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又到秋风飒飒时

(2023-05-05 21:28:56)
标签:

2023年春季号

郭艳华


在我的认知中,秋高气爽,云白天蓝,秋风飒飒就是秋天的信息。层林尽染,万类霜天竞自由。放眼望去,树树皆秋色,山山满缤纷。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村里村外,山上山下,苹果园一片连着一片,远望去红彤彤的似燃烧着的火焰。走进果园,只见一个个红灯笼挂满枝头,红扑扑的脸蛋透着粉嫩,仿佛是婴儿娇嫩的笑脸。果农们在忙着脱袋、压膜、摘果,忙得不亦乐乎。一树树的苹果是他们幸福生活的希望,想着苹果给他们带来的丰厚收入,晚上睡觉都能笑出声来。
“乡村十月闲人少,才了五谷又果蔬。”村里没有闲人,只要有点劳动能力的人,都在忙碌着。议论最多的就是谁家的新品种苹果卖了几元钱一斤,谁家的葡萄卖了几万、几十万块钱,谁家的高品质有机肥大樱桃卖到几十元一斤,谁家的无公害大棚蔬菜深受市场欢迎……我听着大家的谈话,心里是又惊讶又喜悦,这些淳朴厚道的父老乡亲,现在变成新型的农民了!他们适应了今天飞速发展的社会,更新了观念,跟上了时代前进的步伐,打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奋力搏击,寻找希望和出路。如今,他们生活富裕了,村容村貌也变了样,古老的山村处处呈现出现代社会的新元素,红瓦白墙的房舍,整齐硬化的街道,干净明亮的门窗,家家户户门前停放的汽车、电动车,让我们感受到他们生活的幸福美好。
我的家乡曾经是著名的梨乡,不知道哪年哪代老祖宗栽下一片片长把梨,可能是村里的土壤和气候适合长把梨生长,一代代人传承下来,用卖梨的微薄收入维系着人们的繁衍生息,生活饿不着也不富裕。在我的记忆里,家乡的景色很美,典型的胶东丘陵地貌,因为拥有梨树的原因,一年四季风景如画。春天梨花盛开之时,村庄被梨花包裹着,空气都是香的。房前屋后的梨花伸手就能触碰到,分不清是梨园包围着村庄还是村庄散落在梨园里,“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是多么形象的描述啊!乡亲们如同生活在仙境。夏天,梨树上挂着串串绿色的小青梨,成群结队地结伴生长。勤劳的家乡人,冒着烈日悉心地进行着管理,打药、除草、套袋,丝毫不敢马虎,因为那是一年的收成,生活的希望。
最难忘的是秋天收获大梨的情景。
摘梨就是山村里盛大的节日,肩挑人抬小车推,一副扁担两个筐,十几个二十几个人排成一队,挑着百八十斤的担子,呼哧呼哧踏着步点。孩子们正放秋假,躲在屋后墙角,嬉笑打闹,待运梨队伍路过,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出去,在梨筐里抓上两个梨便一溜烟儿地跑了,大人们也只是象征性地吆喝:“小兔崽子,敢拿我的梨!看我不揍你!”孩子们早没了踪影。梨树是生产队的,大梨是集体的,谁家还没有个贪嘴的孩子!
梨园里欢声笑语。身体条件好的人登高爬梯采摘高处的梨,其他人则采摘低处的,大家都小心翼翼,分工合作,尽量保证大梨不摔不碰质量完好。不小心掉到地上的大梨,一般都是树梢上的梨,摔坏的大梨上不了等级,当场吃口感最好,这是孩子们的最爱,机灵的孩子则会守在摘梨现场,听到哪里“扑通”声响,便奔向哪里,抢到刚掉下树的大梨就大快朵颐,边吃边向大人们扮鬼脸,大人们也只是苦笑,谁忍心去责备这些孩子呢!采摘后的大梨集中挑选包装出口外贸。剩下的上不了等级的梨,才能分给社员食用,或者馈赠亲友或者晒成梨干,女人们还会用大梨制成梨醋,那味道酸甜可口,果香浓郁,绝非如今超市里的什么米醋陈醋老醋或者什么醋可比。
改革开放,梨树分到各家各户。那几年家乡人民也是挺直了腰杆,大梨行情好价钱高,人们精心管理,年年丰收,乡亲们的腰包也都鼓起来了,生活如芝麻开花节节高!随着各种高品质的水果的不断出现,大梨的行情也在逐渐走低。面对祖宗留下来的百年老树,现实需要他们做出抉择,伐老树改换新品种,种植市场前景好的苹果、葡萄、樱桃等高品质水果。一个个老汉蹲在自家梨园中看着大梨树默默抽着烟,女人们则抱着大梨树暗暗流泪,“留两棵吧,做个念想!”这是许多人家的选择。家乡的土地上迎来了新的物种新的主人。
又是一年收获季,又到秋风飒飒时。我怀念拥有老梨树时的家乡美景,更欣赏具有现代特色的家乡新貌,唯愿我的家乡在小康道路上越走越远,人民生活就如那树上的苹果、大梨一样红彤彤,金灿灿!

作者简介:
郭艳华,龙口人,教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