    ④用针线缝制。绣出的花样和图案针法细腻,栩栩如生。纯手工缝制,既漂亮、耐用,又吸汗防皱,更是表情达意的馈赠佳品…

    提问:请你摸一摸,看一看,鞋垫的正反两面有哪些不同的地方?

    师:请你们数一数,反面一共有多少个线疙瘩?一双鞋垫要反复纳多少次?你觉得纳鞋垫辛苦吗?

   (通过实际观察,激起学生对纳鞋垫人的敬佩之情。)

    4、了解绣花内容所寄托的美好祝福。

    请学生说一说鞋垫上绣了那些图案

    学生说,然后老师小结

    提问:“谁知道鞋垫上为什么要绣上一些动物、植物的形象呢?”

    师小结:表达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将快乐和祝福送给大家,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

    5、了解鞋垫的作用。

    实用价值

    提问:“这些千针万线纳出来的鞋垫有什么用呢?”

    小结:除了自然古朴、美观大方,更加耐用。注意保养,可以用到10年以上。从现代医学保健角度来看,鞋垫上凸起的丝线对脚底有很好的按摩作用,走起路来十分舒服,还具有防臭、吸汗之功用,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作为手工艺品,它又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更是馈赠亲友的上上品!

    6、老师示范画和剪贴的方法:

   (启发学生说然后老师示范)。

    三、鼓励学生创作鞋垫

    1、对学生提出要求:动动手动动脑,创作出漂亮的鞋垫

    (可小组合作完成。可画鞋垫也可以手工剪贴鞋垫)

    2、学生分工制作,教师巡回辅导。提醒学生注意构图应饱满、丰富。

    3、讲评并发给学生奖品。

    4、每小组的组长上讲台谈谈本组对作品的一些想法,学生进行欣赏评价,教师进行总结性评价。

    四、总结全课并进行思想教育。

    老师希望同学们也向张奶奶学习,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回报家人、回报社会。

    反思:

     美丽的土家文化渊源流长,勤劳智慧的土家人用她们自己的双手编织着各种各样的生活用品,土家手工鞋垫就是其代表作之一。本课的内容、内涵较深,相对于小学生来说,距离较远,学生往往觉得民间美术土、粗、俗,要使学生对其认可并喜欢,必须先使学生对其深度有一定了解。所以我让学生在欣赏大量的鞋垫的同时加深对民间美术的了解,增强兴趣,进而感受民间美术的形式美,探讨民间色彩搭配的规律。例如:在土家族的心中,繁多的色彩中,红色则最受人亲睐……红色有着热烈、鲜艳、醒目、祥和之感,因此喜红者诸多。有色必有红,久而久之,不但在服饰上而且在生活上也形成了无红不成喜,有喜必有红之俗。另外在备课时我觉得要讲的太多了,可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讲深了她们不懂,可讲浅了又觉得没讲清楚。所以在讲解时我只涉及到一点皮毛,如关于图案所表达的内涵实在是不太好讲。总之这些问题还有待研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