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没有生下来就不爱学习,不求上进的坏孩子,只有不称职的家长和不合理的教育方式。
对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爱。但绝不是溺爱和宠爱,而是饱含耐心和关心的理智的爱。
当孩子还是婴儿的时候,母奶喂养是给孩子的最好的第一份礼物。每个妈妈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和生活情形,做出对孩子最有利的安排。如果身体和生活条件都允许,那么,三个月的母乳喂养可以让孩子受益终身。否则,能坚持一个月的纯母奶喂养也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德国的年轻妈妈多数选择半年的母乳喂养,这不仅仅利于孩子的健康,也利于子宫的恢复。这里的每家医院都配有专门指导新手妈妈母乳喂养的专家和护士。并且,每周都固定有一次专家参加的聚会。已出院的妈妈们可以带着自己的宝宝来这里,既可以向专家咨询自己在喂养孩子时遇到的困惑,也可以和别的妈妈交流经验。当然小宝宝们也可以被称称重,然后躺在一起咿咿呀
呀。因为身体原因而无法喂养母奶的妈妈不必内疚,因为养育孩子任重而道远,在孩子成长的漫长过程中,最重要的是树立正确的育儿观和之后不偏不倚的身体力行。
在德国,虽然新生儿在家里大都有自己独立的房间和小床,但专家们是鼓励拥抱孩子和亲吻孩子的,小脚小手也好,小脸蛋儿小屁股蛋儿也行,反正要让孩子感到自己被爱着,被重视着,不能让孩子产生肌肤的饥渴感。我们成人不也是渴望拥抱和亲吻吗,其背后传递的是爱和亲近。
总之,肌肤相亲对孩子有百益而无一害。其目的是,让孩子从小切切实实地感到被呵护和被喜爱,让他有安全感。当孩子大哭或哭泣不止时,大人一定要找原因,及时处理,决不能置之不理。这不是老年间儿说的迁就或娇宠,而是帮助不会说话的小人儿解决实际问题,看他是饿了、尿布湿了、瘴气了,还是病了。
一个白纸一样的孩子,只有从小就受到细心的关爱和照顾,才会慢慢培养起安全感和信赖感。长大后他不仅是自尊自信的,而且也会是一个充满爱心与同情心的人。
一个人成功与否,和很多因素有关,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常常遇到这样的例子,就是一个人虽然很成功,却有着不堪回首的童年,而这种阴影会伴随他一生,这使得表面光鲜的他,心里总有块永不能愈合的疤,这不仅让人唏嘘。朗郎回忆录中的父亲因为失望与巨大的生活压力而逼其自杀的章节,让人目不忍睹。父母过激的言行会对孩子造成不可弥补的伤害,即便父母亲本身感觉不到。但在孩子的心灵深处可能会留下无法磨灭的烙印。即便今天的朗朗是我们所有华人的骄傲,但其童年却留下了母亲不能在身边细心呵护的缺憾和饱受老师与父亲双重打击的创伤。
而一个普通人,如果他曾拥有一个被悉心照顾和保护以及被耐心关爱的童年,那么,他就具备了获得一份健全的情感的基础,他将受益终生,不管是在事业上还是在生活中。
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在我看来,重点不在给孩子吃这样,补那样,或者上这个班,上那个班。而是,把一份理性的,温暖的,恒久不变的爱给孩子,陪伴他成长。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