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又一个偏执狂
(2013-02-05 14:00:56)美国IT互联网产业的发展史表明,每一个具备里程碑意义的企业身后都站着一位超级高智商和铁血执行力的偏执狂,从英特尔的格罗夫,到微软的比尔盖茨,尔后是最近的乔布斯,这三个人,每个人基本上引领行业最潮流大约5-10年,然后被下一个取代,美国的大幸在于,自会有这样顶级的人物不断涌现,不断超越,精彩是连续的,没有断代之虞,而且最厉害的,总是下一个,英特尔顶峰市值5000亿被微软超越,十多年后被苹果刷新,下一个超越者将会是谁?以我个人的观察,我提名FACEBOOK。
我的体会,投资创新增长型企业,归根结底投的是人!
这个人将决定一切,对于这类企业,静态的现实分析都是过时的,大众永远跟不上这个人的思绪,也看不到他已经看到的未来,跟踪这类企业的产品和市场分析是徒劳的,也许只有尽可能接近的理解了这个人,才可能赢得未来,这种企业的产品不是来讨好用户的,它是征服用户的,让你别无选择,只能匍匐,英特尔和微软至今还能做到这一点,苹果的教父走了,未来便不可知。
马克·艾略特·扎克伯格,一个齿科和心理学医生的儿子,犹太人,从小就显露出了天才特质,在高中阶段,因为编程上的天赋性表现被微软这类大公司看好,许以96万的年薪却不为之心动,坚持去哈佛读书深造,在大学,他是个常常看着一块黑板发呆并在上面写点东西的奇怪的人,在他许久的发呆之后,FACEBOOK诞生了,那是2004年2月,差三个月他就满20岁,到了2004年年底,FACEBOOK注册用户即超过100万。
2004年6月,Paypal 联合创始人 Peter Thiel 向Facebook 投资 50 万美元后,当时美国最大的社交网站Friendster 就提出1000 万收购 Facebook,被马克拒绝。
2005 年 4 月,在传出获得 Accel Partner 1270 万美元的投资后,Facebook估值首次达到了 1 亿美元。
2006 年 3 月,Facebook 拒绝了 7.5 亿美元的收购,将自己标价为 20 亿美元;同年4月,在获得 2500 万美元的投资后,其估值达 5.25 亿美元;9 月,Yahoo 拟以10 亿美元收购但是再次遭到马克·扎克伯格的拒绝。
2007 年 10 月,微软投资Facebook2.4 亿美元,Facebook 的估值飙升到150 亿,但是这个估值没有得到Facebook 的认同。
2008 年 8 月,Facebook 的估值为 40 亿美元。
2009 年 9 月,Facebook 获得俄罗斯 DST 2 亿美元投资,Facebook 的估值从在这一年首次到达 100 亿美元
2010 年, Facebook 的估值依然在持续攀升,最低为 120 亿美元,最高则达 594 亿美元。
2011 年 9 月,Facebook 的估值陡然上升到 875 亿美元,第一次接近千亿美元。
2012 年 3 月,其估值为1028 亿美元,到 5 月上市IPO 每股定价 38 美元后,其估值为 1040 亿美元,上市首日股价最高45元,市值曾达到1218亿美元。
同样,在过去的八年中,Facebook的营收也飞快的上窜。
营业额分别是:2007 年 1.5 亿美元,2008 年 2.65 亿美元,2009 年 5.5 亿美元,2010 年 19.74 亿美元,2011 年 37.11 亿美元,2012 年50.89亿美元。
社交网站有什么神奇?有什么特异吗?2000年初中国就有同学录了,2002年,曾经是全球最大的社交网站Friendster就成立了,并且运营绩效尚可;2004年,新闻集团总裁默多克收购MySpace时,它就已经拥有了大约2000万的月独立访问用户数,而Facebook当时只有不到其一半的用户数,MySpace市场估值最高曾到过650亿美元,但是2008年巅峰期之后,被Facebook彻底超越。
同是社交网站,不一样的是营运人,马克·扎克伯格从创建FACEBOOK的那一天起,对所有打主意动他这块领地任何大亨大机构,都说的是同样的字: NO!
如果问是什么能让一个年轻人有如此的坚定和不为金钱所动的力量,唯一能作答的,就是在哈佛做学生时,他在黑板前写写画画和站着发呆时就都已经成竹在胸的东西,正如他自己在写给投资者的公开信中称:Facebook原本并非为了成为一家公司而创建。它的诞生旨在完成一个社会任务——让世界更加开放,联系更加紧密。让Facebook的每一个投资者理解这个任务对我们的意义,理解我们如何做决定,理解我们为什么做我们所做的事情,我们相信这是非常重要的。
这个天才的偏执狂已经异常清晰的说出了最核心的东西,这是使得Facebook像龙卷风一样把世界七分之一的人都迅速裹卷进来的根本动力,那就是:更开放,更紧密,从这个意义上说,靠一家商业公司的抱负和目标,是做不到的,只有牢牢的抓住这个最核心,商业目的才有可能被顺便达到,所以,单纯的以商业原则来分析这家企业,很可能会短视,会犯严重的不适应症,正如马克以掩耳不及迅雷的速度出10亿美元的高价一举拿下INSTAGRAM的举动,抱持纯商业原则的人是很难这么做决定的。
但实际上,很少有人去看去想这次些,FACEBOOK上市以来,写它的文章,可以说是汗牛充栋,在这其中,质疑和不看好的观点更多一些,这让人很安心,因为这可以凸显天才的超前和与众不同;Facebook过去9年的发展史已经证明,这个天才不简单。
不管是Friendster还是MySpace,都曾经是这个领域的巨头,今天他们的几乎接近悄声匿迹,而FACEBOOK则像一个超大气旋那样飞速成长,注册用户达到一个不可想象的数字,而且还在增长,不仅增长,用户粘性和活跃程度也在同步增长,圈地运动大踏步的进行了九年,对用户而言,一旦进入,大多数会成为忠诚度较高的高粘性用户,一句话,圈住你,粘住你,然后让你放弃隐藏的自我,爱上这里,这一进程,其实是难度最大最高的,人类发展史上,只有他一家做到这个地步,前无古人,基本可以确定也难有后来者,Facebook被如此瞩目和追捧,最大的意义也在于此,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千亿估值能完全涵盖的,正如他自己说的,原本并非为了成为一家公司而创建,不能深刻理解马克这个初衷的人,不会理解这个企业可能会达到怎样的一个程度的,拢聚超过10亿真实信息的人,不会再有第二家了。
而在这个基础上的商业深耕,对于一个能如此围猎全人类近七分之一的天才来说,其难度要远小于之前,有太多的商业和技术人才可以在这个圈养了十多亿人的乐土上收获他们的果实,天才级的人物就是打造创业乐土的,现在,这个乐土已经成就了,就好像乔布斯重新定义了智能手机,形成的创业乐土,盖茨重新定义了人机交互界面,形成的创业乐土,扎克伯格重新定义了真实的人如何在虚拟世界里面也完全真实,这个乐土,才是Facebook最大的价值所在,其他具体的分析,与之相比,就都是鸡肋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