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春寒”里的春天
(2022-06-25 21:26:48)
标签:
2022年夏季号 |
曲荣静
壬寅虎年,三月温暖的春风,吹绿了柳树的枝条,迎春花展露出少女般的娇媚,到处生机盎然,人们在迎接着又一个春意的到来,正处在一年之计在于春的忙碌中。可突然反扑的新冠疫情,以威猛之势,迅速蔓延到全国多个城市,烟台也有了新冠肺炎患者和无症状感染者,学校停课,商场关门,公交车停运,美容美发店关门歇业,各种活动中心停止活动,大街小巷没有了往昔的繁荣热闹,欢乐祥和的烟台按下了暂停键,烟台的春天仿佛被挡住了脚步。
摸排外来人员、居家隔离、核酸检测,成为首要防疫措施,三天三轮全市区700多万人的核酸检测工作,庞大的工作量,调动了烟台所有医院医护人员,调动了街道办事处、社区所有工作人员,大批志愿者,奔赴一线,担当着各街道社区防疫工作的重要角色,我也有幸成为一名核酸检测站点的志愿者。
那天,仿佛天气也知道烟台有了疫情一样,没有了太阳公公的笑脸,在春天里有着冬天的寒冷,我按要求早上六点半前到达了检测点,因为事先想到穿着防护服穿脱不便,早上没敢吃饭喝水,做好了迎战八个小时的思想准备。我负责给所有来检测的人员拍信息二维码,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一旦被检测人员的数据出现问题,或者数据库崩溃,可以通过这个照片找到信息,可谓想得周全。
七点左右,陆陆续续有市民来检测了,大多是家长带着孩子来的。他们说,凌晨一点钟的时候,接到了学校停课的紧急通知。家长眼神里满是慌张。检测点的气氛也立刻紧张起来,好像每个人的呼吸都多了小心。为了缓解紧张气氛,办事处的工作人员要求所有志愿者不能露出紧张情绪,要坐在凳子上服务,不让站着。可因为拍照的设备与被检测人的手机二维码距离不合适,影响拍照效果,我们不断地站起来坐下,坐下再站起来,才能拍出清晰的照片。来检测的市民,也会主动配合我们调整手机亮度和距离,没有人表现出畏难情绪。行动不便的耄耋老人,被家人搀扶着;嗷嗷待哺的婴儿,被父母紧紧抱在怀里……所有人都井然有序地按照一米的距离排队,一切在安静中进行,没有埋怨,更没有抱怨,很多市民还对我们不断地说着“谢谢”,有个似我母亲般年龄的长者关切地对我们说:“孩子,今天太冷了,你们有没有多穿点?这一整天下来怎么受得了?太辛苦了。”仿佛母亲就站在我面前的模样。一股暖流从心底涌出,霎时泪目。
志愿者中有个零零后的牟姓小伙子,刚刚大学毕业参加工作,稚嫩的脸上透着认真,工作一丝不苟,操作设备的熟练程度,让我刮目相看。办事处的黄姓小姑娘,是个八零后,温和耐心,认真指导着每一位志愿者的工作,把握着核酸检测的流程,保证检测工作有序地进行着。为了工作,她无暇顾及停课在家的正在上小学的孩子。志愿者的工作时间一般是8个小时,就可以被替换回家,而办事处的工作人员要连续工作14个小时,这期间除了吃饭,没有休息,我问她:“你累吗?”她说:“不累,真希望疫情早些结束。”朴实的语言,让我心生敬佩。志愿者中还有一位和我年龄相仿的张姓妹妹,她说:“我做志愿者,没有什么其他想法,退休了还能做点儿对国家有意义的事情,很开心,很幸福。”
看到一个个自觉配合核酸检测的市民,看着那么多忘我忙碌的志愿者,看着那么多冒着被感染风险采样的医护人员,感动从心底而生。“我不知道你是谁,可我知道你为了谁。”这么多勇敢向前无私奉献的人,他们为了谁呢?为了那些被隔离在外的人早日与家人团聚;为了孩子能坐在明亮的教室里听老师讲课;为了市民出行方便;为了早日恢复生活秩序;为了烟台的大街小巷再现繁华热闹;为了这座城市重新启动,焕发勃勃生机……
所以,我们有理由坚信,无论“倒春寒”怎样寒冷,都挡不住春天的到来,因为,他们就是春天。
作者简介:
曲荣静,中国诗人会员,烟台市散文学会会员,芝罘区作家协会理事、副秘书长。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