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赏《水浒传》中的酒文化(五)
----劝杯劝盘与果盒
《水浒传》第二十四回:酒至五巡,武松讨副劝杯,叫土兵筛了一杯酒,拿在手里,看着武大道:“大哥在上,今日武二蒙知县相公差往东京干事,明日便要起程。”这是关于“劝杯”的描写。
《汉语大辞典》(二卷826页)对“劝杯”的解释是:“亦作劝盃,酒杯名。专用于敬酒或劝酒,体积较大而制作精美。”连武大郎这样的小市民家里都备有劝杯,可见当时喝酒的讲究。
《水浒传》第十回:“那人叫讨副劝盘来,把了盏,相让坐了。”关于“劝盘”,《汉语大辞典》(四卷828页)解作“劝酒时用来放酒杯的盘子。”看来宋时的劝杯与劝盘是配合使用的。
“果盒”是指盛放果品、酒食的盒子,多用以款客(《汉语大辞典》四卷820页)。《水浒传》多处写到“果盒”。第三十回:“张都监大喜,便叫取果盒酒出来。张都监亲自赐了酒,叫武松吃的大醉,就前厅廊下收拾一间耳房与武松安歇。”第四十一回:“这四筹好汉接住宋江,小喽啰早捧过果盒,一大壶酒,两大盘肉,托过来把盏。”
我们的酒文化发展到今天,距离宋江那个年代已经八百多年了,现在已经没有人再用劝杯、劝盘及果盒来敬酒了,饮酒的雅趣也越来越少了。社会的功利和势利越来越暴露无遗,我们究竟是进步了呢,还是退步了呢?也许是我太悲观了吧!
加载中,请稍候......