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不落无宝地 来凤山上有国宝
(2017-03-04 20:37:56)
南庄现隶属高平河西镇管辖,地处高平、泽州、陵川三县交界之处,素有“鸡鸣三县”之说。玉皇庙建在村东的来凤山顶,相传庙址原位于村东北约一里名叫“高岭”的山岗之上,一夜迁来此。东汉建武二年的阳春三月,南庄高岭上山花烂漫,庄户人家忙着播种。忽见一只色彩绚丽的凤凰从高空落下,顿时,百鸟齐鸣,载歌载舞,煞是热闹。一时间南庄村民奔走相告,蜂拥而至。人们的喧闹声惊动了玉皇庙内的一位神仙。神仙前来察看后,立即腾云驾雾来到天廷,向玉皇大帝报告:凤凰落在高平南庄山顶,那里距玉帝的行宫仅有一里之遥。玉帝闻讯后心想:凤凰不落无宝之地,既栖此山,此山必定是块宝地,何不把朕的行宫迁往此地?
玉帝遂召集各位大臣到天廷议事,说道:“各位爱卿,下界高平、泽州、陵川三县之交,朕行宫前的山坡上,近日有凤凰栖落。朕有心将行宫迁往前面的山坡,不知众卿有何见解?”太白金星奏道:“万岁一统天上地下,迁庙无可非议,只是恳求玉帝应给这方百姓多降甘霖,使之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玉帝说道,自不待言。随即传令张天师,择定吉日良辰,动工迁庙。
张天师接受任务后,与鲁班神一起商量动迁事宜。鲁班提出,搬迁之事须速战速决,最好能在一个晚上办妥。二人奏请玉帝批准后,调动天廷所有的能工巧匠和天兵天将,付诸实施。
南庄高岭上的凤凰休憩片刻便展翅高飞。夜间,人们兴奋地进入梦乡。一觉醒来,突然发现高岭上的玉皇庙不见了,庙宇不偏不倚地坐落在凤凰落地之处。人们又一次奔走相告,集聚在新落成的玉皇庙前,焚香叩拜,几日不停。附近三县很多村落的村民亦如是。于是,人们将此山命名为来凤山,一直沿用至今。
当然这只是一个美丽的传说,并且相似的传说在泽潞大地比比皆是,关于凤凰的地名在泽州大地更是屡见不鲜。值得探讨的是,为什么本是老百姓捐出血汗钱修城的庙宇,都要附会灵异?
说穿了也就是一个乡村祭祀道教老大玉皇大帝的小庙,只不过地处偏远,再加上当地民众的虔诚得以流传至今,让人们有幸还能目睹金代建筑的实体罢了。泽州当时在金代时,重建或维修了众多庙宇,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金代时这一带的经济繁荣。南庄的玉皇庙占地面积不大,建筑紧凑,但梁架结构用材硕大,同年代好多庙宇建筑多是如此,并都说是荆木梁,其实不值得信。
此庙依地势而建,南高北低,现存进院落。第一进,南为舞台,北有十几级台阶进主院,东西为后来改建的现代建筑,没什么价值可言。上台阶进入山门,山门两侧的砖雕照壁上的镶嵌琉璃已遭贼手。这里存着一方金代碑刻,一方明代石碑,还有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的介绍碑。还有清代石碑和一些有题记的供桌构件。院正中为献殿,紧挨着献殿是正殿。正殿建筑在一个高70厘米的台基上,面阔三间,进深六椽,单檐悬山顶。斗栱五铺作,单抄单下昂,殿内无柱,六椽栿直通前后檐。因为后来补修,两个殿紧连着,只一墙相隔。原来两檐间的一线天不见了。东西有廊殿。进入献殿光线就暗下来,进入正殿,光线更暗,正中有重塑的玉皇大帝,看梁架可断定为金代遗构。据碑文记载,此庙创建于公元26年即东汉建武二年,后经唐先天年、金大安年间重修,明弘治年间补修。听说要花四百万维修,其实,四十万交给老百姓也能维修的很棒。
乡村小庙,一个村民每日在那儿修缮看护,很是不易。临走的时候,老人有带我们看了庙前不远处不知已经填埋多久,后被刨出的光溜溜的青石山根,奇形怪状的石头还是值得一看。
附记:此村一大特点是村中大街小巷非常干净,空气清新宜居,村南有一片梨树,离永宁寨很近,且民风淳朴。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