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到了德国,春节就成了温馨的回忆。德国没有过节的气氛,上学的上学,上班的上班。最多晚餐添两个菜,说几句吉利的话。
但这一天,大家都会给远方的父母打电话拜年,因此线路常常吃紧。
现在网络发达了,春晚在网上到处都能很快看到。前些年只有装了卫星电视的家庭才能看到CCTV4中文频道直播的春晚。而更早以前,要从中国带录像带回来才有得看。世界变化快。
总觉得过春节至少要三代同堂才热闹、有趣、有意义。我童年时代的春节就是在婆婆、外婆家度过的。爸爸家6个兄弟1个幺妹,妈妈家兄弟姐妹6个。两边都是大家庭。两大家子的人,从来都是和和睦睦、嘻嘻哈哈、热热闹闹的。婆婆家借来磨子自己推汤圆,到现在我还记得刚磨好的汤圆粉装在大白布口袋里,挂在磨子边滴水的情形。外婆家用精心挑选的黑芝麻、核桃仁、白糖和猪油自制汤圆心子,把它们搓成一个个的小圆球放在罐子里。外婆还把黄豆放在铁锅里炒熟了,然后磨成面,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蘸着汤圆吃,不仅喷喷香,而且汤圆心子也就不那么甜腻了。外公特别好这口,我也非常喜欢这种搭配。
婆婆家还喜欢弄连锅子来吃,就是先用棒子骨熬好汤,然后放在一个大铁锅里,把火炉从厨房提到房间当中,大家围坐在一起,往里加莲花白等蔬菜和切成片的半熟的五花肉,也就是回锅肉的前身,可香呢。重庆冬天没有暖气,又潮湿,一大家子围着火炉边烫边吃、边聊边喝,就象现在的火锅,其乐融融。
春节于我,就是怀念逝去的至亲,思念远方的亲友并祝福他们。
只要每天和至爱的人在一起,守着他们、陪着他们、照顾他们;同时,享受他们带给我的喜悦与温暖;每一天于我都是节日。
除了惜福,没有更多的奢求。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