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四下读书笔记《金色花》
(2014-07-11 17:31:27)
标签:
小学四年级语文阅读理解教育 |
分类: 读书笔记 |
金色花
(印度)泰戈尔
你要是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
但是你会猜得出这就是你孩子的小小影子吗?
当你黄昏时拿了灯到牛棚里去,我便要突然地再落到地上来,又成了你的孩子,求你讲故事给我听。
“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
主要内容
感受
文章篇幅虽短小,但意蕴丰富。表现了家庭之爱和人类天性的美好与圣洁。
阅读理解
作品出处
编辑金色花又译作“瞻波伽”或“占波”印度圣树,木兰花属植物,开金色碎花,选自《新月集》。
《金色花》是一篇表现母子之情的散文诗,是印度著名作家泰戈尔《新月集》的代表作,他以“假如我变成一朵金色花”开头,点明了作者的幻想,由此展开想象写了一个机灵可爱的孩子与妈妈一天三次嬉戏的场面:在妈妈做祷吿时,悄悄地开放花瓣散发香气;在妈妈读书时,他将影子投在妈妈的书页上,让妈妈看书不伤眼睛;在妈妈拿了灯去牛棚时,他突然地出现给妈妈惊喜。孩子“失踪”了一天却始终和妈妈在一起。孩子的行为深藏着对妈妈的爱和依恋。从孩子对母亲的爱,和母子间的对话,可以想到妈妈对孩子的爱。本文以儿童特有的方式表达了对母亲的爱及默默奉献的决心,篇幅虽然短小,但有完整的情节,人物在情节的发展中各显现其性格。
分析内容
《金色花》篇幅虽短小,但意蕴丰富。表现了家庭之爱和人类天性的美好与圣洁。
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长在树的高枝上,笑嘻嘻地在空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吗?
(第一段的第一个词“假如”就写出了全篇文章是以一种想问的方式来写的,所以这个词是文章的文眼。“长在树的高枝上,笑嘻嘻地在空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这句话就是围绕这“好玩”两个字来写的。)
你要是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
(本段以一个调皮的孩子的口吻,以儿童特有的方式表现对母亲的感情,构成一幅儿童嬉戏的画面,为什么“我”那么快乐,那么天真,那么活泼,那么可爱? 因为“我”沐浴着母爱。)
我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看着你工作。
但是你会猜得出这就是你孩子的小小影子吗?
(这三段连用两个“当你”表现了小孩子领受着母爱,也想着怎么回报母爱。散发出香气是对母亲暗中表示依恋;将影子投在母亲所读的书页上,是替母亲遮阳,也是暗中对母亲表示依恋。他想让妈妈嗅到花香,让妈妈看书不伤眼睛。孩子调皮又懂事的形象就表现了出来。)
“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
(妈妈不见了孩子,多么着急,一旦见了,又惊又喜,自然嗔怪孩子。这句表现出妈妈惊喜的神情。)
“我不告诉你,妈妈。”这就是你同我那时所要说的话了。
这一首散文诗,让我们感受到母子情深,感受到母子之爱,那么一种亲昵,那么一种亲热。爱是交流的,从孩子对母亲的爱,可以想到母亲对孩子的爱。
整体感知
《金色花》这一首散文诗,让我们感受到母子的情深,感受到母子之爱,那样一种亲昵,那样一种亲热。为什么孩子那么快乐,那么天真,那么活泼,那么可爱?因为他沐浴着母爱。爱是交流的。小孩子享受着母爱,也想着怎么回报母爱。他想到变成一朵金色花,让妈妈嗅到花香,让妈妈看书不伤眼睛,在妈妈看书的地方投下影子,说明了母子情深。
作品注释
1.金色花:又译作“瞻波伽”或“占博迦”,印度圣树,木兰花属植物,开金黄色碎花。
2.匿(nì)笑:偷偷地笑。匿:隐藏,不让人知道。
3.祷(dǎo)告:向神祈求保佑。
4.衍(yǎn):延长,开展。
5.《罗摩衍(yǎn)那》,印度的一部叙事诗,写罗摩和妻子悉多悲欢离合的故事。罗摩是诗中的主角。为了履行对父亲的诺言,维持兄弟间的友爱,他抛弃了继承王位的权利,和妻子在森林生活了14年。
6.作者为什么想变成一朵金色花?
金色花在印度人心目中象征着纯洁,把孩子想象成一朵金色花表现出了孩子对母亲最天真,纯洁,无私,的爱以及对母亲的感恩之心。
7.孩子为什么想变成一朵金色花?为什么向妈妈保密?
因为孩子想默默地给予母亲以关怀,表现了孩子想为母亲默默奉献的精神,写出了孩子对母亲纯洁天真的爱。
8.妈妈见到孩子,为什么说“你这坏孩子”?这是什么口吻?孩子真的“坏”吗?
上文说,妈妈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可以想到,不见了孩子,妈妈多么着急,这种惶急的心情肯定与时俱增,一旦见了,又惊又喜,自然嗔怪孩子,体现出了母亲对孩子的爱。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