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老龙子
老龙子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4,223
  • 关注人气:4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是谁说的——学诗体会之五

(2013-09-04 11:39:28)
标签:

学诗体会

分类: 杂谈

                   “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是谁说的

                   ——学诗体会之五

    近日看一位朋友的著作,引用“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这句话,后面的括号里面注明出自郭思的《林泉高致》。我正在编辑自己的诗歌集,对这句话也很感兴趣,于是上网查找原文。

    《林泉高致集》,旧本题宋郭思撰。思父熙。 郭熙对山水画艺术的见解经其子郭思整理成为《林泉高致》一书, 共分水训、画意、画诀、画题、画格拾遗、画记六篇。它标志着山水画理论已进入成熟阶段。《林泉高致》是郭熙的研究成果,所以郭熙应该是作者,郭思只能说是编辑。

    郭熙(1023-约1085),字淳夫,河南温县(今属河南)人。熙宁(1068-1077)年间为图画院艺学,后任翰林待诏直长,创作活动旺盛的时代正是宋神宗在位的熙宁、元丰间(1068-1085年)。

    郭思,字得之, 郭熙子。元丰五年(1082)进士。官至徽猷阁待制,秦凤路经略安抚使。善杂画,尤工画马。崇宁、大观(1102至1110)中应制作山海经图,其中瑞马颇得曹霸韩干遗法。欧和七年(1117)继其父编著《林泉高致》。

    郭熙是北宋山水画的代表人物,他对诗画相通的艺术规律极为认同,其在《林泉高致·画意》中云:“前人言‘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哲人多谈此言,吾人所师。”那么郭熙这里所说的“前人”是谁呢?应该是张舜民。

    张舜民在《画墁集》卷一《跋百之诗画》中说:“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张舜民(约1034—约1111),字芸叟,自号浮休居士,豳州(今陕西彬县、长武一带)人。后徙居长安附近。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进士,为襄乐令。神宗元丰中,应环庆帅高遵裕辟掌机宜文字。元丰六年(1083),因作《西征回途中》诗,贬监邕州盐米仓,改监郴州酒税。哲宗元祐初,以司马光荐,为监察御史,又因言事出通判虢州。元祐九年(1094),以秘书少监出使辽国,使回为陕西转运使,历知陕、潭、青三州,元符中罢。徽宗即位,召为右谏议大夫,旋出知定州,改同州。入元祐党籍,贬楚州团练副使、商州安置,后复集贤殿修撰,卒于政和中。著有《画墁集》,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所录,辑为八卷。《宋史》卷三四七有传。

    张舜民比苏轼(1037--1101)大三岁,是同时代人,二人都因为作诗得罪当朝而遭贬谪,看来宋朝虽然开国皇帝有“不杀士大夫”的遗训,但是对于不合自己心思士大夫通过贬谪来惩罚,还是不乏其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