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开启浮世绘锦绘时代的铃木春信

(2016-01-04 17:01:38)
标签:

版画

浮世绘

收藏

文化

分类: 藏品欣赏
http://s10/mw690/001ZoQk7zy6Yj9Iw6jn29&690


早期的浮世绘木版画多是黑白的单色,即使有少量的彩色“豪华”版本,也是在黑白版画的基础之上再进行手工着色渲染,其价格昂贵,很难满足市场上普通人的需求。直到18世纪中后期,随着“锦绘”木版浮世绘的诞生,才使得彩色浮世绘版画得以流行并迅速占领市场。
在“锦绘”诞生期最具代表性的画师便是铃木春信。

铃木春信生于18世纪20年代的江户(今东京地区),据传他曾师从著名的浮世绘画师西村重长学习绘画,1765年他利用多版套色技术完成了作品《夕立》,开启了木版浮世绘的彩色篇章。这种多版套色技术印制出来的木版画颜色艳丽而不失典雅,很像当时的丝绸织锦,“锦绘”一词由此诞生。此后,铃木春信的“锦绘”精品不断问世,直到他1770年去世前,共创作了约600多幅锦绘作品。他笔下的妙龄少女无论是茶女还是歌舞伎,大都面目清秀、体态婀娜、举止优雅,被当时的江户市民称为“春信式”美人。浮世绘的美人画伴随铃木春信的到来达到了首次的高峰。


《夕立之女》,中版锦绘 27.9X20.2CM


除了锦绘,铃木春信还经常使用“空摺法”来表现画面。所谓“空摺法”和中国木版画的“拱花法”很相似,即通过事先雕刻好的木版花纹,并不刷颜色,而是通过重力的压印使其在纸上产生凹凸的效果以表现衣服的纹理和图案或表现特殊的肌理效果,从而增加版画的手工趣味。他的代表作《雪中相合伞》便是采用“空摺法”来表现雪的肌理和人物的服饰;另一幅作品《鹤上的游女》同样采用“空摺法”来表现仙鹤的羽毛,在洁白的奉书纸上拓印出仙鹤凹凸有致的翎毛,虽不施任何颜色却已栩栩如生。


雪中相合伞》,中版锦绘 27.9X20.2CM

http://s15/mw690/001ZoQk7zy6Yja3BVx46e&690


《鹤上的游女》,中版锦绘 27.9X20.2CM

http://s13/mw690/001ZoQk7zy6Yjacg6Di5c&690


局部空摺效果

http://s7/mw690/001ZoQk7zy6YjagIk3s46&690



无论是“锦绘”抑或“空摺”都对木版浮世绘的整套印制工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画师、雕版师、拓印师必须密切配合,多版套印有时需要多达几十块版多次套印才能完成一幅精美的“锦绘”,每一个环节稍有差错便会前功尽弃。也正是基于此种缘由,浮世绘也成为世界公认的艺术与手工艺完美结合的典范。


镜台秋月》

http://s10/mw690/001ZoQk7zy6Yjapi66J39&690


《鹭娘》

http://s10/mw690/001ZoQk7zy6YjatLdJD19&690


《牵猴的女子》

http://s6/mw690/001ZoQk7zy6YjaxI5M1e5&690


《窃窃私语》

http://s10/mw690/001ZoQk7zy6YjaD9Ze909&690


《石垣前的若众》

http://s2/mw690/001ZoQk7zy6YjaKtdGF01&690


《时计的晚钟》

http://s5/mw690/001ZoQk7zy6YjaPAe0If4&690



《游廊上的美人》

http://s6/mw690/001ZoQk7zy6YjaUfjff85&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