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盛开在天堂里的剑兰花

(2010-09-26 11:47:53)
标签:

情感

盛开在天堂里的剑兰花

------深情缅怀我的外婆唐必威

二零零九年十二月十六日,己丑年,丙子月,乙未日,农历十一月初一,星期三。

这一天的天津市乌云低垂,天空阴沉的好似要渗出水来,凛冽的寒风也扑面来袭,就像要透过层层包裹的衣服钻进人的身体里……而我对这彻骨的寒冷却无知无觉,因为此时此刻我的心中无比悲痛,痛入骨髓……就在这一天,我最最亲爱的外婆与世长辞,永远的离我而去了!这个世界上最最疼爱我的那个人就这样走了?我一遍一遍地问自己,又一遍一遍的安慰自己:这不是真的,只是一场噩梦而已,只需等它醒来,外婆依然还会在那里……然而理智却拿着鞭子狠狠地抽打着我的心,它告诉我,这是真的,不容置疑。我哭伏于地,不能自己……

我的外婆名叫唐必威,出生于一九一八年农历八月十九日。外婆的父亲(即我唤作太外公的)姓唐名桂馨,字督襄,贵州铜仁松桃县人,清光绪年间甲辰恩科进士,官度支部主事。现今的松桃县志中仍有记载曰:“唐桂馨1881——1951松桃县蓼皋(城关)镇人,光绪291903)年考中进士,是松桃历史上第三位进士,而唐的祖父唐世翼则是松桃历史上第一位进士。辛亥革命后,于民国2年派往日本留学,回国后在袁世凯总统府任参事,1941年隐居天津。1951年病逝。(贵州铜仁松桃苗族自治县)。”又据查《明清进士题名碑录》曰“唐世翼又作唐仕翼,松桃直隶厅府人,也就是今蓼皋镇人。其孙唐桂馨光绪年进士。”外婆的母亲名曾琮,与琼瑶的外婆是亲姐妹。我的外婆出身于世代书香门第,共有姐妹三人。因为旧社会中女子地位极低,家中没有儿子会被人嘲笑,而我的太外婆为人很是好强,她发誓要让自己的三个女儿出人头地,不仅不做男人的附属物,而且比男人还要强,因此她的三个女儿均考入大学:我外婆的大姐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我外婆的二姐考入清华大学,我外婆读的是中央大学(即现在的南京大学的前身)。此种情况在当时那个信奉“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年代,也实属罕见了……(下面这张珍贵的老照片就是我的外婆和她的两个姐姐小时候在家中所摄)

http://s14/middle/6cb4a409h912186d3158d&690
 

外婆在大学期间结识了外公,大学毕业没多久,外婆就和外公结婚了。我的外公名叫曾鼎禾,字禾生,出生于一九一零年十一月二十三日,生前曾任教于天津南开大学,现在南开大学出版的《南开人物志》一书中还记载有他的生平:“    曾鼎禾,又名曾禾生。原籍四川省华阳县。由于他的曾祖父及祖父在清代相继考中进士,而得以跻身于清朝官僚的行列。曾家由此开始长期地居住在北京。19101123日,曾鼎禾在北京出生。其父曾相继在清政府及北洋军阀政府内任高级官吏。后由政界转向了商界。
      
优裕的家境使曾鼎禾从小便有机会受到良好的教育。19238月,他从北京师大附小毕业后,升入北京私立志成中学上初中。三年后,顺利地进入北京师大附中上高中。19288月,他以优异的成绩被清华大学数学系录取。他本报考的是物理系,但由于他的数学成绩特别突出,而被转到数学系进行培养。此后,曾鼎禾就与数学结下了终生之缘。
      
求学期间,身为一介书生的曾鼎禾得知日本出兵山东时,他满含激愤与全班同学集体宣誓:誓死救国,抵制日货,坚持到底!”“一八事变爆发后,他怀着满腔的爱国热情积极参加了清华大学学生会组织的各种抗日宣传活动。京汉铁路沿线曾留下他奔波的身影,徐水的百姓曾聆听过他那慷慨激昂的演讲,保定的人民曾感受过他那一片爱国的深情。痛定思痛,善于思考的他明白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一心想通过留学,来实现师夷长技以制夷这个长久以来埋藏在中国知识分子心中的梦想。
        1932
8月,曾鼎禾从清华大学毕业后,开始独立生活。当时,家道中落,出国只能依靠自己积攒路费。他回到自己的母校——北京私立志成中学教数学。当时每个月的薪水是一百元左右,为了出国,他一直省吃俭用。19358月,他终于攒足了路费,到了法国。在法国,曾鼎禾以优异的成绩考上巴黎大学,并获得了奖学金。他在巴黎的郊区租了房子,平时除了上课,查资料外,都在房中埋头苦读,几乎不参加任何交际活动。靠着这种拼搏精神,他出色地完成了学业。
        1938
4月,曾鼎禾的博士论文答辩顺利通过,荣获巴黎大学数理哲学博士学位。他的博士论文《集合论及数理哲学》,共有157页,曾在巴黎印行,获得学术界的好评。此外,他的两篇副论文《论排中律》和《论超限数》也在数理哲学院讨论会上作过报告。曾鼎禾在国外留学三年;两年半是在巴黎度过的,另外半年则是在德国的柏林大学专门学习德语。
        1938
6月,曾鼎禾回国时,北京已经沦陷于日寇的铁蹄之下。在那个动荡的年代里,为了生计,他迫不得已四处奔波,从南到北,从西到东,足迹几乎踏遍大半个中国。回国之初,他先是到成都。在那里,同乡把他介绍到陕西的西北联合大学农学院任副教授,教授数学。不久,农学院里因派系之争而停课,他离开了学校又回到成都。19399月,在清华大学数学系的老同学柯召的介绍下,曾鼎禾在成都航空机械学校找到一份工作。他担任该校高级班的教官,教授《高等微积分》等课程。漂泊的生活刚刚稳定下来,不料在第二年的三四月份,这个学校便改为完全的军事化机构,要求所有的教官集体加入国民党,曾鼎禾当然也不例外。此时,由于持续的长途奔波,加之南方湿热气候的侵袭,他的身体渐渐有些不支。19404月,他因患支气管炎而住进华西医院。曾鼎禾便以此为借口,由医院出据了一张肺病的证明,从而解除了与这所军校的关系。不久,他又得以脱离国民党,成为无党派人士。
       1939
8月,在柯召的邀请下,曾鼎禾开始执教于四川大学。在四川大学数学系,他主要讲授实变函数论、复变函数论、连分数论。他讲的课深入浅出,易于理解,颇受学生的欢迎。为人朴实坦诚的他,在四川大学与同事们合作的比较愉快。不料校内却因理学院长的问题产生矛盾,曾鼎禾不想介入这场争执,于是放弃了这份工作,离开了自己刚刚熟悉的四川大学。
       1942
2月,曾鼎禾与其妻唐必威携子来到中央大学(南京大学的前身)。在这个崭新的环境中,他们一家开始了一段较为平静的生活。在这里,他主要给学生讲授实变函数论、微分方程、高等几何等课程。当年在四川大学任教时,由柯召介绍曾鼎禾加入过中华自然科学社,进行科普宣传的工作,富有经验。1944年,中央大学的沈其益和涂长望得知此事后,便邀请他主编《科学世界》这本杂志,也是进行科普宣传的工作。曾鼎禾爽快地接受了这项任务,担任了大约两年的主编,后因病而被迫辞职。
1949
8月,曾鼎禾与其妻唐必威女士和三个孩子来到天津,任教于北洋大学。远离南方的湿热气候,他的身体状况明显好转。在这个学校他主要讲授高等微积分、微分几何、微分方程等课程。工作之余,他协助自己的老师组织读书会,在系内形成研究的风气,成了老师的得力助手。作为无党派人士,他也时时关心新中国的大事,积极参加政治学习。19526月,在天津大学化工系教授刘云浦的介绍下,曾鼎禾加入了中国民主同盟会;调到南开大学工作后,他曾作为南大的民盟负责人,出席在北京召开的全国民盟代表会议。
       1952
8月,在院系调整中,曾鼎禾完全服从组织上的安排,把家从天津大学搬到了南开园的西村12号,开始了一种全新的生活。在他的教学生涯中,从未担任过任何行政职务,而一到南开大学数学系,便挑起了系主任的重担。这样,曾鼎禾在教学、科研的同时,还要管理全系的工作,于他而言是个不小的挑战。
        
在几所高校任教之后,曾鼎禾已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他主要讲授数理逻辑和数学分析。他的口才非常出色。当时,第一教学楼的大阶梯教室经常回荡着他那洪亮的声音。他讲起课来,深入浅出,容易理解、消化、吸收,很受学生的欢迎。在他的描述下,枯燥的数字富有灵性,生硬的公式充满乐趣,课堂气氛变的十分活跃,吸引着同学们的注意力。对于系里的年轻教师,他也十分关爱。每次上完课,他都精心布置习题,然后指导青年教师上习题课。课下,学生们有了问题,经常到曾鼎禾的家中去请教。而他总是耐心地解答,还向好奇的学生介绍国外的情况,当时,他家的那间大房子常常充满了欢声笑语,还有读书、读报的讨论声,气氛十分热烈。
       
曾鼎禾在法国巴黎大学获得数理哲学博士学位,系里当时未开设这门课,他便经常和系里的一些教师互相交流、互相启发。虽然他的专业是数理哲学,在职务上研究的却是函数论。在研究的过程中,他不但克服了自己经验不足的弱点,而且还取得不小的成就。在60年代初,曾鼎禾曾指导过两个研究生,他们是蔡厚生和倪士勇,研究的方向都是函数构造论。在搞科研的过程中,他还注意借鉴国外的研究方法。在他的倡议下,南开大学召开科学论文报告会,每两年举行一次,从而增加学术交流的机会,活跃学术气氛。1960年以前,曾鼎禾曾任全国高等院校教材编委会委员,当时我国数学教材奇缺,高校数学系的学生使用的多是没有译过来的外文的数学教材,十分不便。于是,他便发挥自己的外语优势,着手翻译国外的数学教材。他的外语功底非常好,掌握了法、英、德、俄四种外语,能够笔译。1954年,他发表了译著《变分法教程》;1960年,他译出《博奕论导引》,这是我国第一本介绍博奕论的专著。1958年,天津科协创办《红旗数学汇刊》,曾聘请曾鼎禾出任主编。这份刊物持续了大约两年的时间。
       
在忙于教学、科研的同时,曾鼎禾教授努力克服困难,把系里的工作搞得井井有条,有声有色。当时,他带领系里的同事积极响应党中央发出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号召,组织教师和学生参加一系列的实践活动,效果显著。1958818日,数学系学生成立了东方红数学仪器设计院。195898日,数学系的学生制成模拟电子计算机。1958923日,数学系第一中队机砖小队成功地以数理统计的方法检验机砖的抗压强度。这些成果既充分显示了数学系的实力,也是对全校师生的一种鼓励。
为工作竭心尽力的曾鼎禾,不曾料到有一天祸从天降。1966文革刚刚开始,他便被免去了一切职务,离开了自己心爱的数学研究,被迫到农场进行劳动改造,经受着精神和肉体上的痛苦。
        1971年11月13,曾鼎禾教授被突发的心脏病夺去了生命,享年仅61
岁。为自己,也为后人留下了一场遗憾。”

http://s4/middle/6cb4a409h91218db36403&690

 

 上面这张照片是我外公在法国留学期间所摄,中间的即是我外公。

很可惜,我的外公在我还未出生前就去世了,无缘得见,真是我此生最大的遗憾!

http://s3/middle/6cb4a409h912195da2dc2&690

在我外公外婆定居天津后,我的外婆就进入了天津师范大学地球物理系任教,直到退休。

 

我的外婆气质高雅,为人正直,个性独立,做事认真细致,待人接物不卑不亢,在单位里人缘极好,她的课学生座无虚席,交口称赞。听我母亲说,天津市召开教师代表大会,天津师大只有一个名额,即是我的外婆。

我的外婆有两个孙女(我的大舅和小舅各有一个女儿)和两个外孙女(即我和我妹),然而她却极其偏爱于我,换句话说,她把本该分为四份的对孙辈的疼爱,全都给了我一个人!我想人与人之间是需要缘分的,亲人之间也是如此,我外婆和我是极为有缘的。从小到大,在我的记忆中,外婆微笑的面容总是那么慈祥,和蔼,亲切,让我沉浸在被宠爱的温暖里,感动着,幸福着……

如今外婆不在了,每每想到这些,心就会痛,直到不能呼吸……

外婆,亲爱的外婆,您在天堂还好吗?您可知道您的外孙女好想好想您……

如果每一个逝去的人在天堂里都有一朵代表的花,那么我的外婆必然是一株怒放的剑兰,因为剑兰的花语是:坚强,独立,高雅,智慧;一如我外婆的个性,分毫不差……

今年的农历八月十九日是我的外婆诞辰92周年纪念日,谨以此文留作永久的纪念,深情的缅怀,寄托无尽的哀思……

                                     外孙女李欣  泣作于

                                     庚寅年乙酉月己卯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