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入情入理入画

(2021-04-20 20:11:29)
标签:

201年春季号

姜少杰
有幸加入烟台散文学会。在学习的过程中,我逐渐领悟到好的文学作品应该做到入情、入理、入画。

        入情
“我之所以写作不是我有才华,而是我有感情。”这是巴金老人的表白。”桔都南丰县是曾巩等名人的故里,我去过几次,一直没有创作的冲动。我买了南丰名人的厚书细细品读,仍然没有动笔的念头。有一天,当我站在翠绿无边的桔园,听果农兴奋地讲起自己及众乡亲依托家乡特产的蜜桔而集体富裕的自豪时,我突然间被感动了,我有了创作欲望,并很快成文。‘当你没有被感动时,不要提笔写作。当你感动得不够深的时候,也不要写作。’”两个月前,綦国瑞名誉会长在“致远杯”散文大赛暨“纪实散文写作”公益讲座上,以自己的新作《翠绿闪亮的地方》为例为我们授课,他的这段话使我受益匪浅。一篇好的散文,打动我们的常常是作者流露在字里行间的浓浓深情,即使遣词造句不是那么讲究,但“真情”使我们愿意继续看下去,我们试图探寻作者的情感脉络,优秀的写作者通常都是情感丰富的人。本着读者的阅读时间很有限的原则,我们通常要找最感动我们的题材入手,因为读者会轻易感受到你文章的温度。

       入理
年轻时,我曾经在彷徨中寻找人生的正确方向。感谢老师的推荐,我很快迷恋上卢梭的《忏悔录》与列夫·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等中外名著,我感觉突然间走进了无限广阔而光明的新世界。作者在我面前与我倾心交谈,无比真诚,无比坦率,无比睿智,我感觉到十分欢喜。
相信“人生不是享受,而是一桩十分沉重的工作”的列夫·托尔斯泰,作品是极其负责任的,不愧为文学巨匠。在《战争与和平》中,他以博大的胸怀与洞悉一切的智慧以及大量的细节描写为我们展示出一幅幅真实而壮丽的战争与和平画卷。我们面前出现了一个个、一家家有情有爱、追求高尚美好的人。他宣扬着人性的真、善、美,极力宣扬真爱基础上的婚姻,赞美真爱:“没有人能给我那种感觉,那种光亮,那种安全感,我要哭了……”这是受重伤后的硬汉安德烈,对深夜跑来看他的娜塔莎说的话,一语道破爱情的真谛。他赞美对婚姻的忠诚,对祖国的忠诚,那些缺乏道德底线的男女在作品里显得那样丑陋。他主张解放父亲田庄的农奴,并且想到就做到,不断将多余的田地分给他们。他主张为国效力,为国捐躯,娜塔莎的兄弟很年轻时就去参军,一心想牺牲自己去报效自己的祖国……他笔下的理想人物都闪烁着人性的光辉,令人动容,令人欢喜。像总是试图看清真相、追求真理的年轻人“彼埃尔”;只肯为别人的事去麻烦他人的完美主义者、英雄“安德烈”;信奉“了解了一切就会宽容一切”的玛丽王爵小姐;总期待妻子能原谅自己对他人过于慷慨的娜塔莎爸爸……可以说,小说里的主人公都相当吸引我,我在他们身上看到了亲人们的影子、自己的影子、身边父老乡亲的影子,我被列夫·托尔斯泰深邃的思想深深打动了,我甚至落下泪来。可以说,《战争与和平》当年曾强力抚慰了我年轻孤独的心灵,影响了我的人生观、价值观。30多年来,《战争与和平》里的人物始终微笑着陪伴在我身边,给困惑中的我指方向,给落寞中的我添欢喜——那种生命力的召唤,道德的召唤,思想的召唤,那么清晰明朗、亲切温暖。
“哲洛美,哲洛美,休要四处跑穷腿,不如在家转纺锤”,这句托尔斯泰引用《圣经》里的话让我记到今天,受益终生。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中国的作家们也从来没有停止过重塑社会思潮,引领大众思想的努力。喜欢鲁迅作品里的呐喊声,它振聋发聩,令全民族人警醒;喜欢肖红《呼兰河传》的写实,文章悲剧的结尾控诉着当时贫穷落后封建的旧中国,控诉着封建家庭对无辜女性的残害;喜欢沈从文的《边城》,里面浓浓的亲情与乡情令人心底漾起最暖的温柔……
“开卷有益”,好的文学作品能启迪智慧,让读者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与感染,从而更健康、更愉悦地生活在世上。好的文学作品还应该有良好的社会效能,这就需要我们的文章“入理”,要宣扬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要具有更广泛的社会视角与道德基础,要有更深邃的思想与哲学内涵,让读者真正受益。
鉴于此,我认为好的写作者应该用最真诚的语言与最接近真实的故事,去抚慰读者心灵,让那些追求真善美的人们得到慰藉,知道自己在这个世界上并不孤独;应该用最认真严肃的人生态度,讲明某个道理,提醒读者从容走好自己的人生。  

       入画
好的文学作品应该具有画面感。因为文学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它要求我们将生活里曾经最打动我们的自然景色、生活场景、内心活动等精心打磨,让它以当年熠熠闪光的状态重现,从而能瞬间打动读者,为读者所接受。
在《无处降落的蜻蜓》中,我选取了几个画面:一大群蜻蜓惨死在玻璃板下,身体还闪着生命的金黄,全都保持着飞翔的姿态(这画面也是我的写作动机);住宅楼下红蜻蜓的飞舞;故乡房后黄蜻蜓的飞舞;院中菜叶上不记仇的蜻蜓;校园里对着影子做操的男孩;落在校园木头架上的蓝蜻蜓等。在《中秋节许的愿》中,我描摹出故乡皎洁的月光下,两位少女在美丽的流水边行走、许愿的画面;《彩色旧梦》中我刻画了自己身背色彩暗淡的新书包去上学时不开心的画面……这些画面都是常年刻在我心中的经典画面,它们承载着某个特殊时刻我的喜怒哀乐,我尽力将它们复原成当年有神采的模样,以唤醒读者心中更多类似的画面。
因为写作水平有限,能静心写作的时间也不多,所以我只想写能“入情”“入理”“入画”的作品,哪怕能让一位读者的内心起了波澜,感到温暖,我就会十分欢喜。我心中的好散文应该就像綦国瑞名誉会长在《红孩散文的平民美学》中提到的:“红孩的文字有着别样的禀赋,没有故作高深,没有虚假矫情,没有引经据典。那些文字是从他的心底里流淌出来的,质朴的文字,有心的忠诚,有血的温度,像是从山涧里面淙淙流出的清泉,洁白闪亮又叮咚作响;像是春天里的清风,清爽、甘甜、芬芳。让你陶醉,让你享受到优美的文字带给你的愉悦……”

作者简介:
姜少杰,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烟台散文学会理事,烟台市作家协会会员,芝罘区作家协会会员,《齐鲁晚报·青未了》专栏作者,业余文学爱好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讲求精致
后一篇:满篇大白话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