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段没写乐视了,它热度那么高,多我这一笔意义并不大,而我长期跟踪乐视的角度,是从企业经营和发展为切入点的,在七子生态大格局构架完成之后,出现了资金链断流的问题,现在还在处理的过程中,七子业务的承转起合,甚至公司的中短期架构,都面临一次较大的调整和改变,所以就我长期坚持的那个观察维度看,目前还没有可评议和发挥的空间,要等整体方案尘埃落定再说;当然,有不少围观群众或媒体自媒体,已经把乐视当标本来解剖了,这就笑话了,就凭它这么能轰炸头条的劲儿,那命长着呢,今后我们会知道,对于一个长期发展的企业,这不过是生命过程中的一次波折,你要么别提颠覆,伟大,你要提这些,那么凡事都是配对出现的,有多大的福分,就承受多大的苦楚,非常公平,所以,伤心不必,眼泪没用,往前看,往下走,把事做好,亡羊补牢。
乐视的发展和经营,肯定还有很多精彩的故事会续写,因为它的基础和底盘是扎实的,生态二字究竟是说说概念,还是真的新事物,现在就是个试金石,乐视超级电视体系即便在目前环境下依然在不断蜕变,达成这个架构和设计并且能运作起来,依然需要极高的投入和不菲的时间成本,它仍然是全球独一无二的大屏互联网体系,自有慧眼识珠,并且,围绕这个业务即将会发生什么,也请耐心等待,一切皆有可能,尤其是优势业务和资本之间。
本文今天想写的,是环境,或者说是吃瓜群众,嗜血媒体,是我们的土壤,看上去有点恶,不那么适合创新,很不友好,不过以我的解读,可能会让看客们有点意外。
从时间的维度上看,总体而言,我看到的更多是希望,再怎样,起码比鲁迅时代的中国要好很多了,比起怒吃袁崇焕人肉的那个明朝末期,就更是进步大大的了,作为目前我们这个已经实现了物质现代化,但人性认知还处于前现代化的国家而言,不必过分苛求,成熟是需要时间的,乐视吸睛的现象,完全是个杂合,有企业的性格和行为特质,有它不成熟的表现,也有各种利益倾轧的交织,反正,无利不起早。
不过为利益投入热情,踩也好,赞也罢,嗤之以鼻或为情怀感动,总算是有的放矢,比起为那些无逻辑无来由的主义、路线,就可以弄死人的过去,也是大大进步的了,要是那些反对者们,说话用词不要表现的那么人性恶就更好一些了,当然还是要看主流,在关于乐视的舆论方面,各种声音都有存在的空间,我不知道乐视人自己怎么看待这个现象,能不能很中立,很公正的客观对待,我想提醒的一点是: 要珍惜这个热度,尤其是一个企业能引发的,这本身就有很丰富的内涵。
应该清楚的是:有创新的愿望,行动的付出,和艰苦的过程,都没什么伟大可言,只有创新成功才会伟大,在中国尤其这样,遇到超乎寻常的嘲讽与阻力,也将会伴生同等力度的匍匐与膜拜,区别就在于成功与否,所以如果你还半生不熟或者不够那么成功的时候,就笑纳公众的一切吧,不论是非短长,要拿成绩说话。伟大和苦难一定是共生的,这点贾跃亭先生早有预见:只有99%的人不看好的事情才有资格谈那1%的成功,这个预言,目前正 “现在进行时”;所以,在成功之前,不舔伤口,不掉眼泪,积极向前,努力做事,才是正道!
这是一个重要的心态定位,会让人从被动转为主动,在困境中更有担当,也更能体谅别人,不必悲伤和抱怨,环境严苛的本身,就是创新的意义所在,公众不是妈,妈不会挤兑你,也不会这样推进你成功,但成功的最动力,恰恰来自这样的磨难。所以,宽厚和感激之心,总是更为重要的。
凡事都有两年面性,保持时间维度的思维判断,拉长距离看待问题,笃信事务绝不会单向发展,一定不会迷失方向。
如果企业发展史读的足够多,就会知道乐视危机相对要好很多,它不是资不抵债;产品的未来好,质地高;还有战投助力,甚至还有更为强大合作方的力量,与耐克、网易、华为、阿里、腾讯、京东曾经的困境相比,可以腾挪重置的空间很大,甚至不排除更有潜力的合作可能,从现在开始,变数非常大,超级电视未来可容纳的空间,也会非常巨大,就业务本身的发展而言,这次危机,所带来的变化,可能是以前不能想象的,具体怎么评议,等全部落定之后再分析吧。
今日乐视,判断它的未来恐怕单纯的企业分析是不够的,需要加一点哲学思维,如果生态真的是一个活的架构,就像森林遇了大火是为孕育下一次蓬勃生机那样,不必担心生态随谁的姓,多项业务彼此间自然的关联,是在生成之初,就已经注定的了,一个伟大的创造,在于是否赋予了创造物灵魂,即便不伴随左右,依然有强大的生命力!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