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R语言table()函数

(2018-09-24 04:17:35)
分类: Analytics
https://blog.csdn.net/yitianguxingjian/article/details/51567843

R语言table()函数比较有用,两个示例尤其是混淆矩阵这个案例比较有用: 

 例子一:统计频次 

 z<-c(1,2,2,4,2,7,1,1);

z1<-table(z);
summary(z1);
 
z1#实现z中各数据频次的统计 
z 1 2 4 7 3 3 1 1 

names(z1)#居然是有名字的 

[1] "1" "2" "4" "7" 

> z<-c(1,2,2,4,2,7,1,1)
> table(z)
z
1 2 4 7 
3 3 1 1 
> summary(z)
   Min. 1st Qu.  Median    Mean 3rd Qu.    Max. 
    1.0     1.0     2.0     2.5     2.5     7.0 
> names(table(z))
[1] "1" "2" "4" "7"


例子二:实现混淆矩阵

 t=table(c(1,0,1,1,1,0,0,1),c(0,0,1,1,1,0,1,1));(sum(diag(t))/sum(t)) t#显示该混淆矩阵,可以理解成第1列是实际值,第2列是预测值,在混淆矩阵中,横向是实际值(第1列),纵向是预测值(第2列)     0 1   0 2 1   1 1 4 (sum(diag(t))/sum(t))#预测对的数量除以总数据量 [1] 0.75 diag(t)函数比较有意思。如果t为矩阵,则结果为t主对角线元素组成的向量;如果t为向量,则结果为使用t作为主对角线元素创建对角矩阵。 --------------------- 本文来自 yitianguxingjian 的CSDN 博客 ,全文地址请点击:https://blog.csdn.net/yitianguxingjian/article/details/51567843?utm_source=copy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