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探宝记——对话元青花玉壶春瓶

(2023-07-26 20:56:41)
标签:

2023

夏季号

王明珠

如果我告诉你,烟花三月,天青色开始旋转时空之门;告诉你,那穿越数百年的等待里一支素笔只为你而来。元青花玉壶春瓶,你的心跳,将敲落哪一处鸟鸣;呼吸,会吹开哪一片花海。

一切在阳光明媚的下午,在我走进烟台市博物馆的那一刻开始。我按捺着激动,倾听、对话镇馆之宝,元青花缠枝莲纹玉壶春瓶的前世今生。

博物馆的库门慢慢打开,一道,两道,恍惚走过漫长却又熟悉的时光隧道,没有人知道我脑海里那些青花的枝桠在飞速地生长,没有人知道它们在等待我的思想掀起新浪潮。随着库房管理人员的一声“请进!”我终于一步一步走近了传说中的元青花玉壶春瓶。明亮的灯光下,但见你宛如一位优美素雅的少女,亭亭玉立。我望穿秋水,心中写下万千期盼,你身披青花烟云,豆蔻枝头。我感受到这近在咫尺的另一种遥远,隐遁的思绪化为喉咙里一声惊叹:太美了!

屏住呼吸,俯身靠近,仔细端详:敞口,细长颈,溜肩,鼓腹下垂,圈足外撇,露胎处有火石红。颈上部绘蕉叶纹,颈下部绘覆莲纹,腹部绘缠枝莲纹,腹下部饰仰莲瓣纹,各层花纹之间以卷草纹分界,瓶口内沿绘花叶纹,圈足绘卷草纹。是元代玉壶春瓶的典型器形,造型清秀瘦长。釉色白中闪青,釉质润泽透亮。使用进口青花料,因高铁低锰,会出现黑褐色结晶斑点,发色较暗,青中带灰,有结晶斑点。纹饰较疏朗,笔意流畅活泼,委婉有致。

“窑火既歇,商争取售。交易之际,牙侩主之。”

我的思绪飞到元朝,飞到蒋祈《陶记》中记载的在精美的元青花瓷器烧成后,来自各国、各地商人争相交易的繁荣场景。而你,成功诞生的青花玉壶春瓶,当时不知捧在哪位商人之手,又奔向了何方。作为元世祖对外贸易的重要商品,元青花瓷器沿着“丝绸之路”走出了国门,“China”,瓷器,中国,成为一个世人皆知的名字。中国瓷器经历了从陶器、原始瓷到瓷器的漫长过程,至元代,制瓷业的工序才基本完备成熟,传统和创新经常在陶瓷舞台上重现,元青花瓷则是元代文化舞台上的一朵璀璨奇葩,它的艺术价值用一句很诗意的话来概括,那就是“百年风雅一峰青”。

萧声阵阵,月色下的画笔勾勒的是一个灵魂的告白;白烟遮日,火红的炉火里炼的是一个民族的情怀。我仿佛看到那些能工巧匠,用钴料在瓷胎上作画,研究创新,采用了釉下彩绘的手法,将中国书画艺术从宣纸搬到瓷胎上,使中国水墨画艺术融入中国陶瓷烧造中,实现了一种新的艺术载体,开启了素瓷向彩瓷过渡的新时代,让眼前的元青花玉壶春瓶跟随那个时代成为一个里程碑式的艺术品。

我禁不住伸出手指,轻轻触摸你的曲线,花枝,斑点,青花间幽幽的白。我似乎触摸到历史的脉动、触摸到元朝天空袅袅的烟火、触摸到那匠人深情的笔端……他是谁?他凝视的目光停在元朝哪一时刻?缠绕的花枝在手中转动,莲花寂静地盛开,看不透的百年风尘,猜不到的历史风云,莫测的人间沧桑啊!

周围的光影闪烁,唯有我的心跳流连于你青花下的白。无法探究那曾是一个什么样的村庄,主人用你盛过何种美酒。也许你也曾见过桃花灼灼,梅雨绵绵;也许你也曾见过故人西辞,铁马金戈。在烟台这块土地里你沉睡了几百年,是见证历史天空的时间到了;是要掀开那古老墓葬,拥抱烟台掖县(今莱州)东宋公社那片田野的时候了。1972年在村民们平整土地时你得以重见天日,装满春风,并有幸被收到烟台市博物馆,焕发新生。两件元玉壶春瓶,一只完整,一只口沿微残,完整的这件被定为一级文物。让烟台这块美丽富饶的土地多了一个传奇,给烟台文化历史的天空添了一笔重彩,成为烟台人眼里的镇馆之宝。

时间沉淀了艺术,光阴成就了价值。

一件元青花瓷器的烧成,要暗合天时地利人和,其工艺制作、材料选取、烧造技巧等都是不可或缺的有机整体。因为制作元青花所用的钴料产自西域,当时完全依赖进口,而且纹饰繁密,颜色的深浅不容易控制,成品率很低。这就决定了元青花瓷器从诞生起就价格昂贵,玉壶春瓶作为当时一种成功问世的青花瓷器之一,精湛和典雅的韵味至今颇受世人喜爱,而这件元青花缠枝莲纹玉壶春瓶有幸成器并留存于国内,出现在烟台,其何等珍贵不言而喻。从历史地位上来说,元青花玉壶春瓶的青花是东西方文明碰撞在一起的结果,体现出了一种胸怀天下、包容万象的大国气度。

如果我告诉你,在2005年7月12日,在伦敦佳士得拍卖会上,一只命名为“鬼谷子下山”的元青花人物大罐,被古董商吉瑟普埃斯肯纳茨以1568.8万英镑(人民币约2.3亿)拍下,创下了当时中国艺术品在世界上的最高拍卖纪录。而目前元青花世上仅存不足三百件,且大都收藏于国外,价值连城,这不仅是物以稀为贵,更是元青花综合艺术价值的体现。你是否也感到骄傲与自豪?元青花玉壶春瓶,烟台市博物馆里的这件珍藏,国家一级文物。稀世珍宝!穿过数百年的历史长河,历经雨雪风雷,来到这里,你是这块土地历史人文的有力佐证,更是世代后人的幸运。

你走过的天上人间路,我将如何描绘;你收纳的日月星光,我将如何歌颂。

如果我告诉你,你在,我的笔亦将在。芭蕉叶下静静听莲瓣次第盛开,青青卷草挂上浅夏的雨水。你是否愿意与我对坐,勾画青山,对诗流水。

为你走进前朝笔墨的写意,就当我为遇见你而落笔。

 

作者简介:

王明珠,副主任医师,烟台市散文学会会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秦权何雄哉?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