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版画的收藏与鉴赏--关于铜版画的版印问题

(2015-04-17 10:30:54)
标签:

股票

版画

杂谈

收藏

原创

分类: 版画常识

铜版画的印制是用专业的铜版印刷机,通过很大的压力将版上的雕刻图案转印到纸上,因此在印好的画纸上都会留下与版面大小相同的凹痕,通常称为“版印”。这是铜版画的特征之一,也是初级收藏者用来判定铜版画是否为原版印制的方法之一。这种方法对于现代作品的界定非常有效,因为自20世纪50年代以后几乎99%的现代铜版画作品,其画面都是充满铜板版面,也就是说画面和版印之间是没有空隙的(如图)

 

保加利亚当代艺术家罗伯特·巴拉莫夫铜版干刻作品“树之爱”http://s13/mw690/001ZoQk7zy6RyPwQvog5c&690

 

 

保加利亚当代艺术家彼得·威利科夫铜版藏书票作品“海上之旅”(版印紧贴画面)

 

http://s7/mw690/001ZoQk7zy6RySCexhAf6&690

保加利亚当代艺术家彼得·威利科夫铜版画作品“在山中”(版印紧贴画面)

http://s2/mw690/001ZoQk7zy6RySIFnbze1&690



 

但是,这种方法却不适于用来鉴定古典铜版画的真伪。古代的铜版画,版印和画面之间往往留有很大的间隙(见图)。

 

 

印制于19世纪的铜版画“虎门岛”(版印清晰但和画面之间有很大的间隙)

http://s5/mw690/001ZoQk7zy6RySUu6NKf4&690

 

同一幅画面被裁掉版印之后

http://s4/mw690/001ZoQk7zy6RyTabPGP93&690

 

因为古代的版画,在画面的下方经常会刻上很多文字信息,有的时候,为了便于收藏或者画面外有污损,一些不太专业的收藏者会把画面外多余的部分裁掉;还有一部分版画印制后被用在书籍的插图中,在装订过程中也会把版印裁切掉。例如英国初版于1843年的“大清帝国建筑、风光和社会风俗”一书中,有一百多幅插图全部是铜板雕版印制,但没有一幅是留下版印的(如图)。

 

 

这是我收藏的此套丛书

http://s15/mw690/001ZoQk7zy6RyTgl5tc9e&690

http://s2/mw690/001ZoQk7zy6RyTgRzxf11&690

 

内页的插图(铜版原版印制,版印被裁切掉)
http://s15/mw690/001ZoQk7zy6RyThCu9obe&690

http://s12/mw690/001ZoQk7zy6RyTi5oNl6b&690

 

放大10倍后,线条依然清晰
http://s9/mw690/001ZoQk7zy6RyUBRbcIe8&690

 

 

这是我收藏的另一本1863年版的图书

http://s12/mw690/001ZoQk7zy6RyTFu6tJ0b&690

http://s16/mw690/001ZoQk7zy6RyTGi8rBff&690

 

内页的插图同样是铜版原版印制(版印同样被裁切掉)
http://s12/mw690/001ZoQk7zy6RyTGynLd7b&690

也许有人会问,为什么说那个年代的书籍插图就是原版铜版印制呢?原因很简单,那时候照相机还没有发明,更不用说照相制版术了。从古至今,对于专业的版画创作者和收藏者来说,判定这一时期的铜版画真伪,版印并非必要的手段,通过放大镜来识别印刷工艺才是最直接和有效的方法。否则,作为一个专业人士,当别人拿来一幅裁掉了版印,只保留画面的老铜版画来找你鉴定,只因为没了版印,就判定它不是原版印制,就显得太过轻率和缺乏专业水准了。相反,如果是一幅普通印刷品,通过现代的机器压印工艺也能模仿出铜版画的版印效果,所以说版印并非判断铜版画真伪的最有效方法。

 

 

这是一幅现代印刷仿品(四周做了凹版压印,用以模仿铜版画版印的效果)

http://s16/mw690/001ZoQk7zy6RyU6EvHV3f&690

 

局部用放大镜观看模糊不清
http://s6/mw690/001ZoQk7zy6RyU7kkBf25&690

 

一幅被裁掉版印的19世纪的铜版原版版画

http://s7/mw690/001ZoQk7zy6RyUTNBB476&690

 

局部放大后呈现雕版特有的清晰的线条
http://s2/mw690/001ZoQk7zy6RyUUB8sN71&690



收藏的乐趣在于通过知识的积累、眼力的考验而不断地去伪存真。还在上大学的时候,叶喆民先生给我们上陶瓷鉴赏课,他在教授了一段理论常识课后,直接把我们带到了故宫,现场讲课。记得叶先生说过,光有理论知识是没有用的,要提高鉴赏能力就必须多看真东西,看得多了再结合理论常识才能真正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这一教导对我以后收藏版画也同样大有益处。在初涉这一领域时我也买过不真的东西,吃过亏,但随着经验的积累,手里的真东西越来越多,出国时也会更加关注相关的博物馆藏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眼力。另外,有效的利用手中的放大镜,这才是用自己的眼睛判断真伪的最有效的方法。以后我会专门用一个章节来探讨放大镜的用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