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压高的人少吃这4种蔬菜
标签:
健康杂谈 |
分类: 健康医学 |

你有没有见过这样的事儿?老李头,六十多岁,身体一向硬朗,天天遛弯、打太极,走路带风,逢人就夸:“我这身体,比三十岁的小伙子都结实!”可前阵子突然头晕眼花,一量血压,吓一跳——高压180,低压110!
很多人都误以为,高血压就是吃盐多,殊不知,“伤血压”的不止盐。有些你天天吃、还以为养生的蔬菜,背地里正给你的血压‘添柴加火’。
第一种,让无数人“翻车”的——咸菜、腌菜类蔬菜。
别跟我抬杠,说那不算蔬菜。白菜、萝卜、芥菜,不都是我们日常吃的蔬菜吗?一腌制,风味上来了,问题也来了。
腌菜的钠含量有多高?100克咸菜,钠含量能飙到2000毫克以上,几乎是一个成年人一天的“钠限额”!
你以为自己“吃得清淡”,可一碟咸菜下肚,等于灌了一瓶盐水。更别说有些人早上吃稀饭,非得配点咸菜才下饭,这一口一口,就是血压在往上爬。
盐是条明枪,腌菜是把暗刀。我不是说你一口都不能吃,但要有节制。高血压人群,每天摄入钠应控制在2000毫克以内,换算成盐,也就5克。咸菜一入口,这个额度基本就爆了。
很多人把笋当“养生菜”,说它低脂、低糖、清淡,适合“三高”人群。但你知道吗?笋里面的草酸、嘌呤含量高得吓人。
草酸容易和体内钙结合,形成草酸钙结晶,不仅堵肾,还可能影响血管弹性。而嘌呤代谢后产生的尿酸,如果长期偏高,会刺激血管内皮,引起炎症反应,使得血压更不稳定。
而且,很多人吃笋不是清蒸,而是炒肉、红烧,一重口下去,钠和脂肪双双飙升,等于给高血压“添双翅膀”。
尤其春天新笋上市那阵,朋友圈全在晒“春笋炒腊肉”“干锅脆笋”,看着馋,吃进去的,可是高草酸大礼包,对血压是慢性拉锯战。
每次看到老年人顿顿吃笋,我都忍不住提醒:笋虽好,不宜多。
是不是很意外?芹菜不是降血压的“明星蔬菜”吗?
这事儿啊,说来就像“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芹菜的确含有芹菜素、钾丰富,有助于利尿、扩张血管,但问题在于: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多吃芹菜。
有研究发现,芹菜中的芹菜碱、挥发油等成分会影响某些降压药的代谢。也就是说,如果你正在吃降压药,吃多了芹菜,可能让药效变得忽高忽低,血压控制不稳定。
药物就像个脾气暴的老大爷,一着急就上火,你还拱火,那不是找事儿么?
如果你真想吃芹菜,建议一天别超过100克,最好是炒着吃,别生榨,别空腹吃,别天天吃。
先别急着拍我,说菠菜是“补铁小能手”、“绿色蔬菜代表”——我不否认它营养,但对于高血压患者,尤其是伴有肾功能减退的人群,菠菜可能是颗定时炸弹。
菠菜中钾含量极高,每100克菠菜含钾约500毫克。钾虽有助于控制血压,但肾功能不好的人不能及时排出多余钾,容易引发高钾血症,进而出现心率紊乱、血压骤升等风险。而且菠菜草酸也高,和钙结合后容易形成结石,一旦堵住肾脏通道,血压也会被连带影响。
你要问,那高血压患者到底该怎么吃蔬菜?我给你两条建议,实打实地能用得上。
这些都比较温和,营养丰富,含钠低,不容易影响药物代谢。特别是苦瓜,里面的苦味素对血压有平稳作用,夏天吃点清热去火,尤为合适。
很多人吃菜难离“重口味”,其实炒菜时加点柠檬汁、醋、葱姜蒜提味,不加味精照样香。这也是老祖宗留下的智慧:“五味调和,莫过自然。”
说到底,高血压不是一天吃出来的,也不是一天能治好的。
它就像一锅慢炖的汤,你加什么料、放多少火、怎么搅拌,都会影响最后这锅汤的味道。你以为自己吃得健康,其实可能早就“暗栽雷”。
我们常说“病从口入”,但更深层的是:“病从误解入”。
我真心希望你看完这篇文章,不是吓一跳完事,而是带走点改变的念头。
哪怕只是把冰箱里的咸菜扔掉,把芹菜榨汁机收起来,那也是一个好开始。
别等血压爆表才后悔,别让习惯成为病根。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