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纶与华罗庚的“月黑雁飞高”诗

唐代诗人卢纶有《塞下曲》诗:
月黑雁飞高,
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
大雪满弓刀。
这里描写的是公元八百年间的边塞场景:
在一个没有月光的夜晚,
惊起的雁群在黑暗的天空中鸣叫。
这时前方传来报告:
匈奴的单于要连夜逃跑。
我们想组织一支轻骑兵去追击,
天上下起了鹅毛大雪,
将士们的盔甲、兵器上面落满了雪花。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读了此诗,认为大雪纷飞之时不可能看见大雁的踪影,于是提出质疑:
北方大雪时,
群雁早南归。
月黑天高处,
怎得见雁飞?
华罗庚的质疑是以数学家的严谨来考虑问题,自然有一定的道理。

卢纶(739年-799年)是中唐时期著名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字允言,出生于蒲(今山西永济)。卢纶于唐玄宗天宝末年中进士,但是安史之乱爆发,未能为官。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年),任昭应县令,贞元年间入河中节度使浑瑊幕,任检校户部郎中,后世遂以卢户部称之。卢诗工于写景,形象鲜明,语言简练,边塞诗气势不凡,尚有盛唐气象,其中尤以《塞下曲》数首最为有名。
华罗庚(1910—1985)是世界著名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民盟成员。他是中国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典型群、自守函数论与多元复变函数论等多方面研究的创始人和开拓者,也是中国在世界上最有影响的数学家之一,被列为芝加哥科学技术博物馆中当今世界88位数学伟人之一。国际上以华氏命名的数学科研成果有“华氏定理”、“怀依—华不等式”、“华氏不等式”、“普劳威尔—加当华定理”、“华氏算子”、“华—王方法”等。美国著名数学史家贝特曼称:“华罗庚是中国的爱因斯坦,足够成为全世界所有著名科学院的院士”。1985年6月12日,因心脏病突然发作,于日本东京病逝。
华罗庚与卢纶,都是中华民族的精英。这两个人,一位是一千一百多年前的著名诗人,一位是现代著名数学家,他们生活的时间距离一千多年,由华罗庚先生提出的这一段质疑应该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段趣事。
这个星期天(2018年5月13日),我们家三代人聚餐,席间说到这个故事,我和我的两个孙子进行了讨论。

长孙吴家琛(高一)引用唐代岑参的“胡天八月即飞雪”(《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认为北方(胡天)秋天下雪是常见的现象,而其时正是大雁南飞的季节。所以,卢纶说的“大雪”与“雁飞”并不矛盾。岑参(约715-770年)是唐代边塞诗人,比卢纶稍早,他对于“大雪”的描写与卢纶是一致的。吴家琛用岑参的“胡天八月即飞雪”来证明卢纶的“大雪”与“雁飞”可以发生在同时,这是比较有力的证据。
对于“月黑天高处,怎得见雁飞”?他们认为华罗庚说的有道理。我告诉他们:大雁有两个重要习性,一个是夜间睡觉时,一定设立岗哨;二是遇到危险时,要大声鸣叫飞起来,联系伙伴,重新集结编队。这时我们虽然看不见大雁,但是能够听到它们的叫声。知道了这方面的知识,就会对于“月黑雁飞高”
有所理解了,那不是看见的,而是听见的。

吴家琛又问:对于那个“高”字怎么理解,大雁在夜间会飞得很高吗?我告诉他,这里的“高”是一个形容词。你站在窗台上,你爸、你妈会说:不要站在高处,小心摔了!你坐在飞机上,也会说飞得高。所以“月黑雁飞高”不一定就是飞得很高。
在今年第三季《中国诗词大会》上,评点人康震老师画了一幅画,用来表现“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这句诗的诗意。康老师说,这首诗的后面两句“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不容易通过画面来表现,因为在一个下雪的夜里,那刀光闪闪就不容易通过画面来表达。

在我们家的讨论中,吴家琛也觉得“大雪满弓刀”这句诗不好理解,怎么才算是“满弓刀”呢?我觉得卢纶的“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诗句是要告诉我们这样一个场景:想组织一支轻骑兵去追击(单于),这时,天上下起了鹅毛大雪,将士们的盔甲、兵器上面落满了雪花。“满弓刀”是为了说明雪下得很大。这时还没有开始战斗,弓箭还在箭袋里面,刀还在刀鞘里面;既然大雪下得布满了“弓刀”,那么将士们的盔甲上面,乃至骑乘马匹身上,自然也都落满了雪花。这是一个冒雪出击的战斗场面啊!
有一些诗句,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如果一定要追究那弓刀上面落了多少雪花,那就成了书呆子了。

二孙子吴家丞(初一)会背诵卢纶的这首诗,我让他查一查,卢纶的“纶”和“羽扇纶巾”的“纶”读音有什么不同?吴家丞经过电脑查找,知道了“纶”是多音字,卢纶的“纶”应该读lún(《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第852页)“羽扇纶巾”的“纶”应该读gun(《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第478页)。于是皆大欢喜。

老龙子凑趣,打油三首附后:
其一,
惊鸿临空叫,
月黑雁飞高。
胡天八月雪,
战士头上飘。
其二,
胡天八月即飞雪,
正是雁群南归时。
月黑闻警竞相起,
相呼唯恐飞来迟。
其三,
诗论数论各一经,
求真务实却相同。
千年留得“每事问”,
至今仍赞华先生。
注:“孔子入太庙,每事问”,说的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华罗庚先生的求真务实精神,值得我们提倡和学习。
附: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北风卷地白草折,
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
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
都护铁衣冷难着。
岑参(约715-770年),唐代边塞诗人。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