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我第一次认识紫砂就听到了龙窑这个神秘又向往的名字,一直希望有机会能进距离的接近一次龙窑,可一直未能实现。这次我经多年铁杆朋友介绍有幸来到了龙窑,认识上了一位普通而又不平凡的大哥。
龙窑是中国祖先的智慧创造,以其形状像古人所说的长龙而得名。宜兴芳溪村(前墅)现存龙窑利用自然山坡建造,用砖筑成山坡斜直焰式筒形的弯状隧道,由窑炉头、窑床、窑尾构成。明代修造的这座古龙窑,至今仍然在烧制陶瓷器。目前,国内还在烧制陶器的明代古龙窑凤毛麟角,宜兴前墅龙窑、广东石湾古龙窑年代最久。
http://s8/middle/6ca823f9t90ebe0b780c7&690
前墅龙窑的窑背脊两侧相隔约75厘米,开鳞眼洞一个,是投放燃料和观察火焰度的窗口。龙窑斜坡由下向上一个鳞眼一个鳞眼地燃烧,其原理就是火焰自然上升,热能充分利用,恰似一个横卧着的大烟囱。古龙窑状若“龙抬头”,龙首高出地面约10米,窑背突出呈圆柱形,窑面两侧约有50个投塞松枝及其他柴禾的火眼,窑内用土砖砌成拱式陶坯架。据宜兴县志载,西周时期,宜兴就出现了圆形升焰窑,唐代中页向龙窑演变,其烧成过程也演绎成了预热、烧窑和冷却等诸阶段。民国时期,宜兴丁蜀周边地区有龙窑76座,每座龙窑当时造价约折大米1500石。由于龙窑耗松柴量可观,当时共有苏、浙、皖3省16个县提供柴禾,年均消耗量在25万吨以上。如今,宜兴窑炉不再使用传统的柴草、煤炭和燃油等燃料,开始用上天然气了。天然气稳定、清洁,使得陶瓷烧制的外观和光泽度更好,而且减少了厂区周围的环境污染。
http://s14/middle/6ca823f9t90ebe52eaaad&690
吴永兵,身材魁梧长相英俊,乍看起来和当地人有些不同,倒像个山东大汉。实际上,他也是个地地道道的前墅村人。
http://s8/middle/6ca823f9t90ebf6c79b17&690
吴姓在宜兴属于大姓,都是古代吴国的嫡系后代。吴永兵的祖上属于吴姓的哪一支已不可考,在他的记忆中,爷爷辈就在村里的窑上烧窑。前墅村属于传统的紫砂村,解放前,几百户人家的前墅村就有三座龙窑,窑场红红火火,码头人声鼎沸,热闹非凡。抗战爆发后,丁山陶业一蹶不振,解放前夕,本来是双龙共舞的前墅龙窑,终于倒掉了一座,只有西边的阳窑还不时地吞云吐雾。
http://s5/middle/6ca823f9t90ebfb59cf14&690
http://s4/middle/6ca823f9t90ebfc2a9eb3&690
龙窑是前墅的象征,也是前墅的荣耀,由于技术含量高,经验非常重要,所以一般人没资格到窑上务工。1980年,刚满二十岁的吴永兵子承父业,到窑上做了一名烧窑工。那时,窑业还比较热络,除了缸罐花盆这些日用陶外,人们也用陶盆洗衣做饭,用量相当大,三五天就要烧一次窑。可惜好景不长,也正是从那时起,市场开始发生变化,用量最大的陶盆、陶罐逐渐被化工、冶金日用器具替代,到1985年,终于撑不下去了的前墅龙窑开始承包给私人,几个年轻力壮的中年人合伙盘下了龙窑。对于吴永兵来说,换了和尚没有换庙,他这个烧窑工还是窑上必须依靠的人,配窑、装窑、烧窑,出窑,整天和火打交道。
http://s9/middle/6ca823f9t90ebff1fd708&690
1992年,当初承包的几个合伙人也纷纷撤伙,历史第一次给了吴永兵大显身手的机会,他独自承包了龙窑的经营权,那一年,他整整三十岁,正是而立之年。
功夫不负有心人,龙窑在吴永兵的侍弄下服服帖帖,产品质量上乘,一时吸引许多外地客商前来订货,他更是整天忙得不可开交,他也因为业绩突出,1996年被推选为村里的专职领导,龙窑交由别人料理打点。
烧窑是一个技术活,但经营龙窑就不是只有烧窑技术就成了,更何况技术和经营能力都缺乏。所以还不到两年,在吴永兵手里还风风火火的龙窑,刚一撒手就又呈疲态。只当了两年村干部的吴永兵,1998年又临危受命,重新执掌舞龙灯,站在了窑上。
算起来,吴永兵与龙共舞已经近三十年了。在他还是十多岁孩子的时候,丁山四五十座龙窑突然销声匿迹,随着老一代烧窑人的谢幕,他现在已经成为唯一的龙窑老大,他和他那七八个伙计,成了唯一一批舞龙人。由于前墅龙窑已经是国内唯一的一座还在烧制的古龙窑,关于烧窑的经验无从借鉴,只能自己摸索积累,这也就意味着他不得不把全部身心放在龙窑上,练泥、制坯、配窑、装窑、烧窑、出窑、作品设计、产品销售,每一个环节都得他自己亲自操持。每到上窑背的时候,更是几乎寸步不离,亲自把控烧窑的火候,不得不两天两夜都吃喝在窑上。
http://s16/middle/6ca823f9t90ec022157bf&690
http://s7/middle/6ca823f9t90ec03159126&690
http://s10/middle/6ca823f9t90ec0451d179&690
这次来到龙窑交上了一位紫砂大哥,从他身上看到了一个对紫砂热爱的的前墅村人,使我更加有信心将紫砂这一“国宝”让世界更多的人了解,热爱。让全世界人都来为紫砂疯狂。
2010-9-21
紫砂达人:马亚飞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