夔门关 ——巴蜀游记之二

标签:
历史时尚 |
分类: 游记 |
夔门关
——巴蜀游记之二

夔门(kuí mén),又名瞿塘峡、瞿塘关,是瞿塘峡的西门。夔门关位于三峡西端入口处,两岸断崖壁立,高数百丈,宽不及百米,形同门户,是长江三峡的西大门。因瞿塘峡地当川东门户,故又别称夔门。峡中水深流急,江面最窄处不及50米,波涛汹涌,呼啸奔腾,令人心悸,素有“夔门天下雄”之称。

瞿塘峡口原来有滟澦堆,北宋《太平环宇记》:“滟澦堆,又名犹豫,言舟子取途不决水脉也。”江中礁石,每到冬季枯水期显露水面,行船极易触礁。夏季洪水爆发,一江怒水直奔滟澦堆,狂澜腾空而起,涡流千转百回,此时礁石隐没水下,行船分厘之差,就会船沉人亡。历来流传着一首民谣《滟滪歌》:
滟滪大如象,瞿塘不可上。滟滪大如牛,瞿塘不可留。
滟滪大如马,瞿塘不可下。滟滪大如袱,瞿塘不可触。
滟滪大如龟,瞿塘不可窥。滟滪大如鳖,瞿塘行舟绝。

1958年,人民政府组织人力将这堆礁石炸掉,从此再无滟澦堆,瞿塘峡也不再是险恶之地。在白帝城岛上遥望夔门,是一个留影的好地方。现在发行的人民币十元纸币的背面就是夔门的照片,其视角方位也是来自白帝城方向。
游完白帝城,乘船进入瞿塘峡,过夔门关时船身平稳,并无惊涛骇浪之感。因有诗焉:
滟澦不再险,瞿塘亦非难。
江水平如镜,悠然夔门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