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从2007年苹果发布第一代IPHONE算起,移动互联网开启了持续十年的大发展,如今,这个具备了巨大产业集群牵引力的大风口,已经逐渐步入成熟,并将渐次让位于下一个更大的风口:产业互联网和人工智能。走到这一阶段,互联网就彻底不再是互联网企业圈子的故事了,就像当初工业革命后的水电煤汽油一样,WIFI、大数据、云计算、芯片、生物性可植入芯片,传感器等等,就是未来人工智能和产业互联网时代的基础公用事业群落,他们在未来持续二三十年的时间内,会发展出一个什么样的新世界?
恐怕还真的不好全面描述,我可以肯定的是现实发展一定超越我们目前的想象,这是必然的,因为社会分工的复杂性与精细化决定了这个态势,没有任何一部科幻小说真有能力全面描绘未来,最多是一个片面,一个点,人类社会发展到现在,真能对未来有一定预见性和敏感度的,只有成熟的资本市场,在美国股市持续走强的产业和板块里,反倒有可能一瞥未来的身影,这比科幻小说来的更真实一些。
最近,美国著名科技网站BUSINESS INSIDE采访了18位前沿科学家,请他们简练的描述未来人工智能是一个怎样的景象,他们的答案很有意思,各有侧重,看似平淡,但是仔细揣摩,确是内涵巨大:
人工智能将更大程度的阻止灾难的发生,例如日本福岛核电站,空难和恐怖袭击
未来我们都会成为半机器人cyborgs
人与电脑会不断融合融合再融合
人类器官功能将不断被人工智能替代
人类感官能力不断被人工智能所替代
人类智能与文明成果被不断放大
未来将会有更强更精确的预见能力
人工智能无所不在,渗入到每一个具体应用的细节里,以至于我们感受不到如此大幅度的功能提升是AI大规模应用的结果
人工智能的积累效应在不知不觉中进行,量变到质变的效能极为惊人,最终爆发出巨大能量
将逐渐改变人与人之间连接和联系问题,增进交流和联系的紧密度
越来越成为人们最好的伙伴
让老龄化人口获得更多帮助,有利于他们的精神健康
大幅度提升医疗水准,医药学将更加个性化和专人化,为个体提供专门医疗和药物方案
各种机器的自主学习能力大幅提升。电脑可以聪明到拟人化的程度,大范围的帮助到地球上没有能力学习知识的人们,几乎禁绝文盲的存在
人工智能可以把人类从许多机械性的重复劳动中解放出来,让人脑更集中的参与那些影响力更大的、更人性化的、更高智能的、更具有创建性的工作。
人工智能是一个革命促进另一个革命的时代,会有链式反应效应
越来越多种的工作岗位将会被替代,对人们如何重新定义工作和生活提出重大挑战和变革机遇
人工智能将使许多创新性的智能产品成本为零,并且迭代速度越来越快,人类社会如何与之适应协调将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人工智能应用于某一行业或职业之后,会产生积累性的突降效应,例如自动驾驶或AI医生,到一定时段,不但支出费用便宜,同时更方便,更准确,更安全,造成使用人群压倒性的倒戈,对整个社会的冲击和影响巨大。
就像我们手里的一支铅笔那样,你可能不太能意识到这是近200多个行业与多个工商环节的协同配合才奉上的产品,这是现代工业时代一个小产品的背后,而上述十八位科学家每人看似简单又言简意赅的描述,其背后涉及的技术与体系,那种庞大与复杂,是本文完全无法用文字能尽职描述的,但是去抓个重点是不难的,再复杂也总有源头,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也。
信息传输能力、计算能力、数据积累储存与分析能力、芯片制造与设计能力、感应与反馈能力、机械与新材料能力,就是未来改变和创造世界的基础,今天我们大致能够预知和感应到未来,就是因为,经过了长达近四十年的发展,现代社会已经具备了这些构建未来的基础元素,那些可预见的未来绚丽的令人发懵,相比之下,三十多年前的.COM疯狂实在显得过于简单了。
资本市场感知和创造未来的能力,可以在上述几个基础要素的大类中找到明确的对应,很明显美股牛市的牵牛线就掌管在这些产业手里,虽然这个牛市已经行走了很久,但的确看不到它要结束的痕迹,甚至科技股大本营纳斯达克连技术上的必要回调都吝啬的不给一下,表现的有些用力过猛了。
市场总是和情绪强相关,不必去劳神揣测,但是整个工商产业以何种方式和路径达到目标,还是可以分析推测的,这非常重要,从投资的角度来看,理解并把握这个方向,意义重大,因为这就是财路。
在分析和推测这个趋势之前,有必要再界定一下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是分层级的,一级二级三级等等,最后是立体的,三维甚至超维,我们今天说的或者做的人工智能,多数还只是一个点或一个简单的面,是非常初级的阶段,和未来要达成的那个程度还是相距很远的,因为这是一个大系统产业齐头并进的过程,也像前文中那些科学家们所预言的,人工智能的发展是渐次积累的,它的积累效应会非常厉害,所以相对终极的人工智能是一个绵长的旅程,现在,我们正站在这个有史以来最大风口的初级台阶上。
如何开启这个漫长的旅程呢?前文提及的六大基础能力,谁相对复合的元素越多,谁就是领路人吧。最终,所有的产业都是互联网产业,互联网是最基础的必备元素,从现在开始,互联网逐渐向多种产业渗透,一个共同的特征是:主要的互联网大企业都在向硬件或实体产业延伸。
谷歌早已成立了硬件部门,有多项科技储备和积累,眼镜、手机,平板、机器人、无人驾驶技术。
微软最近几年更是加大了硬件的投入,华尔街分析师一度不理解微软为什么“不务正业”,CEO纳德拉表示:“我们今天看到的创新推动着我们打造硬件设备。我们打造硬件设备,也是为了创造和完成神奇的体验。我们不仅仅是为了硬件本身而打造硬件,我们想要发明全新的个人电脑和全新的个人计算体验。”这句话,表面上似乎看不出什么太大的端倪,实际上,要我说它的背后其实就藏着一个人工智能,如果你不介入硬件,只做软件的话,就算做到微软这样的巅峰,依然难说可以把握未来,只有人工智能才是改变体验的终极杀器,而这一点需要企业具备更全面的实践经验和能力。
苹果是硬件 软件的开路者,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和收益,虽然在目前守业的基础上显得保守,但是无与伦比的财力支持下,一旦动作起来不可小觑。
FACEBOOK选定虚拟现实进入硬件产业,并成立了专门的硬件实验室,里面有一系列的超高精度的加工和检测设备,关起门来憋大招,一些需要经过特殊训练才能进入的实验室,连扎克伯格都不能进入。
亚马逊则更是软硬兼具的佼佼者,简直野心勃勃,除了阅读器KINDLE和智能音箱ECHO,它要打造和线上体验相媲美的线下购物体验,大量的机器人参与仓储管理和产品分发,两周前首次实现无人机精确快递商品,是目前综合渗入硬件和改造传统产业尝试最深最多的互联网公司,虽然业绩亏损,却受到资本市场极大地肯定和追捧。
而上个月一桩今年最大的收购案,是由最知名的芯片制造商英特尔所主导的,花费150易美元收购以色列视觉传感器科技巨头Mobileye,为自动驾驶产业的迅猛发展做好准备。
上述种种,让我们洞见这些全球科技最前沿的公司如何在企业发展大战略上的认识和把握未来,要我总结的话,就是那个打开未来之门的六大能力,要尽可能地集中或通过产品研发直接参与,否则对于未来的创新,完全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或者说是空有功夫在身,却无处发力。
信息产业革命的发展路径,大致应该是:基础互联网—产业互联网—逐次升级的高端人工智能,完全成熟可能需要近百年,现在应该是中期的开始阶段,许多原来看似和互联网关联不大的产业,开始被逐渐改造,比如电视,比如汽车,这些相对好理解,越往后,几乎没有哪个行业能独行于互联网之外了,因为每个人本身,甚至每个物品,都联网了,最传统的钢铁制造业,煤炭采掘业也可以互联网化,当这些艰苦或有危险的工作被机器人替代的时候,当全方位的生产、物流、库存、销售等数据被积累、联网和智能分析之后再用来指导生产的时候,谁能说这不是一个互联网高科技产业呢?
未来会有多种职业和工种被人工智能所取代,财会,部分医生,部分律师,大部分的公务员等等,这些被改造的行业其基础首先就是一个互联网产业,在充分互联网化和多种应用升级的基础上,人工智能才能大行其道,所以产业互联网的大趋势是无可争辩的,现在就开始了,它的发展,必将引发更大规模的变革,像电视产业,全面互联网化之后,整个行业的产值扩大十倍都不止。
这个前景如此诱人,让先知先觉的前行者无法拒绝和回避。后续必将会在多个产业持续开花结果,上周曾有一篇题目叫《自动驾驶或许比人工驾驶安全》的文章,这个题目可以说是很错的,因为事实上自动驾驶一定比人工驾驶更安全,数据表明绝大多数的驾驶不安全因素全部来自人的不守规则,身体因素,不专注等等,而自动驾驶则可以完全避免,可以把目前全球平均每千公里车祸致死一人减低到每10万公里致死一人的水准,全球车祸死亡率降低100倍,同时还把人从驾驶这个劳动岗位中解脱出来,完全赋予车厢内一个全新的使用舞台,令各路创新者脑洞大开,这样的前景,会形成强烈的虹吸效应,引来各路英豪炫技,更快的推动社会向这个方向发展。
如果读者有心的话,可以自己做些功课,来细细比对分析一下,看看那六个开启未来的产业能力,是不是有越来越集合的趋势,像亚马逊,它的传输和计算能力(云计算),数据能力(大数据),芯片设计与制造能力(用于超大数据中心的自制芯片),感应与反馈能力(用具备深度学习和算法的传感器建立超炫体验线下超市),机械与新材料能力(机器人和无人机)等等,几乎都涉及和具备,发展到一定阶段,它就具备改造和深入任何传统产业的能力,前提是,如果它的发展需要这么做的话。
硬件不是未来,软件也不是,软件的未来是直接功能化,而不是简化和易用化,当计算成为一种类能源物质时,软件早就转向后台,是一种隐形的暗物质了,人们对着某种设备说,三分钟内告诉我今天关心的重要资讯,自会有一系列的复杂运作达到他的要求,至于是硬件干的还是软件做的或者多种因素兼而有之,用户是不用去管的,也不需要去打开一个什么叫今日头条的劳什子软件;或者说中午几点吃个什么披萨,到点自然就给你送来了,不用在一大堆饿了吗饱了吧的APP里费神,未来是属于终极服务的。
美股大牛的主线就在本文提及的六大能力里,它是真的在用钱来构建未来,不简单,谁具备对产业互联网的深化和改造能力,谁就拥有更大的未来话语权,全球化这么多年下来,产业之间基本都打通了,不想完全落伍的话,就只能俯首称臣,或者就放弃退出,反正就生产能力和服务能力上而言,不缺你一个,也不多你一个,这一点别说在信息产业时代,就是在上一个时代也是趋势,不是因为杂合着更多的就业与政治因素,会进行的更纯粹,到了信息产业的中高阶段,会更明显,因为这是效率因素决定的,反正多种职业也被革命革的面目全非,不大可能再形成一股反对的力量了。所以这一趋势下,产生远高于现在的、超大规模的公司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
人工智能是好,但也是一把双刃剑,所以霍金、盖茨、马斯克等一干科技牛人警告要高度重视发展人工智能的安全性,有些情景甚至可以说是细思极恐,有一句话叫,我们不是最强壮,最快捷,最庞大,但是我们最智慧,所以人类主宰了地球,现在人类创造出了比它自己更智慧的东西,按照生物进化完全利己的惯性,这个东西毁掉人类的动机是肯定有的,但那又怎样呢?人类一定会大踏步的向着全面人工智能的方向走下去的!未来怎样,交给思辨家和伦理学家,对投资者而言,就是确认方向。
祝人类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