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AIESEC海外志愿者故事 |
来自上海外国语大学日语经贸专业的研二学生江浩然,通过 AIESEC 上外分会去波兰做了2个月的短期教育实习。
“虽然自己并不是教育专业背景的学生,选择这次实习机会也是希望既能够发挥日语特长,又能够去欧洲锻炼自己开阔自己的视野,发现自己其他的潜能。”
浩然工作的地点位于波兰东北部的比亚韦斯托克市,这个项目是由当地 AIESEC Bialystok 分会举办的为期两个月的 Language Workshop。一共6名海外实习生,分别教授英语、法语、西班牙语、日语、中文、俄语六种语言。
江浩然负责的是日语的教学,听课者有大学的在校学生,也有当地的日资企业员工。面对这样一群10人以内、日语零基础、典型的活泼幽默的波兰学生,我在想对于他这样一个专业出身的研二学生而言,面对这样的课堂,会不会就跟大学校园里经常做的 presentation 一样轻松?
“最大的困难来自于工作中碰到的文化差异。我一个母语为中文的老师,教波兰人日语。当中文、波兰语、日语,这三种截然不同的语言文化碰撞在一起的时候,在我教学过程中无法避免地会出现许多需要磨合和解释的地方。比如,日本是个非常注重礼节的国家,所以日语里面也有很多礼节性的表达,当我在向波兰学生解释的时候又需要用英语去传递,而英语和波兰语理解上面又会有差异。
江浩然说他在这上面花了不少力气,也动了不少脑筋。
“我上网查阅了很多有关诸如‘英语环境下的日语教学’的文献资料、教学视频,吸取一些国外教育专家的经验;第一次尝试把日语入门的50音图改成有趣的英语歌词;为了让他们更快记忆日语单词,第一次花心思从设计、准备、到彩排检验小游戏;抽出课余时间带领我的学生们出去 Language tour,我还特别挑了去 CAFÉ 和日本料理店教他们实用日语会话......”
两个月的时间,江浩然不仅完成了从课程的导入到日语基础语音的教学计划,还增加了给波兰学生们日文会话、常用单词和课文,甚至初级语法的内容。
“动力都来源于我的学生。”
江浩然一提到他的波兰学生,就忍不住他的赞扬和骄傲,“我的学生们都非常积极热情,他们对日语很感兴趣并且乐于学习。虽然一开始教他们日语的时候一度碰到停滞的状态,但学生们给了我巨大的信心,让我从他们身上学会主动、积极和探索。一定程度上,是他们激发了我的潜能,用更开放的心态去解决问题,慢慢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改进我的课程内容,于是也就有了很多和学生们在一起难忘的回忆吧。”
江浩然说来之前对波兰的印象只是源于中学时的历史书本:二战被德国占领,地理上处在俄、德之间一直都不安宁;出过很多名人,有科学家居里夫人、钢琴家肖邦、天文学家哥白尼……
他在说到这些的时候就好像念着晦涩的历史百科,听来却觉得乏善可陈。
“想象中波兰人的英语水平都很高,语言上不会有问题,当时在选择实习的国家时候也有这样的考虑。来之后才发现我对波兰的认知是那么局限。”
江浩然发现虽然波兰的英语教育很普及,和中国一样都是从小学英语,但是实际运用的话同样会碰到很多困难。而他所在的比亚韦斯托克市在波兰的边缘地区,那里的平均英语水平就更低了。
“我刚到这里的时候,去商店买东西、向路人问路,这些日常的活动我都无法用英语和他们沟通,没有比语言不通的感觉更糟糕的了。为了维持平时正常沟通和生活,我临时突击学了当地常用的20句生活用语,也是逼出来的潜能吧。”
在江浩然到达波兰的最初的日子里,无论是冲击、震撼还是与之而来的挑战和面对,他都真实地拥抱了这个在过去的想象里熟悉却陌生的城市。
“这是一个和外界的世界和内心的自己相适应的过程。”他这样形容。
在为海外实习生举办的 welcome party 上,波兰大学生的活跃、热情让江浩然感到震撼。“他们手舞足蹈地唱歌、跳舞,完全不会在意他人的眼光,还会邀请中国的实习生们跟着一起跳舞。你知道我在国内的时候很少参加这样的聚会,更别说在 party 上跳舞了。”
江浩然说很难想象这个有些落后的小城市,你以为在这里生活的人也应该和城市外观一样落后,但无论是在工作中碰到的波兰学生,还是遇到的 AIESEC 团队里的大学生,他在波兰的每一天都在颠覆自己原来的想象。
在他的归国实习生报告中总结遇到的这些波兰伙伴这样写道:虽然一个人身在异国他乡,但是他们的热情使我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我很感谢我的 buddy,从我到比亚韦斯托克的第一天开始她就不厌其烦的为我解决生活中的各种困难,比如去超市购买生活用品她总是为我当波兰语翻译,给我很多在这个城市生活的小攻略......”
“还有我的学生。我记得一个波兰女生,非常喜欢日语还准备申请日本的大学。她向我请教日语问题,于是我们一起努力,我也帮助她练习口语、修改作文。在我快要离开波兰的时候,她还送给我礼物表达感谢。”
江浩然说,本来对这次实习的期望是开拓一下自己视野,但是回来后却发现自己的细微处都发生了一些改变:看待事物更加开放,愿意接受一些新鲜的东西,在一些聚会上也更愿意展现自己......
“我并不介意在哪里工作,无论是中国还是海外。”
接受采访的时候,他正在德勤实习,并且已经拿到德勤的 offer。问及之后的工作打算,我意外得知他马上要做第二次海外实习,而这一次,是去日本的日立公司做市场营销类的工作。
“看看更大的世界里,我还能有多大的潜能。”
-END-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