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扬州八怪金农《古佛图》佚事

(2020-11-28 06:22:52)
标签:

健康

杂谈

分类: 艺术
扬州八怪金农《古佛图》佚事
地主跑路,长工拿回两捆字画,国家补助1800元!
扬州八怪金农《古佛图》佚事
    烟台市博物馆
        藏于烟台市博物馆的《古佛图》,是“扬州八怪”之首金农的晚年作品,沉淀了金农坎坷一生的复杂感悟,两侧的“漆书”题跋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此外,《古佛图》的传奇经历,也为这卷世间孤品增添了不少份量。扬州八怪金农《古佛图》佚事
      1、金农名画,落入山东富豪家族
扬州八怪金农《古佛图》佚事
         清 罗聘绘金农像
        作为“扬州八怪”之首,金农的“怪”让自己的一生颇为坎坷,年轻时“岁得千金,亦随手散去”,完全是一个不修边幅的书画家风度,三教九流广交朋友。到了晚年却穷困潦倒,靠卖字画为生。
       乾隆年间,已到古稀之年的金农经常思念年轻时的美好。一天,他挥笔泼墨画了一尊佛祖——身材伟岸,面目安详,双目微闭,两耳垂肩,双手合于胸前,一臂坦露。金农以画寄托心愿,期盼着佛祖能给芸芸众生带来福音。画完后,金农在佛的两旁用其古朴浑厚的漆书题上两排落款。扬州八怪金农《古佛图》佚事
       世事变迁,《古佛图》辗转落入清代山东首富“丁百万”家族。据记载,丁氏家族的当铺、钱庄遍及全国11个省市,资产相传等于清政府一年的财政收入,因此绰号“丁百万”。借助当铺遍布大半个中国的得天独厚的优势,“丁百万”家族收藏了大量青铜器、陶瓷器、石刻、古币、古籍善本、碑拓和字画,金农的《古佛图》便是其中一件。扬州八怪金农《古佛图》佚事
       2、地主跑路,长工捡回两捆字画
扬州八怪金农《古佛图》佚事
        丁氏庄园内景
        1947年,胶东地区进行土改,打土豪、分田地,“丁百万”家族自然也难以幸免。丁家主人带着部分家当连夜逃跑,很多没来得及带走的财产就被瓜分了。丁家有一个姓林的长工,看到主人跑了、财产也被分了,没法继续干长工了,便收拾行李回了家。
        回家之后老婆质问他:“别人都分了东西,你怎么空手回来了?”老林说,“平日里主人对我挺厚道,不好意思拿他家的东西。”老婆说,“你这个傻瓜,你不拿,不是照样被别人拿吗?”
扬州八怪金农《古佛图》佚事
       老林一想,老婆说的也对,这是大势所趋,不拿白不拿,于是就赶了回去。回去一看,屋里的东西,能拿的都被拿走了,找了一圈,只在院子里发现了两捆字画,可能是主人走得着急没来得及拿,也可能是别人在分财产的时候不屑拿,老林就顺手把它们带回了家。
        回家之后,老婆又把他埋怨了一通:“你拿个家具还能有点用,就是拿个瓢子还能盛粮食,瞧你拿的这两捆什么东西,烧火都用不上!”老林一看,字画都是装裱过的,的确不适合烧火,就顺手把它们丢到了自己家的阁楼上。这一放,就是十几年。
       3、国家补助,换来1800元“巨款”扬州八怪金农《古佛图》佚事
        金农《古佛图》
        1963年,烟台市博物馆工作人员到当地来征收文物,村民都很好奇,老林听说之后也来看热闹,“这些东西,我家也有两捆,你们还要吗?”一个普通农民家里怎么会有这种东西?当时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听后,虽然半信半疑,但他还是跟着去了老林家。
       到了家,老林从阁楼上拿下了两捆布满灰尘的字画,打开一看,的确有不少好东西,于是就跟老林说先拿回烟台鉴定一下。老林很豪爽,说:“国家需要,拿走就行,不用给钱,放着反正也没用。”扬州八怪金农《古佛图》佚事
       工作人员把东西带回烟台后,对两捆字画进行了仔细鉴定,发现总共70多幅字画中,有53幅都价值不菲,其中就有金农的《古佛图》。
       为奖励老林的捐赠,工作人员为他申请了1800元补助。老林拿到1800元钱,非常感动。那个时候,农民辛苦一年也赚不到几块钱,在农村,30多块钱就能盖间房子,1800元可是一笔不折不扣的“巨款”。扬州八怪金农《古佛图》佚事

扬州八怪金农《古佛图》佚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