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霾、原罪及其他
(2016-01-03 14:06:04)
2015年走了,这是个极为重要的年份,许多事情发展的落差大到能把普通民众都扯碎的地步,股市房市汇市政事商事,都不简单,不过好在我们有雾霾,雾里看花,似醉非醉,一半清醒,一半混沌,毒确实是毒的,却也并非一无是处,等一切都清楚了,新世界,新规则也都做好了,机运的多元化也就要落幕了, 人们期望的清明世界到来,故事也会少了许多,故事性强的颠簸人生多在巨变的时代,人们现在觉得精神匮乏主要是因为本身正在创造一个故事多彩的大时代,编出来的故事远没有现实本身精彩,再过30年,这个时代将会是滋养无数优秀文艺作品的沃土,因为没有比它更复杂,更多元,更精彩的了。
许多大事都在天平的量度权衡下拉锯,踯躅,讨价还价,典型如雾霾,真的想天空蓝吗?其实不难,机器不转,车不要跑,很快就蓝天白云了,然后就是GDP 深度下滑,失业率大增,社会怨气更加剧烈,远胜对雾霾的不满,这真是一股子操性,无解,雾霾是可恶的,但是没有有雾霾是万万不能的,干净的日本,美丽的台湾,有了沙尘暴,有了PM250超标,别骂,等你把这些骂走了,财富和机会也就走了,香港不就是骂骂咧咧,游走游行,把财富和机会都拱手给了日本了么,你讨厌的,正是你的衣食父母,这个悖论会长期无解,所以国内民意,对待雾霾,拿出大量好笑好玩的段子来应对,也算是一面风景,既然无奈,那就笑纳,起码愉快的心情,能抵挡一部分身体的损耗,死也死得开心些,倒是一种韧性的表达。
股市也一样,从失衡的下行到失衡的上行,再到断崖的巨变,然后居然连公安也进驻了,实在是惊诧世人,30年巨变的高潮转折点,是以这样的方式来表现的,真是游园惊梦,中国改开这个大观园的景致,怕是文学巨匠也难以预解构和描绘;公安确实不是摆摆样子,吓吓人的,很快就有如坑儒一样的行业巨震出现,三十“年”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不及一次立场的偏离,当然资本市场的变革方向是对路的,所以凡拦路者,不论其他,必须清障。
吊诡的是房市,世界经济史中,库存积压着又同时能做到价格飞天的,不知道还有没有第二例,反正中国做到了,如果持续,这对转型经济是一大害,没有哪个经济体能承受中短期房价在高位如此大幅的上涨,如果不能遏制,必将带来货币汇率的持续贬值,这是得不偿失的,对整体经济是一种双杀效应,当然这部分拜2015年连续的降准降息和汇率波动所赐,恐慌和不适的效应过后,必须要回归理性,否则妄谈经济转型成功。
汇率的蹦极还在过程中,这也是一个短期极度失衡的物事,好比一位一向木讷拘谨的人突然勃发大跳艳舞一段,反差之大,一时间观者都乱了方寸,恪守妇道的人民币和唯一郎君美元相随多年之后,进入一揽子体系,有几个撩人的动作也不奇怪,最终决定其实力的不是外在的变化,而是来自内在,中国制造的逆袭正在发生,华为,乐视等一批代表性企业的相继出海,进军美国与亚非拉,才是保证人民币强势地位的根本,只要中国制造不懈怠,那么在全球经济地位的强势可保,长期持续下去,还有问鼎第一的可能。
和雾霾是经济发展的伴生这个现实存在一样,变革发展30多年间,原罪也是发展的必然伴生,区别只是性质的差异,就像谋杀也分情节一样,有些“罪”是有很强的历史局限性的,可看作一种破局的勇气, 有些是制度跟不上现实发展的被迫,当然更多的是权力寻租的腐败,是完完全全的恶之花,而且到了后期演化的越来越过分,积累之大,沉重到不肃清要动摇基础的地步了,因此溯罪成为必然,而且动静之大,也是破纪录的,只是何种分寸才是最恰当的,没有标准和定论,所以由此引发的巨大落差也是水到渠成, 最终还是要过秤量度的,可以无限靠近理想,但现实还是要博弈,只要正加负远大于正,就要给予特殊时代的背景空间,政治不是一次性就能达到道义的最高点,但只要向着这个方向努力就好。
临近年终,商事也有大戏高潮,地产王万科遭遇举牌,因为其具有一定的戏剧元素,成为传媒热点,不过商业运作终究不是电影小说,历史上,但凡这种双方不合拍的收购都没什么好结果,不论收购成功与否,最终的商业价值都是不尽人意的,企业间的兼并收购,做不到1+1》2的,都是不及格,这是对企业运营来讲的,也是最为重要的!
另一面,对资本运作则不然,这样的动静与炒作,必然会有很强的受益方,谁主动挑事并主观意愿很强的参与炒作,不论收购成功与否,都很有可能成为受益者,本质上有很大的非法嫌疑,去除一些复杂因素,隐蔽性很强,看上去似乎合法合规,实际上是钻空子,所以美国自1980年以来,先后有三十五个州制定《反收购法》,对企业兼并收购设定很详细的规则,虽然期间遭遇多次反复,但大的发展方向上是遏制了大批的恶意的,或者醉温之意不在酒的收购案,最大可能的让企业间的兼并重组回到企业运作层面,让在资本上玩弄方术的机会减到近乎于无,这对全社会是非常有益的!
具体到万科收购案,还不能说这是完全的资本运作,但肯定资本层面的获益空间很大,这是要引起监管部门重视的,否则成为典型今后资本市场有的乱了,近期那么多眼花缭乱的举牌风,要我看多数都是钻法律空白的非法之举,如某私募举牌新华百货之类的,坐庄公开化而已,反正你有漏洞,不干白不干,造成股价飙涨,最重要的企业运营成为陪衬品,搞私募投资的进董事会弄两个席位干嘛?东摸摸,西碰碰,一地鸡毛之后,造势者可有多种理由全身而退,快钱到手,美其名曰价值投资,被玩弄过的企业,则弃如敝履。
2016年来了,祝大家都健康些,也更聪明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