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气息
(2023-04-25 21:29:53)
标签:
2023年春季号 |
秋实
“冬去阳生春又来”,微信中已有许多的朋友发来了春的信息。发来的第一枝春的信息,是我非常喜欢的白玉兰。
最初收到的是还未开放的白玉兰,只是一朵花骨朵,如一支毛笔一般,生机卓越地立在枝头上。颜色是黄褐色的,像是玉石表面的色彩。再次收到的便是刚刚开放了的白玉兰,像一只小鸟,展翅欲飞。那样的生动,那样的洁白,仿佛敞开了玉石的心扉。后来收到的便是盛放的白玉兰,这时颇像一只飞来的白鹤,端庄地落在枝头,随风摇曳。从花骨朵到刚刚绽放再到盛开,便像是一件白玉石的工艺品雕刻的过程。逐步地把白色的玉石自身的洁白无瑕之美与匠心独运的人文之美结合了起来,令人叹曰:初见芳华。
另一枝春的信息便是那些黄色的花儿,被称之为迎春花。几粒黄色的豆儿大小的花蕾挂在枝条上,那般的轻盈和鲜嫩。旁边还有几只胭脂色的海棠花,微微地抿着笑唇。这些恰如其分的风度,使得春天的气息晶莹而剔透。
我忙收起屏幕,走向窗边向外望去,到处已是春天的脚印。“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即使窗外那棵老槐树,依然穿着深色的冬衣,枝条愣愣地横斜于空中,几个喜鹊窝,清清楚楚地盘坐在树枝上,一片墨色;还有那一棵棵叫不上名字的树,那无动于衷的黯然的表情,并没有掩饰住春天的气息。你听,偶尔飞来的一只喜鹊,它飞翔的英姿和鸣叫的声音都带有春天的欢快。再向远处望去,辽阔的海天如此的澄明。天空中黑色点点的雁群,海面上白色斑斑的鸥鸟,都活跃起来了。
我干脆推门出去,走向大地去拥抱春天了。
我走进那一片草地,上面有几棵高大的松树。松枝和松叶仿佛被刚刚冲洗过似的,比冬天的颜色清新了许多,有的已生出了嫩嫩的松芽。淡淡绿色的草地上,落满了棕色的松球,喜鹊在这里觅食。阳光从树冠间筛落下来,洒满一地的温暖祥和。
我走进那一片树林,远看仍旧沉睡的树枝,近观却会发现已变得有些柔软,并凸出了颗颗青春痘。漫步在树林中,观赏美丽而充满着生命活力的枝条,踏着地上去年秋天的落叶,发出清晰的沙沙的声响,我突然觉悟到:这就是春天的脚步声。
突然就感到一种希望所在:春天来了,万物复苏,正是闹春的好时节。小鸟飞来了,动物跑来了,人们也赶来了。于是春天成为了欢乐的世界。不仅温暖多了,笑声也多了,色彩也多了,一切都又重新忙碌了起来。
我曾写过一首诗——《春怨》:
春来百花艳,春去花又嫣,
万事皆因春字烦。
愿春永留河水边,翠柳绿条抚水面,
悠然怡然无不堪。
恨春一去三不见,来来去去让人念,
人在期望绝望间。
盼春天,盼春天,坐在冬日门槛前,
让人受尽风雪寒。
春夏秋冬四季转,无情有义皆天然。
作辞赋《春怨》,替人类伤感。
这都是矫情。在春天来临之时,不免还是为之喜悦,为之兴奋的。
我和许多路人一样完全融于山欢、水笑、草绿、花开的春天里了。
有许多的路人是来春天里折花枝的。我一向不太赞同,但今天却异乎寻常,面对这四面八方涌来的春的气息,如此的富足,我便毫无吝啬之情,非常的大方地向他们投去赞许的目光,并欣然写下了一首《折枝》:
踏春人,赏花把枝折。
吾欲拦之,折枝何为耶?
然闻古人曰:“花开需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又退却。
折枝便去折,把手举高些,高枝花开未歇。
犹嘱折枝者:折得花枝赠佳人,插鬓边,略横斜。
作者简介:
秋实,原名金志海,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法学硕士,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