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味变化,小心这些器官出问题

标签:
健康杂谈 |
分类: 健康医学 |

一、口酸:当心脾虚肝火旺
虽然平时吃点酸口的食物可以开胃,增加食欲,但口中长期有酸味反而容易引起口腔不适、降低食欲。
1、脾虚不消化
脾能够帮助消化,脾虚容易导致积食、腹胀,当食物长时间积存在胃部或十二指肠内,其分解后产生的气体就会不断反馈到咽喉和口腔内,形成一股酸涩的气味。
2、肝热易溃疡
中医认为肝属木,主酸味,最怕火气。但是熬夜、暴饮暴食、情绪激动等都会加重肝脏的火气,在夏季尤其明显。
3、芦根粥除口酸
二、口甜:消化功能紊乱
口甜一般是由于消化系统功能紊乱,导致唾液中淀粉酶含量升高造成的,常吃辛辣、油腻、高糖等重口味的食物,都可能使口腔内出现甜味。中医则认为口甜多与脾胃内热有关,通常伴随有口干、湿热等情况。
夏季气候潮湿,很多人容易被湿气影响,喜欢多吃重口味和高热量的食物,还不喜欢多运动,最后给脾胃造成很大的负担。
2、气阴两虚
另一种情况则是老年人脾胃功能退化,导致气阴两虚,也可能有口甜的现象。有这种体质的人,因为不出汗,湿热都滞留在体内,还容易有神疲乏力、食欲减退、口渴气短等问题。
三、口咸:肾阴肾阳有不足
口咸不一定是平时吃盐的那种咸味,也可能带有咸涩味,往往与津液失调有关,而总管人体津液循环的重要器官就是肾脏。中医认为肾液上泛时就表现为咸味,这其中大致分为两种情况。
体质虚弱、畏寒怕冷、不爱运动的人在天气寒冷或着凉伤风后,容易造成肾阳虚,再加上这类人主动出汗少,体内水分、盐分代谢较慢,肾阳虚较重时就会出现口咸。

3、温阳补肾汤
温和地补肾有益于稳步增强肾脏的固摄作用,帮助调节体内津液分泌,我们可以用温阳补肾汤来调理。取杜仲30g、白术15g、山茱萸12g,用5碗水煎成2碗水即可,有温肾阳、补肾气的功效。饮用前需咨询医师。
能引起口苦的病症有很多,比较常见的是肝气郁结,它会直接影响到胆汁的分泌和排出,间接影响到脾胃的消化效率,所以胆汁淤积时可能出现口苦的现象。
1、气滞血瘀
2、肝气虚弱
3、疏肝解郁梅花粥
前一篇:三步人生
后一篇:消化好、降血脂的葡萄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