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赏《水浒传》中的酒文化(二十四)——饮酒诗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在《水浒传》中,不仅宋江能够饮酒赋诗,林冲、史进、燕青等人亦有这般本领。我们来具体欣赏一番。
第十一回:林冲寻思道:“这般却怎的好?”又吃了几碗酒,闷上心来,蓦然想起:“我先在京师做教头,每日六街三市游玩吃酒,谁想今日被高俅这贼坑陷了我这一场,文了面,直断送到这里。闪得我有家难奔,有国难投,受此寂寞!”因感伤怀抱,问酒保借笔砚来,乘着一时酒兴,向那白粉壁上写下八句道:
仗义是林冲,为人最朴忠。江湖驰誉望,京国显英雄。
身世悲浮梗,功名类转蓬。他年若得志,威镇泰山东!
这一首五言诗是以林冲自叙的形式来表达的,其实也是对于林冲生平的概括。“为人最朴忠”的林冲,却始终郁郁不得志,在东京高俅的阴影下是如此;到了梁山,在王伦领导下也是如此;即使后来在宋江说了算的时候,也仍然无法为自己报仇解恨。林冲受高俅的迫害最严重,被逼得家破人亡,他自己丢了官,九死一生,他的妻子也被高衙内逼得悬梁自尽。而当高俅被抓到山上时,林冲却不能报仇雪恨。这时宋江一心要拜托高俅招安,不但不能杀高俅,反而有求于高俅。小说里面没有写林冲对于这件事的态度,我猜想,当时林冲一定是非常痛苦的。
林冲是一个悲剧性的人物,“身世悲浮梗,功名类转蓬”,这是对于林冲的真实写照。林冲虽然有过“威镇泰山东”,但是那也仅仅是一瞬间。小说安排林冲最后风瘫而死,他没有等到金殿授勋。林冲即使能封个一官半职,也难逃高俅等人的魔爪。我们看《水浒传》,从武松、鲁智深等人身上看到了快意恩仇,而从林冲那里看到的,只能是遗恨终生。
《水浒传》第七十二回:宋江、柴进也上樊楼,寻个阁子坐下,取些酒食肴馔,也在楼上赏灯饮酒。吃不到数杯,只听得隔壁阁子内,有人作歌道:
“浩气冲天贯斗牛,英雄事业未曾酬。手提三尺龙泉剑,不斩奸邪誓不休!”
宋江听得,慌忙过来看时,却是九纹龙史进,没遮拦穆弘,在阁子内吃得大醉,口出狂言。史进、穆弘都是富家子弟,肚里应该有一些墨水,所以《水浒传》的作者安排他们也在酒后抒怀,来一首诗。与宋江的诗相比,这首诗更能够体现水浒英雄的豪情壮志。宋江的诗极尽委屈婉转,而这首诗却是直抒胸臆。
《水浒传》第八十一回:李师师叫燕青吹箫,伏侍圣上饮酒。少刻,又拨一回阮,然后叫燕青唱曲。燕青再拜奏道:“所记无非是淫词艳曲,如何敢伏侍圣上!”官家道:“寡人私行妓馆,其意正要听艳曲消闷。卿当勿疑。”燕青借过象板,再拜罢圣上,对李师师道:“音韵差错,望姐姐见教。”燕青顿开喉咽,手擎象板,唱《渔家傲》一曲。道是:
一别家山音信杳,百种相思,肠断何时了!燕子不来花又老,一春瘦的腰儿小。薄幸郎君何日到?想是当初莫要相逢好!着我好梦欲成还又觉,绿窗但觉莺声晓。
燕青唱罢,真乃是新莺乍啭,清韵悠扬。天子甚喜。命教再唱。燕青拜倒在地奏道:“臣有一只减字木兰花,上达圣听。”天子道:“好,寡人愿闻。”燕青拜罢,遂唱《减字木兰花》一曲。道是:
听哀告,听哀告,贱躯流落谁知道,谁知道!极天罔地,罪恶难分颠倒!有人提出火坑中,肝胆常存忠孝,常存忠孝!有朝须把大恩人报。
燕青唱罢,天子失惊。
对于燕青来说,前面的《渔家傲》仅仅是应付局面,后面的《减字木兰花》才是真情实意。燕青是一个聪明伶俐,讲义气,而又具有远见的人,其功成身退、避祸远走的见识远在宋江、卢俊义之上。可惜梁山好汉中,如燕青者实在是太少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