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理解题
(2011-06-12 13:29:20)
标签:
杂谈 |
( 一 )
从前,有个人种了一棵葫芦。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色的叶子,开出了几朵雪白的小花。花谢以后,藤上挂了几个小葫芦。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啊!那个人每天都要去看几次。
(1)
(2)
表示颜色的词有______、_______。
(3)
(4)
( 二 )
《喜鹊的新发现》
喜鹊在半空中飞着,眼睛只盯住自己的下面。它看见那些蜻蜓、蝴蝶、蜜蜂等小昆虫在低空中飞,便喳喳地叫道:“看来世界上要算我飞得最高了。”
哪知,头上传来鸽子咕咕的歌声,喜鹊吃了一惊!难道上面还有飞鸟?往上一看,一群鸽子在头上盘旋它伸长脖子向上喊道:“鸽兄,看样子天上数你飞得最高了吧?”
“不,不,我飞得不算高,上面还有大雁呢!”鸽子对喜鹊说。喜鹊翘首一望,真的,雁群排着“人”字形,整整齐齐地飞向远方。
“真是人上有人,天外有天啊!”喜鹊感慨地说。
1.短文有______个自然段。
2.照样子写词语。
整整齐齐
3.喜鹊先看到蜻蜓、蝴蝶、蜜蜂等小昆虫,它想:
( 三 )
小明病了,直叫肚子疼。妈妈带他去医院看病。
医生问小明吃了脏东西没有,小明摇摇头。医生看了看他的手,发现他的手很脏,指甲也很长,说:“用脏手拿东西吃会生病的。”
小明记住医生的话,做到经常洗手、剪指甲,成了一个讲卫生的孩子。
1.短文有_____小节,第一节有_____句话,讲小明_________,妈妈带他去_________,第二节讲小明生病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明是好孩子吗?为什么?
(四)
太阳公公交给蝴蝶一封信,并告诉蝴蝶:“一定要把信亲手交给春姑娘!”蝴蝶点点头。蝴蝶飞呀飞,脸上挂满了汗珠。
她听说春姑娘就躲在花丛中,可是那么多的花儿,哪一个才是春姑娘呢?她敲开了一个又一个花儿的小门。
玫瑰姐姐说:“蝴蝶妹妹,歇一会儿吧。”蝴蝶摇摇头。蒲公英姑姑说:“孩子,喝一口水吧。”蝴蝶摆摆手。
后来,所有的花儿都知道了这个消息,大家一起商量好,要帮蝴蝶找春姑娘。他们张开小嘴一起喊:“春姑娘,你在哪里呀——”
1.短文共有_______自然段。
2.春姑娘在哪里,蝴蝶找到了吗?
3.请把下面的词语组成一句通顺的话。
大家
4.请你填上合适的词。
一(
一(
(五)
1.本文有_____小节
2.填上动词。
(
(六)企鹅
企鹅是一种古老的水禽,它的羽毛细小,像鱼的鳞片;背部黑色,腹部白色并有一两条黑色横纹;两翼成鳍状( zhuang
1、 划去括号里不正确的音节。
2、根据意思在文中写词语。(1) 年代久远。
(2)抬起头。
3、按短文内容,填空。
(1)
企鹅属于
(2)
企鹅体形
(3) 企鹅的鳍脚用处大,可以靠鳍脚
4、 为什么叫企鹅?请找出句子并抄写下来。
5、 造句:(可用短文中的内容)
因为……所以……
七)熟能生巧
很久很久以前,有个射箭能手,名叫陈尧咨。一次,他练习射箭,箭箭都命中了靶心,他得意极了。一个卖油翁看见他得意的样子,就说:“不要骄傲,这没什么希奇!”陈尧咨听了,很不高兴地说:“哼!你有什么本领呢?” 这时,卖油翁取出一个油葫芦,把一个小铜钱盖在葫芦口上,然后舀起一勺子油,高高举起说:“我能把这勺油从铜钱中央的小方孔灌进葫芦里去,而油一点也不沾在钱上。”结果,铜钱上真的没沾半点油迹。卖油翁又说:“我也没什么特别的本领,只不过手熟罢了。” 后来,人们用“熟能生巧”表示这样一种意思:任何事情只要经常做下去,熟练了就能找到窍门,做得又快又好。
1、短文共有
2、第
3、第3节写
4、写出近义词:
经常—(
5、“熟能生巧”这个成语表示什么意思?从文中找找答案用“——”划出来,并说给家长、同学听一听。
6、“熟能生巧”这个成语其实就是鼓励人们要
7、从第3节中找出描写卖油翁的动作的词,用“
8、除了“坐井观天” “熟能生巧”以外,你还知道哪些成语?
(八)雪花姑娘
天空中的水汽变成了白色的雪,她们飘啊,飘啊,来到地面上。下雪了。雪花姑娘有的胖,有的瘦,各人穿着不同花纹的衣裳,只有她们的身体都是六角形的。她们飘啊,飘啊,被西北风吹得像在跳舞一样,最后落到地面上。地里的害虫,昏昏沉沉地睡着,给雪花姑娘冻死了。小麦正在发愁:“这么冷的天,怎么过冬呢?”雪花姑娘挤在一起,给它盖上一条厚厚的毯子,让小麦安心睡个大觉(jiao jue ),一直睡到第二年的春天。春天到了,暖洋洋的春风一阵阵吹来,雪花姑娘身上觉(jiao jue )得痒痒的。慢慢地,雪花成了水。她们看见小麦还睡着,就轻轻地喊:“小麦弟弟,起来,起来,春天到啦。”小麦醒来了,伸伸懒腰说:“啊,春天来了,睡得好香啊!” 小麦喝了一些雪水,身体慢慢地往上长(zhang chang )了。
1、短文共有
2、 划去括号里不正确的拼音。
3、 请填上合适的词语:
(
(
4、在文中找出一对反义词
(
5、照样子写词语: 暖洋洋
6、填空
雪姑娘是
7、回答问题:
“小麦喝了一些雪水,身体慢慢地往上长了。”这句话的意思是:
8、扩散思维:你想对雪姑娘说些什么?
(九)地球上最显眼的建筑物
在月球上观望地球,最显眼的建筑物是什么呢?是中国的万里长城!万里长城是人类建筑史上的一个奇迹。它东起河北省的山海关,西抵甘肃省的嘉峪关,绵延起伏12700多里,气势十分雄伟。长城最先修建于春秋战国时代。秦统一后,把原来燕、赵、秦三国修的长城连接起来,以防御匈奴入侵。以后长城几次修建,到了明代,已进行了18次大修,原来土筑石垒的城墙,改成了大条石和大砖镶砌,并且每隔15里建有一座关城。有人计算过,修建万里长城,总共用了大约1.8亿立方米的土和6000万立方米的砖石。如果用这些砖土建筑一道高5米、厚1米的墙,可以环地球一周多,难怪在距地球38万多公里远的月球,也能见到它的雄姿。长城沿线多山,在这样险要的地方,完全靠人力筑起如此艰巨浩大的工程,充分显示出中华民族的无穷智慧和坚强毅力。今天,长城跨过了千百年的酷暑严冬,风霜雨雪,仍然像一条矫健的苍龙,盘旋在群山之中,它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象征与骄傲。
1、短文共有
2、文章里有很多的数量词,请你仔细填一填。
长城全长(
各个关城之间相隔(
长城总共用了大约土(
3、照样子写句子: 长城像一条矫健的苍龙,盘旋在群山之中。
(2)万里长城跨过了千百年的
5、扩散思维:除了长城,你还知道什么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象征与骄傲。
(十)蜜桃树的故事
蜜桃树病了,枝叶发黄,木屑往下掉。啄木鸟飞来对它说:“我来给你瞧瞧。”接着就用凿子般的嘴,敲开树皮,衔出一条条小虫子。蜜桃树痛得难受,它直嚷嚷:“哎哟,痛死我了!我没有病,谁让你来胡闹。” 啄木鸟没法,只好扇动着翅膀飞走了。一会儿,黄莺飞来了,它好心地说:“蜜桃树,你不要忧伤,我来唱支歌儿给你听听。”接着它就放开喉咙,唱了起来。蜜桃树被黄莺美妙的歌声陶醉了。心里感到一阵舒服,身上的痛苦也全忘了。转眼间,收获季节到了。蜜桃树上的蜜桃又小又少。这时候,它才想起了啄木鸟。我不该怕痛,有病也不医治。这个教训要永远记住呀!
1、短文共有
2、从文章找出符合下列意思的词语。
(1) 随意乱来。
(2) 陶然,快乐的样子。
3、在文章找出一对反义词:
(
4、填空。
(1)蜜桃树生病的症状是
(2)啄木鸟从蜜桃树的身上找出了很多虫子,我们可以从
(3)啄木鸟的嘴像
(4)蜜桃树被
5、用直线划出蜜桃树受到的教训。
6、扩散思维。
(1) 你会对蜜桃树说些什么?
(2) 森林里除了啄木鸟会为树木治病外,你还知道哪些鸟也有这样的本领?
(十一)
春天到了,公园里的景色真美丽。草地上长出碧绿的小草,像铺上了绿地毯。花盆里的花都开了,有红的,黄的,白的,紫的,暗红的,十分好看。
1、这段话共有______句。
2、用“——”画出表示花的颜色和草的颜色的词。
3、这段话写公园的景色很美丽。主要写了地上的______和花盆里的______十分好看。
(十二)
小树苗,排队走,
绿化祖国忙不休。
走到马路站两旁,
撑起绿伞在街头。
走到田野站风口,
挡住风沙保丰收。
走到沙漠站稳脚,
沙漠一片绿油油。
走到荒山安下家,
座座荒山穿绿衣。
1、小树苗走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画出小树苗为人们做了哪些好事。
(十三)
我家有一只小花猫。
小花猫的一双小耳朵直竖着,一双圆溜溜的眼睛
小花猫全身长满了黄一道,黑一道的花纹。只有四个爪子是白色的,上面长着五个像鱼钩一样的小爪,走起路来没有一点声音。
它还有一条长长的尾巴,总是来回摆动。
白天,小花猫总是爱睡觉,嘴里还不停地打呼噜。一到晚上,它就这儿走走,那儿看看,好象在侦察老鼠的活动。
我非常喜欢这只可爱的小花猫。
1、给第二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
2、小花猫的尾巴是__________,眼睛是__________,胡子__________。
3、写小花猫颜色的词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四)
猫的舌头上有肉刺,它经常用舌头理理身上的毛。狗的舌头在天热时总是伸出来,帮助散发身体中的热量。啄木鸟的舌头是细长的,能把害虫从洞里钩出来吃掉。动物的舌头是多么奇妙啊!
1、这段话有______句。
2、这段话写了______、______、______三种动物的______的作用。
3、请用“——”画出啄木鸟舌头的作用。
(十五)
小猴看见妈妈戴着眼镜读书、写字,奶奶戴着眼镜缝补衣服,它问是什么道理,妈妈和奶奶回答说:“戴上眼镜看得清楚。”
一天,小猴戴起了妈妈的眼镜,哟!模模糊糊;再戴上奶奶的眼镜,头昏眼花,差点摔一跤。它生气地说:“妈妈和奶奶骗我!”
猴妈妈知道了,对小猴子解释说:“奶奶年老了,戴老花眼镜;妈戴的是近视眼镜。”事情往往就是这样,对别人合适的东西,对自己不一定合适。
1、妈妈适合戴_________,奶奶适合戴_________。
2、小猴戴妈妈的眼镜感觉是__________,戴奶奶的眼镜感觉是_________。
3、这篇短文说明的道理什么,请在正确的答案后面打“√”。
1)小猴不能戴奶奶的眼镜。
2)小猴不能戴妈妈的眼镜。
3)对别人适合的东西,对自己不一定适合。
(十六)
从前,有两个将军,他们一起去买盾牌。做盾牌的人拿起一个盾牌给他们看。站在盾牌左边的将军看了说:“这个金盾牌很好!”站在右边的将军说:“你错了,这是个银盾牌。”这两个将军就这样争论起来。做盾牌的人说:“你们都错了。这个盾牌一面是金的,一面是银的。你们只看一面,怎么能不错呢?”
1、短文共有______句,用“——”把第6句画出来。
2、站在盾牌左边的将军认为是______盾牌,而站在右边的认为是______盾牌,他们都______了。
3、这篇短文告诉我们的道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七)
冬天已经过去了,春天不知不觉地来到我身旁。
春天在树枝上。嫩芽悄悄地钻出来,把枝条打扮得绿油油的。
春天在花园里。花开了,有红的、粉的、金黄的……五彩缤纷,真美丽啊!最吸引人的是蝴蝶花,像一群展开翅膀的花蝴蝶,在翩翩起舞。
春天在辽阔的田野里
春天到了,祖国处处是春天,我爱祖国的春天。
1、短文有______个自然段,请给第四个自然段加上标点。
2、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装扮——______
3、“蝴蝶花像一群展开翅膀的花蝴蝶,在翩翩起舞”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
1)蝴蝶花会翩翩起舞。
2)蝴蝶花开了,在春风中不停地摆动。
3)蝴蝶花很美。
(十八)
日月潭是一个美丽的大湖,它在我国台湾省的中部。
日月潭里有个小岛把潭分成两半。潭的一边像圆圆的太阳,叫“日潭”;另一边像弯弯的月亮,叫“月潭”。两潭湖水相连,像个碧绿的大玉盘。小岛就像玉盘中的明珠。
日月潭的四周是山,山上是茂密的树林。日月潭的水很深。山林倒映在潭里,湖光山色,非常美丽。
我爱美丽的日月潭,我爱祖国的台湾岛。
1、小岛把潭分成两半。潭的一边像____________,叫“______”,另一边像____________,叫“______”。两潭湖水相连,像个____________,小岛就像____________。
2、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
______的大湖
3、照样子写句。
小岛就像玉盘中的明珠。
____________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九)
孔融小时候,家里常常买梨子,梨子又香又甜,大家都争着去拿大的吃。可是孔融每次都是拿最小的。父亲问他为什么要拿小的,他回答说:“因为我年纪小,当然应该拿小的,大的留给哥哥吃好了。”父亲听了,赞扬他上小年纪懂得礼让。
1、短文共有______句话。
2、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3、根据短文内容判断句子对错,对的打“√”,错的打“X”。
1)孔融每次都是拿最大的梨来吃。
2)孔融认为自己年纪小,应该吃小的。
3)孔融是一个懂得礼让的好孩子。
(二十)
小热带鱼可好看啦!
小热带鱼的身子是三角形的,全身金黄色。尾巴是黑色的,也是一个三角形。
小热带鱼的头上长着一双小小的圆眼睛,一张尖尖的嘴巴,嘴巴下面还长着两根又长又黑的胡子呢!
1、第2自然段主要写小热带鱼的______和______。第3自然段主要写小热带鱼的______、______和______。
2、小热带鱼长着一张__
3、你喜欢小热带鱼吗?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十一)
中午,太阳高照,整个日月潭的美景和周围的建筑,都清晰地展现在眼前。
要是下起蒙蒙细雨,日月潭好象披上轻纱,周围的景物一片朦胧,就像童话中的仙境。
1、这段话写的是日月潭______和______的景色。
2、用“——”画出文中的比喻句。
3、“清晰”的近义词是______,反义词是______
(二十二)
晚饭后,我和邻居家的姐姐在门口乘凉。忽然,一只大蜻蜓飞来了,落在一棵小树上。
我悄悄的走过去把它捉住。大蜻蜓真漂亮,两只眼睛像玻璃球,亮晶晶的,一对红翅膀不住地扇着。我真喜欢它。
姐姐看见了,大声喊:“把它放了,蜻蜓是益虫!”听了姐姐的话,我连忙松开手,大蜻蜓飞走了。
1、数一数,全文一共有
2、“玻璃球”是指蜻蜓的
3、我为什么喜欢大蜻蜓?用
(二十三)
从前,有一个人顶着大包袱骑在马背上赶路。走了不大一会儿,他满脸汗水,十分吃力。
“喂,”过路人看了十分奇怪地问:“你为什么要顶着大包袱,不把它放在马背上呢?”
“唉!”骑马的人叹了口气,说:“我怕马吃不消,所以把包袱顶在头上,这样做可以让马省些力气呀!”
1、这篇短文共有_____个自然段。
2、用“_____”画出过路人问的话。
3、用“~~~~~”画出骑马人回答的话。
4、你认为把大包袱顶在头上比放在马背上让马省力吗?为什么?
(二十四)
一只乌鸦口渴了,在树林中找水喝时遇到了猴子。猴子告诉它树下的井里有水。
猴子走了,乌鸦来到了那口井旁,就把小石子一颗一颗衔到井里,可是衔了好久,还不见水升上来。
这时候,猴子到井边来打水,看见乌鸦用这种方法喝水,哈哈大笑,说:“你用这种办法喝瓶子里的水是可以的,喝井里的水就不行了。”说完,猴子很快打了一桶水,请乌鸦喝了个够。
1、这篇段文共有______个自然段,写了______和______之间发生的事。
2、乌鸦的老办法是什么?用“_____”画出有关的句子。
3、猴子的办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十五)
五岁那年的夏天,我跟着妈妈到乡下舅舅家去。那个村的西面、北面都是连绵几十里的山。山上树木茂密,山间溪水哗哗,山下是一片绿绒似的稻田,田边是一片碧绿的荷塘。
白天,这里到处是人们劳动时欢声笑语。晚间,这里虽然很黑,但是很有意思,青蛙、纺织娘和其它各种小动物的鸣叫声,汇成了一首动人的小夜曲。
我刚到这里就被迷住了。
1、这篇小短文共有______个自然段。
2、第一段讲了山上的________、山间的________、山下的________和________。
3、“我刚到这里就补迷住了。”“我”被什么迷住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